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专家讨论俄军防御战略战术

楼主: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23-09-06 01:48:50
※ 引述《jimmy5680 (还想飞的企鹅)》之铭言:
: 板上看过M113的人不少吧,一辆车塞24名伤兵,不知道各位有何感想
: 只能说乌军在这三个月的惨烈消耗战也是真的付出很高昂的代价
几个月前攻势还没发起时看见俄军在修筑多重战壕线的纵深防御
大概就预料到战况会变成这样了
当时唯一对乌克兰比较乐观的要素是期待他们活用当地人本领
钻小路找到防线弱点 但看起来俄军战壕线够密 也没有这种缺陷
因为包含前几篇谈到的密集地雷 这都是二战时就发生过的事情
当反装甲火力跟地雷阵够猛时 因为战甲车损耗剧烈
反而变成步兵要先上去替甲车开路 甲车在后方提供火力支援
特别是APC进出火线运送伤患后撤 都是二战时就发生过的事情
在冲绳战 当年连上空无装甲的LVT都要进出火线去运伤兵跟尸体下来的
而且那是M4坦克都会被打爆或中地雷的环境
美军在冲绳投入约500辆的坦克 损失了其中272辆
LVT跟M3半履带车也很拼的
https://youtu.be/t19rs7sQvfA?si=Snr0OmlY0nIvszNw
在二战期间战甲车的损失主因
1是反坦克砲 2就是反装甲地雷
(大众最爱的 最上镜头的 战甲车之间的战斗则根本不是损失主因)
所以现在乌克兰军的进口西方战甲车 困于反装甲地雷阵
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因为现代战甲车设计虽然能减少车内人员死伤
但战甲车本身会被地雷炸毁这件事情还是一样的
防御时碰到战甲车攻势 就用地雷搞定 如果不能搞定 就用更多的地雷
这是二战名将隆美尔也认可的
他在北非战线以机动作战成名
但回到欧洲本土时其实已经成了德军首屈一指的地雷战专家了
因为他跟英军在北非的攻防战 其实双方都苦于地雷阵
真的要说有什么比较意外的
就是战线这么长 乌克兰军的攻势却真的找不到什么太脆弱的弱点
就算是现在南部战线略有突破 也只突破了第一道防线
但Tokmak前面还有三道战壕线
https://twitter.com/War_Mapper/status/1699084522405401033/photo/2
https://pbs.twimg.com/media/F5RZkLuWYAETS-A?format=jpg&name=4096x4096
今年的乌克兰夏季攻势
就是说明野战防御 战壕阵地跟纵深防御
虽然一百多年前就发明了
但搭配现代重装备火力跟无人机空中侦察 略加改良
还是能让攻方跟守方都打得水深火热 哭爹喊娘 叫天不应 叫地不灵
本来要在短期间突破这种防线 是要集中大量战力用梯次攻势去压垮敌军防线
就像二战电影中往往看起来好像苏联军很爱用人海战术
那其实是因为交战区内苏联军的战力数倍于德军导致的表象
防线上的德军再怎么血战 最后还是会被苏联军的集中兵力与火力压垮
https://youtu.be/FMGjPUtoKzo?si=KhhiDKrJS0YiEP57
要不然就是要像西线盟军一样用优势砲兵火力去慢慢磨
直到守方的预备队都耗尽 就会发生突破
(但盟军在诺曼地半岛就困了一个多月
之后虽然在德军撤退后兵力真空的法国有迅速大突破
但其实最后要突破荷兰防线跟莱茵河防线进入德国本土时都花了好几个月)
但乌克兰军看起来兵力不够集中 砲兵火力也不够
攻势发起好一阵子后才发生略为突破
而且机械化部队的预备队看起来也已经用尽了
照这种状况 若冬天来临之前能攻下Tokmak就算是很厉害了
但现在连要攻下Tokmak看起来都很困难
俄国毕竟国家规模比乌克兰大 能征集的兵力比较多
单纯要继续拼长期消耗战 在兵力上不见得对乌克兰有利
乌克兰的武器主要还是本土决战的士气
长期坚持消耗下去可能会引发俄国国内的反战政治效应
像是当年阿富汗战争那样 但那可能还要好几年才会发生
另一方面 其实看俄军守得这么紧
也不得不怀疑乌克兰军的攻势计画早就泄漏出去了
否则战线这么长
乌克兰军的攻势对俄军来说看起来却似乎毫不意外
守方兵力跟火力也都紧贴在决战点上
把上千公里的战线打得像在仅仅几公里的战线上一样惨烈
这种状况在战史上也不少见
二战德军在战争中期的攻势失败也跟苏联共产党间谍网很成功有关
而苏联反攻能成功 也跟其隐瞒情报奇袭德军战线弱点有关
这还是让人觉得应该要警示一下 匪谍就在你身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