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写。
好,回到上篇说我小时候超级爱乐高。
我常常离题,这是我的坏猫病~
我小学时参加了三四年的乐高课,
乐高是公用的,那时候也没有钱买,
印象最深的是用滑轮马达组合成一台车车,超爽!
比起直接是一台塑胶车,我还比较喜欢自己组,
甚至在在小学的特殊班里,
老师还教程式设计结合乐高!
借由光线感应决定路径方向,
或是声音控制动作都是那时候要写出来的东西,
那时候玩的很累很开心,
每周都有进度还有报告要写。
而且小学就写三千字读书心得…
我抄书我抄抄抄,名言佳句放一堆 (喂~)
高中做过空间概念的测验,
是我所有IQ测验里面PR最高的,
我想某部分来说,
这件事是引导我可以想像这种未知概念的过程,
每一块积木要放哪要如何做,
有逻辑的完成一个作品,
要有耐心慢慢组,
也许这是某部分的磨练 (?)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人格形成的过程。
在现实和网络也有点不同,
现实比较静,比较人来疯,
我可以当公关去交际,
但过多的交际不适合我,心会很累,
我更喜欢自己一个人阅读的时光。
或许是喜欢小时候一个人慢慢组乐高,
有玩伴很好,没玩伴也可以找事做,
静静享受一个人的时光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