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赛局这件事,十之八九都看到有人在喊囚徒困境,都不看一下各种game的前提条件,
囚徒困境必须成立的前提是讯息茧房,双方都无法沟通也无从观察对方回答,另一点
就是囚徒困境主要想反映的是个人最佳解不等同群体最佳解,也就是双方都选择个人最大
利益,结果反而造成双方同时获得较差的结果。
而对大国不管现在的美国还是中国,他们的想法更接近Ultimatum game,在理性情境下
大国给了好处,不管多小的好处接受方都应该接受,否则什么好处都得不到,而实验经
济的结果就是人的情绪会造成即使没筹码可以谈判,也会拒绝过低的好处。但是,一般
这种情形下顶多没拿到好处,涉及领土主权争议,那不玩game还有翻桌的战争。
因此真的要讲赛局,小国有一个可能是把game带到pre-play coordination game,
这又牵涉不同coodrination的条件设计,不过终旨就是双方有一个共通目标得以协调合作
而不掀桌,才能进行长远互惠选择。以台湾来说就是pre-play(沟通阶段)不强硬否认中国
的终极统一,这才是能玩这个game的前提,也是能拖延和平时间的必要条件,只要领导
者不是赵孝成王,民众不是那些被谣言控制高喊换下廉颇的那种人,那不管中国军力发展
到什么地步,对付台湾的首选都不会是武统。反而要注意的是美中的对抗,如果双方像最
最近直接对呛什么形式的战争都准备好了,某方面算是让双方重点都离开台湾,算一种
好事,但如果真的开打会直接决定美国独走的霸权是否殒落,那有智慧的领导者要如何选
对边反而是该担心的。
真正比较接近囚徒困境的状态反而是一战:
战前对抗阵营:
1. 初期:扩张巴尔干,同时为塞尔维亚撑腰的俄罗斯
vs
陆权想扩张的奥匈(德英为了自身利益支持)
2. 中期:塞尔维亚民族情绪高涨要解放波赫,且尾巴摇狗,外加俄罗斯日俄战争失
败,民族主义高涨,也增加对抗态势。
3. 后期:斐迪南大公遇刺
这期间加上德法世仇,整个欧洲都弥漫紧绷的态势,加上工业化后大型师团的建置只要一
动员就无法停下,各自都怕自己停下动员会来不及反应对方的进攻,因此箭在弦上不得
不发。
可以看看李天豪对一战动员的讲解:
https://youtu.be/CvPzMwM79kk?si=n2wbYvsIje8FhW2i
影片中提到的德雷大众(Dreyfus)案还是促使赫兹尔发表<犹太国>一书的契机,从此加速
点燃犹太民族主义情绪,间接造成巴勒斯坦动荡至今的开端。
以台湾的现况来说,影片内的英国两党相争,促使以民粹激进手段旨在夺权而看不到国家
长远利益,完全符合台湾现况,简单二分法对台湾是毫无帮助的,可惜一战才100多年前
我们好像也学不到教训。
https://youtu.be/HStTfGhcbeY?list=PLZIH3k6dU_crFxYHYCfqeFFXc_cuhMKrr&t=984
俄奥秘约的后续也反应民粹激化如何拖累国家实质利益。
分享至此,上兵伐谋,共勉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