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edgewick (三分熟的闹钟)》之铭言:
: 推 Pegasus170 : 这里就是如何投射侦测电波跟解析讯号的范围,我研
: → Pegasus170 : 究所时跟洛马合作的教授就专长这块…然后我这个硕
: → Pegasus170 : 士打工仔只能碰跟那部分无关的分散系统演算。发文
: → Pegasus170 : 板友那部分我完全不被允许接触及讨论…
: 推 Pegasus170 : 那是美国政府根洛马的绝对机密
我们老师说过一模一样的事, 不知道是荣誉还是污点. XD
: 推 kdjf : 黄光500nm距离10m在15mm镜头的绕射极限大概0.3mm,
: → kdjf : 24in单点0.25mm还切3色,不觉得能直接拍到SNR够高
: 推 kdjf : 看起来就是在demo怎么在极限附近处理讯号的题目
是的, kd 兄说的没错, 除了绕射极限之外也有很多限制.
萤幕本身是混合色光, 离很远连焦距都很难定义.
那些坏点的定义是三色独立的, 就是可能只坏了 R, 但 G/B 没坏.
觉得 iphone 没挑战的话还可以再换更难处理的条件.
我们用 3mm 的微距镜头都能秀(只是讲 iphone 比较快而已. )
这其实就是一种空间调变的 super resolution 的技巧...
但它的代价就是做成雷达, 孔径要非常非常巨大, 厘米波也要几百米.
所以我们也在谣传贵州的天眼就是类似的技术, 用来抓隐形战机.
不过中国说它是天文台, 嗯, 不是没道理; 但那个尺寸是有嫌疑的.
可见光波段要达成这些空间调变的条件就简单很多.
光达里面加个 DLP/SLM 就有条件了...
: 推 airforce1101: 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独步技术,不然就不用吃饭了
: → airforce1101: ,哈哈
没错! 但我们这招唯一有点可惜的是说.
它虽然技术很特别, 但效果并不是唯一的.
就是别人家有别的途径可以做到类似的事情...
不然就发达了啊.
: 推 airforce1101: 绕射一点也不基础诶
波瓣那些东西其实都是绕射叠出来的.
譬如我们会看到的说法...
“相位阵列相较于抛物面反射镜, 比较不会有波瓣”.
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主要是抛物面镜孔径太小, 场源又单纯.
我们如果把抛物面孔径放大到波长的一百倍, 它也不会有波瓣.
只是说那个雷达会大到你不想用.
相位阵列也有孔径, 而且通常也跟对应设计的抛物面差不多一样大.
但它之所以做得到波瓣强度比较弱...
就是因为它可以调整 wave mode 跟孔径的关系.
但这个需要调整碟面上每个元件的相位跟强度.
单纯靠一个场源跟反射面的, 这没有很好的强度参数可以变化..
: 推 aeoleron : 提醒一下这边一堆中国人
啊, 这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