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玉:台湾的军工产业为何始终是扶不起的阿斗
连结: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218460
内容:
近日军友社团火气颇大,多半在吵两件事:一是报载国民党立委提案,全数删除潜舰国造20
亿预算,报载军系不分区立委陈永康在党中央劝说下态度软化,不再反对。最新进度是陈永
康提案冻结潜舰预算5亿,SAT港试成功并出港测试后方许动支,黄复兴党部还有人放话说要
在两年后将其撤换。二是中科院对红隼火箭弹各项质疑,采取了一种民众党式辩护模式,左
歪右拐,扭曲造假,死不承认红隼火箭弹的威力很有问题,比不上美军的AT-4,甚至不如美
军退役的M72六六火箭弹。这两件事虽不相干,却都反映着台湾军工产业的困境,一种期望
值与现实状况间存在巨大落差的困境。
陈永康“忠孝难两全”
陈永康上将曾是潜舰国造的重要推手,要他追随那几位一心想破坏潜舰国造的立委,亲手把
自己十月怀胎的小孩,活生生的掐死,实在太过残忍,也对不起他自己的良心与专业。陈永
康面对的,是一种忠孝不能两全,国家需要与党命难违的典型政治两难。在专业上,他知道
国家需要潜舰,知道军工企业人才与技术取得不易,培养漫长,维持不坠更是难上加难。但
党意却要他阻挡潜舰国造,因为对岸对这事很感冒,个别立委又与潜舰外购派勾搭不清,刻
意要阻断潜舰国造之路。陈上将如果遵循专业,将面对党内拔除他不分区立委的压力;如果
遵循党意删除预算,又将无法面对他自己当年推动的政策,与他自身的国防专业考量,更会
让军界对其彻底失望。所以他采取了一种折衷方案,即冻结预算而非删除,却无力阻挡国民
党立委的删除提案,结果也不过是明哲保身而已,删除潜舰预算的提案还是可能会过。陈上
将最终还是得面对良心与军界普遍的质疑,在你手边的不合理案子,你都拦不住,你以后还
要跟大家讲什么课?谈什么战略?
陈永康上将应该比谁都清楚,将潜舰国造预算整批删除意味着什么?“潜舰国造”不是一个
短期的、可以今天有,明天没有的“军购案”;而是一个需要长期扎根、花时间养成的军工
产业链“建造案”。正如电子业,如果去年业绩翻红,今年业绩挂蛋,大量裁员,明年就算
接到大单,想要重开生产线,恐怕也无法开成。制造业的技术累积与人才培育,选训用留,
知识迭代,不是砸钱就可以成功的,那需要长期稳定的业务保底,产业才发得出薪水,优秀
工程人员,从工程师到技工才得以留用,那些都是花钱也找不回来的珍贵资产。今天砍掉一
整年度的预算,意味着多少技术人员需要离职,或厂商要承担多少亏损?这些立委不是在“
监督”政府预算,而是在“掐死”台湾自造潜舰这个行业。掐死后怎么办?当然只能向国外
买啦!外购派打的就是这门心思。如果人家不卖呢?那就放弃抵抗,准备投降啊!要不然咧
?
删除预算是在割台湾军工产业的脑袋
IDF就是血淋淋的例子。中科院与汉翔辛辛苦苦培养出一批造飞机的人才,结果购入F-16后
就放弃了IDF后续研发与制造,整批人马被韩国挖走,先造了T-50教练机,再研发出KF-21战
斗机,现在在全球推广销售。咱们的“国X国造”,向来是口号响亮,企图宏大,结果却总
是无法形成长期国策,让我们的军工科研单位,成为他国的技术养成训练班。如果说对美军
购是老美在割台湾的韭菜,咱们政治高层这种暂时停止呼吸式的预算删除,就是在割台湾军
工产业的脑袋。一个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其养成也许需要10年,但其工作生命周期需要40年
到50年,这就代表政府推一个“国X国造”的专案,需要考虑的不是做几架飞机或几艘潜舰
出来就算完事,而是有决心且有计划的,考虑未来四、五十年的长期军工产业发展,那是一
种经营企业大于政治需要的考量,韩国便是如此,现在韩国军工企业已是世界第四大。如果
没有这种企图心与长期经营决心,“国X国造”还不如外购,起码省下摸索与研发的无谓浪
费。
讲到外购,又是一门大学问。现今军事大国,包括美国,都是能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找到的好
东西,就用买的而不要硬是自己造。量大又不想让后勤维修被人家掐脖子,那就由国外厂商
授权本国生产。如果技术不够成熟,美军干脆交由本国军工厂商与他国厂商共同研发制造。
美军的M240机枪是比利时FN授权生产的,M1A2的120砲是德国莱茵金属的Rh-120授权生产,
美军型号M256。美军新型轻战车M10上装备的主动防御系统,是以色列的铁拳。美国还跟以
色列合作研发生产铁穹防空系统,购买长钉反战车导弹,与瑞典合作研发M982神剑155导引
