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通常我的情况是去外面找似住
去外面到处问谁可以借我住一晚
看要怎么算钱
住多了还有变成朋友的
有些人就是会出租 然后顺便省点钱什么的
有些人则6是想着出门外面 同乡人多照顾点
碰到这种我也很感激 大概就是会说
那饭钱我来出或是我请外面吃饭 或是
鲁妈我最常干的就是
去买龙虾煮煮大家一起吃
虽然说龙虾这里便宜
但鲁妈我工作之前真的还省不得吃的
即使工作后 一年就吃那一次
毕竟钱很难赚的
所以
我想鲁妈我住为房客 还算是不错的
然后
因为住在很遥远的乡下
所以
根本就没人想要来拜访我
然后回国带东西的什么
我现在都走轻便路线 年纪也大了
除非是帮家人扛 才会扛东西回去
朋友 就哈哈哈过去算了
原PO真的是人太好了
下次记得收钱
不然就直接把东西卖掉
还有不要乱请客
不然看的我去新加坡也要找你请客了
※ 引述《Esh ()》之铭言:
: 不知道算抒发还是闲聊,乡民就参考看看吧!
: 住在国外有几年了,最近看到一些讨论关于朋友从台湾来访的心情分享。
: 个人实在是因为经验太多、鸟事也多,有感而发,不吐不快。
: 容我发表一下各种奇怪的事。
: 1. 直接询问能否来借住的人通常只是想省住宿费
: 住国外的人,除非少数有置产的人。多数都是在外面租房子,租房子肯定有规定。
: 就算没有规定,很多情况下是与人分租一户。
: 除非是父母来访,不然主动询问要借住,我通常是直接找理由拒绝。
: 几个问过能不能住的人,我的观察是“只是想省住宿费而已”。
: 似乎觉得好像有朋友住国外,问他家能不能住非常理所当然。
: 此外,通常只有关系普通的人会这样问,真正熟的反而不会。
: 都要出国旅行,省住宿费去欠别人人情,我个人是没办法理解。
: 至少我从来没有这样过。
: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你是来玩,我还有正常的工作要上班。
: 下班后,我还有私人想要作的事情。
: 不要影响别人的正常作息,花点钱去住旅馆吧!预算不够有青年旅馆。
: 2. 就是来凹一顿饭的人不在少数
: 跟凹住宿的人相比,这类朋友好像好一点。
: 我个人的感觉是自从搬到国外之后,加上现在有各式各样的社群网络。
: 以前的同学、朋友,只要准备到你的国家,就是会忽然想到联络你。
: 五年、十年没有见面的朋友,台湾从来见不到,但是国外就是可以相遇。
: (似乎管他认不认识、有没有关系,只要台湾人在国外碰到,陌生人也自动当作认识)
: 既然出去了,身为一个伪当地人,出去吃饭当然就是我买单了。
: 有趣的是,不少人常会说:“等你回台湾,一定要让我知道,换我请你”
: 等到我要回去时,在脸书上放出消息,这些人不知道跑去哪里?
: 连回应都没有。别忘了当初你也是用脸书找我的,说没看到太牵强。
: 也许吧!在这一顿饭、见这一面之后,我确定以后应该是不会再见面了。
: 题外话,刚搬到国外时有朋友来找会兴奋,但是久了之后就麻痺了。
: 还有人因为要去澳洲,搭廉价航空在新加坡中转,去跟返都来找我招待。
: 结果我回台湾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 真的,这类人不少。来访时带我不认识的朋友或女友,我都一起请客...
: 3. “我行李很多,不要托我帮你带东西”
: 这是真的,一个难以相信的真实案例,发生在我身上。
: 一个大学同学的双胞胎姊姊,要来新加坡旅行。
: 大学同学就请她姊来找我,基于礼貌,我也就约时间,打算请一顿饭了。
: 不知道这女生是怎样,在台湾时电话联络,就跟我说:
: “我行李很多,不要托我帮你带东西”
: 奇怪了,我都没开口,通常也不会主动开口。
: 除非是要来找我的人主动问我想要什么。这基本上已经是一种海外访友的礼貌。
: 但是这样讲话,实在也太夸张。
: 如果你以为只有到这样而已,还有极限让我挑战。
: 该女出发前托我帮忙先买环球影城的票,结果等碰面取票时说:
: “你应该没有赚我的钱吧?”
