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pbrother (LP哥(LP = Love & Peace))》之铭言:
: 我们的生活圈从几岁开始缩小?
: 2019-06-05 by:泥仔
: 随着年纪增长、大家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你会不会觉得认识新的人、交新朋友的频率越
: 来越往下滑呢?究竟,这种状况是从我们几岁时开始的呢?
: 随着年纪 社会互动怎么变?
: 2016年,芬兰阿尔托大学科技学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共同进行了一份研究,想
: 知道人们社会互动的状况会随着年纪出现怎么样的变动——并决定透过打电话来进行分析
: 。
: 研究大家的电话怎么打
: 该研究团队透过一家在 2007年开始营运的欧洲电信公司取得 320万名使用者的手机通联
: 纪录,所有通话者的身份皆为匿名,研究者只能知道通讯者的年龄、性别。接着,他们便
: 针对这些人在一定期间内(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一整年)的通讯模式、频率、打电话的
: 时间等等来研究。
: 答:25岁
: 而以结果来说,25岁就是互动人数开始下降的转捩点。
: 高峰后,一路往下滑
: 在 25岁之前,不论男女,其互动的人数会不断攀升,并在 25岁来到高峰——平均女生会
: 接触 17.5人、男生则为 19人;但在接下来,他们的互动人数就会不断往下掉,且男生的
: 互动人数会超过女生,不过在 39岁时,女生的互动人数会反而会超过男生(女生 15人、
: 男生 12人),一直到 80岁,两者的差距才会逐渐消失,这时的女生平均会与 8人互动、
: 男生则为 6人。
: 从广泛到内敛
: 对于这样的结果,研究推测人在年轻时多半会参与不同群体并广泛交友,但到一定年龄后
: ,他们就会从中决定出一些真正重要、有价值的朋友。
: 不是不交新朋友......
: 有参与研究的学者贝塔恰莉雅(Kunal Bhattacharya)进一步解释道,人们还是会因为家庭
: 的关系开发出新的交友圈,但相较来说,那些“普通等级”的亲友数会不断下滑,她说:
: “人们会更专注在维持特定几段关系。”
: 80后的互动对象:孩子、孩子的孩子
: 至于人们步入老年后,社会互动人数就不再下滑的情况,研究认为这多半是因为直到他们
: 过世前,他们的互动对象就会以小孩、孙子为主。
: 当这个肩膀在数千公里之外
: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社群网络极为发达的现在,社会互动的方式不一定是透过打电话来维
: 持的,但研究指出,过去也有研究发现受试者与朋友亲友使用电话联系的频率,和他们实
: 际面对面互动的频率有关联。有参与这研究的学者邓巴(Robin Dunbar)便说:“网络虽然
: 可以让你跨越地理的限制,但是当你想哭的时候,一个距离好几千公里远的肩膀可能还不
: 够好。”
: 从探索到稳定 从数量到品质
: 其实,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过去也有一份关于朋友的研究发现了类似的状况,认为
: 人们在 20多岁的时候仍在自我探索,所以会想要多交一点朋友,但随着他们迈入 30几岁
: 、对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有更具体的理解、生活也已经开始稳定下来了时,自然会转而重视
: 友谊的品质。
: 朋友越来越少?没问题的
: 总而言之,虽然许多人总说多跟人互动总不会错,但是当你发现你的朋友、可以聊天的人
: 好像不如以往时,不用担心,这也是没有问题的啦!
: 连结: https://dq.yam.com/post.php?id=11185
: 心得:难怪乡民的朋友越来越少,我难过,乡民认同请点赞及分享
不存在这种事情
生活圈选择你要用什么方式过生活
参加一堆会 人好 总会有人拉你进入各种小圈圈
权钱交易的地方就更多了
不过这真的能够从中赚得到钱吗
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想 找你去都只是陪吃陪玩当分母
免钱的饭局请你吃几次你也会不好意思的
更不用提一周有三天以上
如果你要朋友的话
找个有类似兴趣一起姆咪或者一起黑贞 一起大保健的也可以
一起慢跑 一起上健身房的也可以啦
越到中年 越要懂得君子之交
虽然很少见面 但是酒过三巡 感情还是会回来的
不喝酒的很难当朋友
出了社会就没什么人不是为了利益打算
吃饭时候多注意就好
毕竟大家都有六寸不烂舌之类的
比起会吹水 更多的都是为了搭建圈子
有圈子才有钱
不过我懒的这么干 真的没意思
聚众结伙营私结派最终都只是证明这是一群只能靠别人的人
要就靠自己
e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