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舰超视距接战,原则上要依靠外来座标,这部分有国军自己的联成,以及跟美国共通的link 16,至于目获手段,在不靠美日的前提下,有主动和被动手段存在
被动定位通常会被忽略,但重要性可能最高,其手段包括电磁讯号截收(ESM),以及拖曳声纳监听水面舰噪声
冷战时期苏联定位美国航舰战斗群,便相当依靠被动截收讯号,而美国使用长射程的反舰战斧,则会透过ESM及拖曳声纳获取初始方位
如经典的红色风暴吸血鬼之舞片段,苏军便是透过截收E-2雷达讯号,推测美国航舰战斗群的位置及航向,再出动侦查机定位座标
假设052D、055持续开启雷达,那台湾就能透过ESM获取足够射控资料,不过中共海军演习中,也曾发生中华神盾滥用雷达,因此被旧型舰艇摸进射程击杀的案例,在雷达使用上应该也会相当谨慎
主动手段推文提了很多,如无人机、岸基远程雷达都是可能性,但这些手段也需要和被动方式相互结合,才能降低被反制或者浪费效率的状况
※※※
反舰飞弹要不要中继资料炼?这问题是也不是,有中继资料更新会比较好,没有的话射程会被限缩,但也不到不能用,超音速反舰飞弹对中继的要求又会更少
这是因为反舰飞弹的寻标头搜索范围有限,以论坛上看过的数据来说,某亚音速反舰飞弹的寻标范围约20km2 ,大概就是4×5km的范围
假设该飞弹以900km/h飞行150km,大约需要10分钟时间,以20节航行的船团已经航行超过6km,因此反舰飞弹寻标头需要提早开机,或者以搜索航线寻找目标,导致被拦截跟干扰的机率增加,也可能根本找不到目标
有中继座标更新的情况下,就能够推迟反舰飞弹寻标头开机时间,降低敌舰的预警时间,若资料炼足以提供持续的移动座标,那甚至可以避免锁定干扰云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