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rthurJack (Weston)》之铭言:
: 近期因为电玩游戏的影响,一直再找类似的案例
: 像是罗马尼亚的IAR 330武装版,就是美洲狮装上机砲跟火箭挂架(我不知道有
: 没有飞弹就是了)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ziYvvgroDk
: 英国人研究如何在AW159上挂飞弹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9p7nDzTn4
: 黑鹰直升机的改装概念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AZBr-NwZY
: 我知道攻击跟运输两边专业分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作战需求不是很高
: 直接用这样同样机型来改装成攻击直升机,对后勤会不会更方便一点???
攻击直升机跟运输通用直升机最大的差别其实是航电,
专业攻击直升机的射控系统,无论是用光学(红外线、热影像、雷射)或雷达,
这些电子系统的复杂度、可靠度、装设在机身的位置与空间等要求,
才是让攻击直升机独立于通用直升机外自起一家的原因。
现在有些通用直升机标榜加装模组化射控航电,就能达到“接近”攻击直升机的性能,
“部分”取代专业攻击直升机,这是得益于科技进步、电子零件缩小化。
但通用直升机的机身设计毕竟是以运输为优先,没办法完全满足射控航电的安装需求。
这些射控航电在平常跑运输飞行时就是呆重,能拆则拆。
真到紧急状况(战时),人手与飞机调派都捉襟见肘,
到底要让运输直升机挂武器去做不太在行的攻击任务,还是省下呆重多载些人员货物。
如果只是挂机枪火箭乱喷,通用直升机当然可以胜任。
但要兼具侦查、密接火力支援、反装甲、战场阻绝甚至是直升机空战的用途,
还是叫通用直升机闪开,让专业的攻击直升机来比较实际。
另外说一下Mi-24,虽然也是标榜攻击/运输两吃的直升机,
但Mi-24的运输空间非常狭小,只能塞几个士兵、一两个担架的程度,连椅子都没有。
应该把他当作后行李箱而不是后座的概念。
说回后勤通用,其实像美国AH-1Z与UH-1Y共用引擎与旋翼系统,
对后勤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做法了,因为这两者关系到直升机能不能飞起来的基本问题,
剩下的机身、航电能达到部分零附件通用,也就锦上添花而已。
如果要继续通用下去,可能只能像Ka-226那样直接把客货舱模组化,
https://i.imgur.com/FcFwgWh.jpg
把客货舱变成可抽换的武器模组、运输模组、侦蒐模组等等。
美国也搞过类似外型的CH-54,虽然是为了方便载货才弄出这种大开叉样。
https://i.imgur.com/orjyxXp.jpg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