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台湾研究政策小组(由四位旅美台湾学者组成)
在RealClearDefense(RCD)的投书
(根据台湾研究政策小组的解说,这是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要求所成立的平台,
专职进行每天国际安全与国防相关议题的摘要简报,并且发表专文讨论。)
而这篇文章主要的目的其实是辩护及游说
尤其在美国一片不对称战力的声音下,台湾维持传统武力的必要性也应该被重视
下面是我将文章用Google翻译后再稍作润饰
也期望能够抛砖引玉
==========================
https://bit.ly/39veh5q
台湾面临中国战争威胁的准备
随着乌俄战争持续时间突破两个月大关,战局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北约的协助下,乌克
兰军队开始转守为攻,将俄罗斯从目前的占领区驱赶出去。虽然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仍然难
以捉摸,但大多数观察家都认为,乌克兰军队的成功之处在于采取了不对称战略。使用刺针
飞弹、NLAW、无人驾驶飞行器 (如TB2旗手、弹簧刀) 以及SpaceX的星链等新技术大大重创
了俄罗斯军队,为乌克兰目前对抗俄罗斯入侵的军事情势奠定了基础。
许多人相信,台湾也可以从乌克兰的作为中吸取重要教训。《纽约时报》最近的一篇报导称
,美国希望台湾效仿这种不对称武器的采购策略,而Politico 的另一篇报导则提到了更多
的细节。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台湾主要将目光放在高价的武器装备上,例如 F-16、F-15、F
-18 和 F-35 战斗机。台湾也不屈不挠地想要取得柴油潜舰,甚至为此启动了自制潜舰的的
计画。而美国态度的转变可能表现在最近的军售谈判中,拒绝出售赛考斯基SH-60海鹰直升
机的根本原因。美方甚至有人认为台湾最近购买108辆M1A2艾布兰主力战车是在浪费资源:
在台海战争爆发后的前几波空袭中,有多少战车能够幸免于难?在这种新思维主导下,一些
美国官员希望台湾优先采购刺针飞弹和鱼叉反舰飞弹等武器、构成台湾岛不对称防御战略的
一部分,而非其他昂贵的装备。
但我们想讨论的是,台湾应该透过平衡各种途径来继续构建其防御能力,而不应该将这些战
略相互排斥。把重点放在购买轻武器和小型军事装备上可能有助于台湾的防御,但也可能会
暴露其他弱点。台海战争的兵推显示,中国已经策画了多种方式来威吓台湾,例如海上封锁
、两栖攻击、突袭、斩首或以上数种方式的结合。因此,将台湾重新定位为完全依靠轻武器
或不对称战略可能会大大地削弱台湾军队对人民解放军的传统威慑能力。而且还可能因此产
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使中国能够针对这些先前不存在的弱点进而取得优势。而最近刺针飞弹
的美国制造商因芯片取得困难导致生产延误,也意味着将建军方向完全转移到少数几个种类
是存在风险的。因此,在传统和不对称的军事能力之间取得平衡对于台湾维持其对中国的吓
阻极其重要。
在不久的将来,台湾政府仍然需要加倍对台湾国防工业的投资,以培植军事供应链。台湾
有能力自力生产一些武器,包括雄升地对地飞弹、万剑空对地飞弹和国产柴油潜舰。台湾也
应该启动与美方的沟通讨论,在生产武器方面区隔分工,避免重复投资。更重要的是,台湾
需要借由海空军战力来保持威慑能力。
诚然,台海两国间的军事力量已然失衡、差距逐渐扩大,台湾的海空战力已经无法有效地驱
逐或拖延敌人。但是,若在战争开始时就迅速将制空权和制海权拱手让给中国,将会使中国
轻松地压制台湾军队的抵抗。换句话说,台湾仍然非常需要战斗机和飞弹等传统武器来吓阻
中国的入侵。
更直接的说,要达成同时加强不对称及传统战力并没有许多人所想的那样难以权衡取舍。最
近,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支持政府增加国防预算,甚至是恢复征兵制。台湾如果将国防预算
提高到GDP 的3%将能够获得更多的武器装备。台湾的建军方向本就应该是多管齐下、不偏废
任何一端,而且现在也有了近年最高的民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