: 这算是蛮过分的话,再熟的人都不敢开这种玩笑。
: 何况我只是看在你妹是我同学的份上才接待妳。
: 难以理解,该女跟她妈一起来,结果吃饭都是我出钱。
: (三个人一吃随便破千台币的肉骨茶)
: 我如果要赚这种钱,还请你吃这顿饭干嘛?
: 他们家的教育绝对有问题,自己小孩开这种不得体的玩笑,妈妈在场还没知觉。
: 等到我的脸书某天忽然收到她妈传来的讯息:
: “你什么时候要回来?帮我带一盒那个肉骨茶的料理包”
: 我完全理解了,什么样的家长就培养什么样的小孩。
: 4. 我东西先放你那,回程再跟你拿。 但是人勒?
: 前面已经提到了,住在新加坡,廉价航空的枢纽。
: 同学要去澳洲自助一个月,搭廉价航空然后在新加坡中停几天。
: 几年没见,是有些兴奋。来之前也没问我要带什么。
: 人来之后,我请吃饭兼借小CK的卡。东西买了一堆。
: 因为还要飞去澳洲,就说东西能否先放我家,回程再拿。
: 我想说一个月而已,也就算了。给人家一点方便吧!
: 待回程时,接到从樟宜机场打来的电话:
: “东西实在太多,我也很累,东西就先放你那吧!
: 等你下次回来,或是你父母去找你,能不能帮我带回来?”
: 又是一次人性见证的机会,没想到有这么夸张的。
: 从澳洲玩回来,好歹买个小东西给我当礼物,顺便取走暂放的物品。
: (我不是贪图这些小东西,就是单纯感觉的问题。)
: 枉费吃饭时还跟我讲自己搞网拍代购搞多大,多会经营。
: 充其量,就是买一堆准备转卖的东西,把我家当免费仓库而已。
: 当然,自己的东西自己想办法。我不会让我自己或其他人帮忙带回去。
: 5. 能否借你的名字登记公司?
: 在新加坡,登记公司时,董事(股东)至少要有一人具备新加坡的身分或工作居留证。
: 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多数都是透过这里的公司登记代理付每年的人头费用。
: 让资格符合的人头充当股东,完成公司登记。
: 因为这个规定,就遇到有朋友家里搞房地产炒房。
: 想要避税,要在新加坡登记公司,又想省人头费用于是找我。
: 我当然是回绝了! 因为这跟作保没有两样,我没有必要拿我的名字背书。
: 开口说:“你的名字借我登记,省的钱我们可以去吃饭”
: 奇怪勒!我是有差你这一顿饭吗?
: 如果登记公司的避税效益连一个人头费都付不了,那也不用跟人家玩这个。
: 另外,我最痛恨的就是这种没有生产效益的炒房行为。
: 6. 要求帮忙规划
: 理由是英文不好、地点不熟,要求帮规划所有行程,包含住宿交通。
: 结果最后规划完提供意见时,跟你说因为实在太贵不来了...
: 7. 问薪水有多少
: 可能去国外当外劳的人,都会被同乡当成是赚大钱的人,一定赚很多钱。
: 难道不知道薪水是个人隐私? 这在现在是基本的常识啊!
: 感想:
: 几次之后,对这类事情能推就推,真的很熟的除外。
: 反正也不用怕得罪人了,有的人也许就是国外跟你见这一面,
: 没有以后,能利用趁机利用。
: 这几年也利用这些小事,轻易判断出哪些人值得深交。
: 花小钱看清一些人算是非常便宜。
: 反之,如果因为小利益被人看破手脚,非常不值得。
: 人跟人的相处,常常是感觉的问题,加上心意跟诚意。
: 朋友之间的交往,真正的朋友是没有企图/预先带有目的。
: 直接看清的是,等以后有家庭之后,只有家人才是真的。
: 朋友能否长久,真的就是做人跟缘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