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科院飞弹产能如何是版友讨论的话题,所以整理相关新闻有个讨论依据
![]()
从新闻资讯来看,扩产前每个月各型飞弹产能大概就是两枚左右
直到2018年开始启动厂房扩建投资才有改变,这个时间点比蔡总统2019年宣誓要早,考虑到
飞弹扩产的计划应该是蔡总统上任不久就开始进行
(侧面反应就是建军所需时程很长,现在国军的问题很多出在马总统任内投资不够)
2021国防部报告称中科院产线整备完成后,年产量将提升至497枚
理论上时间点应该是2022年6月,不过2021年三月送至立院的报告就显示弓三年产23枚达标
粗略换算年产量大概就是92枚,跟表格内的96枚年产量已经很接近
![]()
朱明报导也提及,邱在立院备询时声称2021年产量近500枚
所以现在媒体很爱用的扩产后产量,个人猜测都是2021的资料,国防部没有秀出底牌
2022~25年,媒体报道年产量从800枚一路攀升到千余枚高峰,接着2026特别预算就结案
但拌药产能还是继续扩增到2025年,这不外乎三种可能性或三者皆有
一、还有后续资金要继续扩张产能
二、有大型飞弹要投产,单枚消耗量增加
三、支援生产雷霆2000备弹及雷升量产
(1): https://www.ncsist.org.tw/csistdup/news/NewsPublishDetail.aspx?PostNo=16547
(2):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930000365-260118?chdtv
(3):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4043
(4):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1&SerialNo=164369
(5):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440499
(6):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203413
(7):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69891
(8):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763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