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原住民《猎枪管理办法》草案

楼主: ryannieh (Ryan)   2025-02-20 06:00:04
原文来源:报导者
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wanese-indigenous-peoples-hunting-rifle-draft-regulation
原文摘要:
原住民《猎枪管理办法》草案出炉,保障安全或压抑狩猎文化?
1997年修改的《枪砲弹药刀械管制条例》(简称《枪砲条例》)规定,原住民只能使用自制的猎枪,逼使部落成为大型兵工厂,原住民必须自学,用简易的木工、车床机具,打磨从五金行买来的铁管、不锈钢,组装成一支猎枪,但这样的枪枝良莠不齐,没有精密的保险装置,甚至比起日治时期发给原住民的改良式“村田枪”还要不安全,屡屡传出走火意外。根据警政署2017年委托中央警察大学的统计,近10年因为枪枝衍生的意外事故共32件,受害者包含许多正值青壮年的族人,许多原住民不断要求警政署开放整把的制式猎枪,或者至少开放制式零件,增加自制猎枪安全性。
大法官在2021年5月7日针对王光禄案做出释字803号解释,认为宪法保障人民生命权、身体权及原住民从事狩猎活动文化权,《枪砲弹药刀械许可及管理办法》却对“自制猎枪”规范不足,未能保障狩猎安全,须在2年内修正。
警政署赶在今年1月20日农历小年夜,预告了《原住民渔民自制猎枪鱼枪许可及管理办法》草案(简称《猎枪管理办法》),这是警政署首度为原住民猎枪制定专门的法条,终于开放制式零件供原住民组装猎枪,然而却和原住民的要求有一段落差──警政署限制这些零件和弹药,都要透过枪械代理商从国外购入,但法令公布实施前已登记的自制猎枪仍可继续使用。
此法关上原住民自行打磨零件制枪的大门,提供的出路却相当局限,让原住民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长期关注猎枪议题的法律扶助基金会原住民中心主任林秉嵚担忧,警政署设定的门槛过高恐让原住民难以负担,陷入违法困境,因新法实施后,若持有非从国外进口制式零件组装成的自制猎枪,可能使原住民无法适用《枪砲弹药刀械管制条例》除罪化规定,将面临刑法3~10年有期徒刑,并科新台币700万元以下罚金的重罚。尽管警政署强调新法上路后,持有先前的未登记自制猎枪者仍适用除罪条文,但并未明确在法条中说明,让法官有自由心证的空间,原住民仍面临非常大的
法律风险。
实际走进部落就会发现,许多原住民家里有3把猎枪,一把是用来登记检查用的枪,一把是实际使用、性能较好却违反规格无法登记的枪,另一把则是长辈传下来纪念意义大于实用性的枪。警政署保安组警备科科长林志骏表示,截至今年2月,全台已登记的猎枪数量为6,977把;但有多少猎枪是不在登记名单上的“黑枪”?林志骏为难地说,很难实际调查数字,身为警政单位,不便回答此问题。
长年走访部落,关注原住民狩猎议题的空气枪零件商郭厚志指出,猎枪登记后需每年检查,地区派出所人力不足,会主动劝退族人登记,许多族人也不想被管理,未登记的枪远比台面上多。他指出,警政署曾委托中央警察大学,分析原住民自制猎枪种伤害和过失致死案,发现这些案件中,使用的猎枪仅约1成有登记,以此比例大胆推论,目前流通的猎枪实际数量可能超过5万把,“代表持有这些枪枝的潜在个案可能受到新法影响。”
***********
《原住民渔民自制猎枪鱼枪许可及管理办法》草案重点
释字803号明确指出,主管机关应提供相关的猎枪辅助机制,建立完整安全验证制度、安全使用训练机制。警政署新修订的草案虽然回应了原住民长期要求的制式零件、制式猎枪需求,却也大幅增加了管制措施。修法重点包括:
枪管、枪身、扳机、撞针及枪机等自制猎枪主要组成零件,须购自内政部许可的国外枪厂,透过代理商进口。
弹药须经内政部许可,透过代理商进口,每年限制300发,弹壳需每月回缴警察局清点数量,内政部得参酌弹壳缴回及弹药使用数量,核准下一年申请购买的弹药数。
原住民需完成一定时数的狩猎文化课程、保养及射击、猎枪操作,并通过测验才能取得合格证明文件,申请自制枪枝。
个别猎枪保管,须以可上锁的铁柜储存,并装置警铃、录影监视设施,影音资料需保存至少7日。若由部落集中保管猎枪,需有铁窗、警铃、温溼度计,指定专人24小时看管。
每年实施一次总检查,由警察局派员检查自制猎枪和主要组成零件、弹药、保管的库房、铁柜。为维护治安必要,得派员临时检查。
*********
曾参与修法会议的原住民族青年阵线成员Savungaz Valincinan,长期关注猎枪议题,也曾在立委办公室协助猎枪修法。她忿忿不平地表示,草案虽然终于开放了制式零件,但价格可能高达2、30万元,变相逼使族人使用黑枪;修法过程仅征询少数原住民团体,也未到部落开说明会,结果订出不合实际使用需求的法条:
“猎枪是灵魂一部分,如果新的制度让族人适应困难,他怎么会进入游戏规则?”
