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恕删
小弟硕班做电池材料研究
今年初退伍后也进了业界
简单回复一下目前“听闻”锂电池产业的发展状况(资历尚浅,欢迎各路先进纠错~)
其实所谓“锂离子”电池是一个很大坑
正极、负极、隔离膜、电解液、电解质…
液态、凝聚态(半固态)、全固态…
软包、圆柱…
能讨论的点太多了
这边先以“正极”材料切入
简介一下常见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体系-LFP…
早起层状结构正极-LCO
中低镍三元-NCM532…
高镍三元-NCA、NCM811、NCM955…
高压无钴材料-LMR、HVC…
LFP 体系成本最低(对岸最便宜特斯拉就是装这个),材料稳定性高,软包电池穿刺也几乎
不会烧,但操作电压和能量密度低(<145mAh/g),极大的影响模组的体积和重量
中镍NCM532算是目前镍系三元材料中商业化程度偏高且应用广泛的材料,多数中高阶动力电
池会选用这个材料,但稳定性普通,软包穿刺该烧还是会烧,操作电压和能量密度略高于LF
P (<200mAh/g)
高镍的NCA、NCM811虽然在能量密度更高(>210mAh/g)但在寿命表现、热稳定性和快速充放电
能量上都有明显的短板,商业化应用偏少,属于还在发展的材料
至于所谓无钴材料,操作电压比传统三元高,循环寿命表现也不错,但和常见的碳负极匹配
性不佳,也有不少问题要解决,目前只能算各家厂商下一代产品的发展目标
这几年因为中美贸易战 西方国家去中化的影响
台湾的几间做LFP的厂算是分食到了一点饼
但也只是从赔钱变成小赔或小赚的程度
技术、产能都比不上对岸
至于大家最近很常讨论的
台泥、台朔、鸿海底下的电池单位
大多也只是材料研发和小批量生产
至于完整的电池产品嘛…
只能说他们中秋不是送月饼 是画大饼 呵呵
废话说完了
来回答原po的问题
Q:
台湾有关锂电池的技术应该不差吧?毕竟台湾电子业不差
A:
差,牵扯到基础材料科学的东西台湾基本上都呵呵,电池材料这块更是长期缺少资源
而“电池业”不能跟“电子业”比拟,最明显差异就是台湾没有完整的产业炼,器材仪器要
什么没什么,人才也是
Q:
台湾有关电动车的产业炼也不少,多少有锂电池的相关技术储备吧?
A:
所谓电动车产业炼不单纯只有电池;上次参加某联盟和外商的研讨会,名片换完,电池相关
的只有我们和一家做模组的,其他多得是喷漆、车壳、轮胎、充电桩…之类的
车用或是所谓的动力电池发展也十来年
安全性一直都是大问题
光是在正极就有一堆麻烦要解决
何况还有负极、电解液、电解质乃至于电池模组
国外不少大厂有的是经验和技术
但没人敢出来保证自己的电池产品一定安全
再回来看国内电池业界的发展与生态
我悲观的认为
2030年前有一艘能改成锂离子电池的话就谢天谢地了
还不如期待外语老师们提供整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