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体能在32~35岁过后,就无可避免的逐步下降,良好的训练只是减缓这个过程,
但不可能阻止.
而人类的体能在32岁以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正常人类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下,
都可以达到正常的体能标准.
现今医学条件,人类的关节与韧带仍属于磨损后不可恢复的零件,
连续的高强度训练,过高的要求标准,只会无可避免的损坏关节与韧带,
因此训练必须科学化与合理化,
否则只会在未来造成退役官兵们的长期困扰,以及增加健保负担.
人类的肌肉需要逐步适应并提高强度的训练,
也需要在过程中,有良好规划的休息与营养摄取,肌肉才能养成.
因此训练需要以周为单位,每次训练后的次日,不应该再安排激烈的训练活动.
训练的强度则是,反复,渐进的适应与提高,直到合理的要求标准.
年龄层分组是有必要的,32岁以下为一大组,33岁以上可每五岁一组,递减要求.
不同的职务,作战与支援,后方勤务三大类,亦可以订出要求差异.
身体缺陷,疾病慢性病,有证明可减低或免除要求,特别是40岁以上者.
训练一开始应先测试受训者状况,并按其体能情况分组训练,记录成绩,
不限时间,能跑完,或走完皆可,中途放弃也行.
从次训练起,鼓励缓慢的进步,从走至跑完,从放弃至走完,
并按当次成绩升组或降组.(三个月)
适应训练强度后,就逐渐每个月提高训练强度,直到要求的正常标准,
分组简化为,优,好,合格,不合格与未测试.(六至九个月)
1.陆军打算用15个月来拉高体能,算是可行,
但往后应该配合义务役作业,将规划修整为12个月.
2.齐头式要求并不合理,譬如22岁与42岁并不在同一水平线.
要求标准应该更细腻.
3.不分体能情况强制团体训练很容易出问题,虽然大多数弱体能者能发挥人类潜力撑过去,
但总是有撑不过去的.
4.只有表现最好的人(前几名)才能得到奖励.
升迁应该参考体能成绩,但不应该做为是否升迁的标准.
(正常的运动对身体有益,完全不运动也不会马上就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