砲弹,与挪威合作研发生产NASAMS防空飞弹系统,这些都是国际军火市场上,很成熟的军购
与商购模式。而且我们还可以用部件拼装模式,购买成熟商规军品,来逃脱中共施压,组成
台湾特有装备。例如轻型战术车辆,可以用丰田的皮卡底盘,捷克的装甲,美国的大毒蛇机
砲,搭配以色列的观瞄设备与砲塔,台湾只需做好组装与系统整合,而不必样样自己研发。
说到研发,又是一个填不完的大坑。我国军工体系是一个独占的官僚系统,不是中科院就是
军备局各厂,多年来以研发之名获取经费,结果依然不是仿冒就是商购组装。T-75 20机砲
是仿造美军空用M39A3转轮机砲生产的,但其效能仍不如原厂。我们也曾想仿制波佛斯的40
机砲,从新加坡弄来相关技术,但冶金与精密加工能力不如人,而且无力研发35快砲那种“
可程式化定时引信砲弹(AHEAD)”,于是T92 40机砲胎死腹中。台湾扶植裕隆国车国造数十
年,现在仍生产不出自制的引擎,但我们偏要国造装甲车,结果引擎还是得外购美国的柴油
发动机,一样是辆拼装车。
说穿了,不是咱们中科院或军备局各厂的博士硕士不够多,研发能力不行,而是军工产业自
始至终就是一条产业链,全世界几乎没有任何厂商能够垂直整合所有的零件生产。现今所有
军工厂商,几乎都是在全世界寻找最好的料件,自己保有某部份超强能力与产品生产能力,
再外购技术或部件来拼装整合。偏偏台湾各行各业,个别技术与生产能力都可以做到世界顶
级,一碰到系统整合就完蛋了,讲白点,就是各自的私心太重,尤其是SI(系统整合)厂商
。台湾的系统整合单位,常常拿到标案后,利润先拿一半,在觅商寻求下游部件,结果访来
一堆次级品,自己又没能力修改整合,于是总体成品总是东落西掉,差强人意。某次碰到个
以色列人,对咱们的中科院很有意见,原因是当年与中科院合作,却发现中科院在偷他们的
技术。202厂也曾偷偷仿造奥地利的AUG步枪,结果被原厂告上法院,陆军与中科院否认仿冒
,又不愿付权利金,最后停止生产。
甩开政治干扰才能打破独占
就在这种坑蒙拐骗的尿性之下,我国“国X国造”搞了几十年,宣传做很大,成果却很有限
。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出在体制。中科院是行政法人,相当于国营事业,由国防部长兼任董
事长,军备局更是国防部直辖单位,妥妥的垄断与独占。国内军工厂商想打进国防业务,就
得在各军种承办人身上下工夫,恶劣点的就去找立委施压拿标案。国防部作为采购与使用单
位,也缺乏足够专业素养与作业需求规划能力,结果就是被厂商牵着鼻子走。在抗弹板、头
盔、红隼等争议中,最简单的鉴测方法,就是拿着装备上靶场直接打,而且是每批量抽检的
打,而不是国军那种放到实验室去打,或中科院那种将火箭弹焊死再由上往下打。但咱们国
防部却是连鉴测这事都交给厂商做,在红隼案中,中科院应是厂商而不是鉴测单位,国防部
自己的鉴测单位呢?步训部兵监去那了呢?
说穿了,全世界的官僚系统都有其尿性,民营化任其自生自灭,开放军工产业外销,逼所有
人面对国际市场,国X国造不行,就直接外购,或技转代工,恐怕才是提高我国军工产业品
质,与提高国军装备效能的解决办法。生产铁穹与长钉的拉斐尔公司,其前身是1948年成立
的科学兵团,后改制为类似中科院的行政法人科研机构,后来不堪连年亏损,2002年改制为
有限公司,自负盈亏,但仍是一家国营企业,政府每年依然向其投入研发经费与购买产品,
来维持其技术能力。改制公司后第二年,拉斐尔便转亏为盈,到2022年,拉斐尔已成全球第
42大军火商,年营业额33.8亿美元。
讲白点,如果立委们对“国X国造”老是这么有意见,国军自造产品又常见那么多问题,那
政府高层便该深思,是否该调整政策,不见得什么都要国造,军购就去买全世界最好用的产
品,或授权生产,做台湾最会做的代工组装就好。扶植自家军工产业形成长期经济政策一环
,最重要的是要有稳定性与长期性,要当成一门产业来看待。最后,军方直辖式的军工产业
开始民营化,或扶助民营企业进入军工产业,使其具有与他国军工产业合作,向国际市场进
军的能力。台湾的冶金能力不行,但芯片产业与精密加工仍有一定水准,那是国际厂商都很
有兴趣的一块能力,是我们与他人合作的基础。甩开政治的干扰,打破独占的局面,好东西
立法院不给买,我就卖给别人家,也许才是让台湾军工产业重生与正常化的一条路。
※作者为前亲民党文宣部副主任、专栏作家
心得:
虽然有些点跟我认知有些不同,但基本上我很认同这评论要表达的看法、尤其是对台湾军工
产业的批评。
台湾那些兵器制造及研发单位,真的要因应时势而有所改变。
而我们真的也不要抱着“国X国造至上”的迷思,这样真的只是在害国军用烂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