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部队的讨论串很精彩,不过基本上都在讨论“现在的事实”,所以就另外开一个新的。
12个甲种守备旅按据传计划会有4个实兵旅,如果这四个旅真的要能发挥战力执行滩岸防卫的话,某种程度的机械化不可避免。但与其半吊子的摩步化,不如直接机步化,原因是:
1. 相比之下,摩步化省不了多少钱,反而是为了弥补载台的弱势要配备更多飞弹反而可能更花钱
2. 既然要抽调打击旅的人员到守备旅,直接一并把装备移过去更实际一点
但是机步化不等于编制完全比照现有机步旅,至少是不可能配备战车。比较可能是步兵营改编成机步营,配备移交自打击旅的CM34K(CM32/33全部更换砲塔并升级到此规格,现有打击机步旅则换装二代云豹发展而来的新甲车)两个连,另外两个连则是分别配备反甲飞弹车(M1167或是直接把地狱火装到铁骑甲车上)和火砲/游荡弹药,也就是等于两个火力连的概念。营部连和战斗支援连不变。
最大的问题其实应该是钱:连同打击旅换装甲车的经费算进去,四个旅粗估需要硬件投资经费2000亿台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