※ 引述《wahaha99 (我讨厌人类)》之铭言:
: 最大问题是
: 为什么火炮跟无人机这两个性质不同的东西会放在一起比啊...
: 砲兵是面压制,
: 无人机其实算是精准弹药耶, 即使是对人
: 用巡飞弹比更奇怪, 如果要拿无人机来压制大面积,
: 也宁愿是光纤制导FPV海下去
: 那个价格一台顶多十来万台币而已
: 台版的巡飞弹到底怎样不知道,
: 但弹簧刀确定是错误的设计(加上美国制造...)
小弟一直认为
板上很多对于FPV的想像
FPV之类的小型无人机
就是 costdown 版巡弋/空对面飞弹的用法
把飞弹洗地、饱和攻击的主角
换成更便宜(也更慢、弹头更小、ECCM或精准度再说)
所以常常出现很多争论
但是小弟以为
以它的航程与载荷
攻击方面
能把它当成迫砲甚至火箭弹的延伸
侦搜方面
光学可当近程侦照
雷射标定等也很适合
甚至某些层面取代武装直升机的任务
也就是说
它的使用单位应该是地面连级以下装步单位
容易携带操作
进攻时
用以补充
空优、武直、火箭弹、迫砲、砲兵之间的空隙
以实施精准(但破坏力较小)的打击
或作为低空光学侦照的延伸
在小型无人机无法有更多载荷与航程的情况下
用1-2架FPV跟搜然后雷射标定目标
再叫空优或砲兵火力压制
可能比100架只能带迫砲弹的机群
找地方起飞再顶风摇摇晃晃来盲投更有效率
而如果没有空优或在砲兵火力范围外的前线
很难想像怎么规划一个100架小型无人机的起降计画
所以小弟认为
小型无人机操作范围应该不出于方圆5公里
高度在150公尺以下
这也是目前单人可以携带的无人机操作常见范围
至于大于这个范围、或高于这个高度
就应该是中大型无人机甚至空优以上的层次了
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