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专家学者再次到乌克兰探访的心得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23-07-19 01:28:56
https://twitter.com/HoansSolo/status/1681240456754077697
近期参与去乌克兰访问官员/专家/官兵的另一名学者,
也在推特上发表了一些心得
先讲结论,乌军认为反攻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训练不足,而不是装备问题
以下简单翻译:
1.
乌军反攻目前仍是以小股步兵为主(连级以下),用炮兵予以支援,这代表
- 机动性很低,进攻发展缓慢
- 机械化部队很少得到运用,因为缺乏足够的支援如扫雷、防空、反甲飞弹等等
2.
乌军仍未能把联合兵种战术发挥到炉火纯青
作战因此仍是步骤性而非协同性的
(注:此指缺乏任务导向,需要层层回报才能有下一步)
这可能是乌军攻势迟缓的最主要原因
3.
乌军回复到消耗战的策略,倚赖层层火力而不是机动性
这是为何集束炸弹可以缓解弹药不足的挑战而延长攻势到秋季
乌军要用火力削弱俄军以便遂行机动战
4.
对乌军反攻而言,地雷虽然是众所皆知的难题,会限缩乌军的机动空间和速度
但是学者认为乌军缺乏执行复杂联合兵种作战的能力,才是反攻迟缓的最主要原因
乌军无法实施大规模的联合兵种作战,使其推进时容易遭到俄军各种火力的反击
换言之,乌军的困难并不只是装备数量问题
更重要的是乌军缺乏以协同战术摧毁俄军各式防御系统的系统性战术
5.
乌军攻势的变局,可能得等到乌军开始更有系统性的破坏俄军防卫体系,
搭配或造成对俄军士气的沉重打击,这才可能导致俄军防务或快或慢的崩盘
若没有出现俄军崩盘,战况会维持血腥的消耗战,
乌军往后可能会被迫逐步投入预备队进行渐次推进
6.
没有显著证据能证实乌军以系统性的纵深打击有效削弱了俄军的指挥和弹药
尽管俄军有在节约弹药,俄军的弹药配给和侦蒐能力依然显得正常运作
俄军迄今还没有投入作战预备队来抵挡乌军反攻
乌军使用海马斯的效果也有所递减,这是因为俄军的有效应对
(这也是美国是否决定军援ATACMS的重要考量)
即便俄军受到严重削弱和缺乏弹药,
俄军应仍可迟滞、拘束与击退乌军的排级、连级推进
除非乌军进攻可以沿着广阔战线更成功的进行协同
7.
俄军部队的战力参差不齐
根据乌军观察,俄军损耗严重但仍坚守阵地
俄军在战术上颇为弹性/适应,整体而言遵循着苏联/俄军的教范
8.
俄军节约弹药是可证实的
南线的乌军已经在身管火炮方面取得火力优势,俄军仍在火箭炮部分保有优势
然而单单以局部性、部分口径的火力优势本身不足以突破俄军防卫
9.
仅仅是提供更多的武器系统如ATACMS、防空、主战车等等,
虽然能够帮助乌军继续作战,必须要能有效运用和整合,否则恐不会有决定性战术影响
乌军必须更佳的协同和适应战术,否则西方装备无助于长期而言的改善战术决定性
乌军已经有在改进但是显得缓慢
(学者认为多数北约军队面对这种挑战,做的只会比乌克兰更糟糕)
10.
上述也同样可对应到攻坚作战
更多扫雷装备会帮助乌军(尤其是人员便携式的扫雷系统)
但是只有更佳的火力与机动性之整合才能产生决定性
(尽管这在战争时期非常困难)
不应把乌军苦战归咎于单一因素(像是扫雷装备不足),这不符合现实
乌军有时候还没推进到雷区就已经被俄军的反甲飞弹击退了
11.
乌军亟需炮管,但是以当前产能和交期而言是无解
12.
乌军反攻迄今基本上是正面攻击俄军阵地,辅以粗略的纵深战役方针
这些直接攻击并不仅仅是试探
13.
可以证实乌军在使用战术性电战来达成动能击杀链的完结
这是指使用电子侦蒐协助搜索和追踪战场上的目标
星链依然对于乌军指挥能力极为重要
14.
乌军的军士官素质很好、士气高昂
但是乌军的动员兵开始出现一些体能或年纪较差的人员
15.
乌军前线官兵并不同意反攻迟缓可归结于单一因素如缺乏军备
16.
无须争辩的,消耗战肯定需要持续提供更多火炮炮弹和装备
(西方应坚定支持乌军,毕竟反攻仍有可能取得成果)
但是乌军官兵非常清楚反攻迟缓的主要原因仍是部署策略、战术无能、协同不佳、
官僚文化与内斗、苏联文化遗毒、俄军顽强抵抗等等
作者: tsbljonathan   2023-07-19 07:33:00
南面战线俄军已经在总崩阶段,只要乌军将所有部队一次投入,定可顺势夺回克里米亚
作者: patrickleeee (派脆)   2023-07-19 10:57:00
孝子又崩溃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