由于现行法条仍仅开放原住民“自制猎枪”,不允许使用整把的“制式猎枪”,为了绕过法律限制,警政署虽然认可了9种国外制式猎枪,但进口时需拆装成零件,再由原住民组装,成为形式上的自制猎枪。
林志骏强调,警政署绝非关起门自己修法,光在2020年,就和原民团体开了6次会,资讯都有在会议上公开,枪枝价钱是国外网站上的售价,到台湾需加上运费、保险、关税、行政成本、进口商利润等等,曾询问进口商,若枪枝购买量达100支以上,价钱也许可以压在2万元左右。他也表示,这些枪枝都是经过国外测试、认证,有保险装置,不易故障、走火,“希望原住民要对国家的政策跟国家的努力有信心。”若族人取得枪枝有困难,或许可以请原住民族委员会编列预算补助,但警政署角色单纯是枪枝管理。
目前原住民自制猎枪,价钱约落在1.5万元上下,进口猎枪2万元看似有吸引力,不过郭厚志从商业角度判断,这价位很难吸引进口商投入。
他一一算出成本,在符合警政署的规范中,土耳其制枪枝最便宜,的确如警政署调查,4、5000元就买得到;但枪枝最麻烦的是后端运送,因为枪枝在国际上属于管制物品,不是上网点一点就能请跨国快递送到家,光是运费、关税、保险,每支枪最便宜也要6、7,000元,比枪枝本身的售价还要高,而且这是单批50支摊分的价格,因为土耳其厂商要求最低出货量须达50支。
“这表示我要先找到50个已经跟警政署申请许可的原住民团购,然后跟他们一个一个收订金。”这样才能勉强压低到2万元以下,但一支枪只赚5,000元,一批赚25万元,“我卖BB枪都赚得比这个多,进口商为什么要做这个生意?”
其实警政署也自知,透过商业机制取得国外猎枪零件,不是最好的方式。在王光禄释宪案之前,原住民团体强力争取开放制式猎枪、制式零件时,警政署在2019、2020年曾多次探询国防部兵工厂能否开产线自制猎枪零件,取得方便也好沟通。
林志骏解释,当时国防部评估应可协助生产,但后来两岸情势有变动,国防部以国军战备优先,在去年(2022)11、12月时,明确表达无法制作。警政署因此另辟他途,比照射击运动透过射击运动团体和代理商申请购买的方式,取得枪枝──因为台湾民众可以取得合法枪枝的对象,一个是原住民,另一个就是射击运动团体。
草案的确处处可以看到《射击运动枪枝弹药管理办法》的影子,除了取得许可后才能向国外代理商进口枪枝,维修也必须送到国外,因为台湾目前仅开放枪枝保养业,没有枪枝维修业。郭厚志表示,警政署不希望国内厂商有枪枝的零件库存,担忧流入不法用途,因此长期未开放枪枝维修,而进口的警用手枪是透过警政署辖下、非营利的“警察机械修理厂”维修,“连警察都知道自己的枪要在国内修,却要求族人把枪寄到国外?”这些措施将原本自制猎枪的窄门收得更窄了。
心得感想:
内文很长,以上是节录。有兴趣的人可以自行点连结看全文。觉得报导者写得好的也可以支持一下。
看了这文才知道,原来台湾原住民有那么多枪…
其实我觉得现在情况有变,大可请国防部弄一个军民共用的散弹枪出来,直接折价半买半送给原住民也没关系。毕竟有打无人机的需求,而散弹枪打飞靶也不是一两天就训练得起来的,藏枪(人才)于民可能是比较实际的做法
作者: saccharomyce (酵公菌)   2025-02-20 09:09:00
早就该禁了 打猎用弓弩就好现在用喜得钉改造子弹就好 霰弹太费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