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师级指挥机关的重要性

楼主: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23-01-26 20:06:21
: → PTTHappy : 有个疑问请益:各级编制本来就像金字塔 各有管理幅度 01/26 19:44
: → PTTHappy : 所以军->师->旅->营->连->排->班..硬是抽去其中某级 01/26 19:45
: → PTTHappy : 意义与效益是?我想来想去只想到节省人事成本?但这样 01/26 19:45
: → PTTHappy : 结果是军团(没有了师)直接指挥旅这到底是增进管理力 01/26 19:46
: → PTTHappy : 或增大滞碍指挥?谁解说一下? 01/26 19:47
如前所述
二战后指管通勤都有进步 加上军队人数平均减少
(正确来说是二战时动员太多)
各国都有推动陆军组织扁平化
举例来说第一个普遍消失的指挥层级是团(Regiment,日文叫连队)
多半改为师-旅-营 中间就没有团了
现在于中文军事界往往只有历史文献跟古装军事电影中才找得到团跟团长
但在部分国家 因为团是一个早于师出现的历史单位
部分国家有保留传统称号给团
例如英军就还有团 跟名誉团长(以前保留给贵族的荣誉职)
但现代英军的团只限于募兵与管理作用
实际作战时这些团会被分拆去给旅来指挥
又或者美军82空降师跟101空中机动师
有保留团的称号 因为团这个层级在空降部队史上有重要活跃
所以现代美军空降师虽然实际上也是用旅做战术单位
但下辖的各营往往正式名称是"第XX团第X营"
只是这个团除了名誉称号之外 在指挥上不起作用
除此之外美国陆军还有第75游骑兵团这个特殊单位
但游骑兵团虽然人事归陆军
实际指挥调度归特种作战司令部SOCOM管辖
不与其他陆军部队混同指挥
另一方面 在日本陆自是最奇怪的
因为日本的各团(连队)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治陆军
为了保留传统 所以陆自在缩编时选择废除了营(大队)层级
让各团直接下辖各连(中队)
所以现代陆自除了少数独立单位 是没有营的
各团直接当成营来用
这是很少见的做法
总之 除了日本之外 现代各国陆军当中几乎是没有团这个指挥层级的
至于为什么要分这么多指挥层级
除了我前一篇文说的后勤因素
还牵涉到指挥官也是人 是个人就有指挥上限
一个手下没幕僚的排长管3-4个班就大概是一般菜鸟军官的极限
就算到了营长这层级手下有幕僚了
也不能一个主官指挥十几个单位
所以往往主要战斗部队+辅助部队
一般而言营长手下4-6个单位
就是现代营长的极限了
到了旅这个层级 幕僚更多 可以指挥的单位又增加多些
所以主要战斗部队+辅助部队
一个主官手下6-10个单位也是可行的
随便举个例 例如国军陆军第234旅
旅长跟其幕僚手下就有
旅部连
通资作业连
保修连
工兵连
第一营
第二营
第三营
砲兵营
等8个单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