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记者搞什么-谁说我只抄PTT啦!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5-09-03 12:40:02
http://goo.gl/a3XMHA 联合新闻网 综合报导
联合报/徐子晴、郑宏斌、陈皓嬿、林巧琏、新媒体/陈建名 制作
●生活
记者搞什么-谁说我只抄PTT啦!
●你看到的媒体乱象,其实是媒体正从纸本转型数位的阵痛投影。
●不想再看短小破碎的新闻?可否让记者提供精摘、有观点的内容?
9月1日是记者节,但身为记者的我们并没有大肆庆祝。
因为…“不读书以后就去当记者”、“不要再抄PTT了”,许多网友对记者如是说,仿佛
记者只要会上网滑手机就能跑新闻,而且写报导都不专业,还老是扭曲受访者的意思。
记者,真的如此不堪吗?曾几何时,民众听到“记者”两个字不再敬重,而是露出不屑、
嫌恶的眼神?
但,你真的认识记者吗?你可知道,你看到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都是媒体正从纸本转型
数位的阵痛投影吗?
(因为怕被骂,我们很惶恐地)选在记者节的隔天,且让有话想说、憋很久的记者们,向
你娓娓道来“记者人生”到底都在“搞什么”吧!
带你看记者24小时生活
报纸时代(2000年前)
●AM 0-1 休息 / 1-7 睡觉
7-9 起床 看电视 掌握新闻 / 9-12 记者会 采访行程
●PM 12-13 午餐 / 13-15 整理资料 与受访者聊天 / 15-16 报稿给报社
16-17 查资料 / 17-23 写稿 补访问 晚间采访行程 / 23-24 截稿回家
网络社群时代(2000年后)
●AM 0-1 休息 / 1-5 睡觉 / 5-6 看网络新闻 / 6-7 补眠
7-9 吃早餐 看报纸 / 9-12 跑记者会 采访行程 狂发即时
●PM 12-14 报稿 整理资料 / 14-15 午餐 / 15-17 跑新闻 狂发即时
17-24 写稿 补访问 晚间采访行程 狂发即时
记者人生1-网络让我睡不安稳
先谈谈现在的记者都过著什么样的生活好了。
记者人生特征一:睡觉时间不正常。
现在的记者通常都有个毛病:浅眠,或是失眠,病根来源,叫做“网络新闻”。
以日报记者来说,每天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比报”,看同则新闻别人怎么写,自己
漏了什么新闻、别人写了什么独家。
为何要比报?因为要随时做好功课、掌握时事进度,不然新闻锋头上的官员、名人现身,
记者若搞不清状况、乱发问,会让同业和当事人大翻白眼。
以前只有报纸的时代,还可以等天亮拿到报纸再说;但现在网络发达,凌晨5、6点,各家
媒体的手机App和网页版的新闻一更新,凌晨一两点才睡(日报截稿都在半夜十一、二点
)、神经耗弱的记者,便会自动跳起床,快速浏览新闻,很难好好睡一觉。
记者人生2-即时让我变发稿机器
记者人生特征二:即时即时快快快!
现在即时新闻当道,记者跑新闻成“随时随地、即采即发”。什么意思?以前采访,记者
只要专心听记者会、记笔记即可,回去再好好整理资料,写一篇好报导。
但现在记者会一结束,记者就要抢发即时新闻,特别是重大事件、热门话题,报社更会千
叮万嘱“快发稿”,而且还不能发得比别家慢(不然点阅次数就输人了,报社还赚什么钱
?)
像跑台北市的记者,碰上句句皆有梗的市长柯P就累了,几乎每个整点都在发即时吧?
“你写完没?”“再等我一分钟最后一段啦!”“快点我要按送出了!”“好啦等我一起
发啦别害我!”有时同业间还会约好一起发即时,也是先发的人怕害后发的被骂。
不少记者改在采访时同步听打,因为整理逐字稿后,就可很快发出新闻,但也因此失去思
考时间,因而怨叹“自己好像发稿机器,难再好好跑新闻!”
记者人生3-我好饿啥时能吃饭
记者人生特征三:吃饭时间不正常。
日报出版的作业时间是凌晨印刷,前一晚上写稿、编辑,因此每天下午三点前,记者就要
将明天会报什么报导,汇整给报社。
所以三点前记者大多没时间吃午餐,只能在“我好饿!”、“可是我还没报完稿!”的哀
嚎声中结束报稿,才默默去觅食(但餐厅都休息了)。
傍晚报社便会开始“放榜”,告知记者今天要做哪些新闻。这是一般人的晚餐时间,却是
记者的打仗时间,吃饭闪一边,写稿才是皇帝大。
有些记者会选下午就先吃饭,有些人边吃边写,写到饭冷了都还没写完;更有些人直接不
吃,等截稿后再解决(但新闻大的时候,截稿可能十点、十一点多,餐厅都关了)。
所以另一个问题就是记者很容易发胖,因为人生只有消夜一种选择啊……。
记者人生4-突发状况多,手机不能放
记者人生特征四-重度手机成瘾喔?
如果有时新闻淡、稿子比较少,晚上六、七点就写完,记者可以早早下班休息了吗?
错!新闻是24小时都有可能发生,突发状况如抗议或杀人案件,都让人挫咧等;一出事,
飞天遁地、小黄跳表狂飙,记者也要赶赴现场。
无论是和朋友吃饭、看电影、骑车回家,记者都要和手机绑在一起,因为若负责的路线上
“出代志”,除了盯紧手机(上面的各大新闻App、PTT、脸书等消息来源),才能掌握最
新资讯外,若是漏接主管电话,影响明天出报,那更是打五十大板、哭到泪干都救不回来

因此记者被亲友抱怨根本工作狂,饭吃到一半就端出电脑、打电话补稿是常态,也有人洗
澡把手机带进浴室怕漏接,结果反被误会偷养小三而跟情人分手;最糟的是,有人因为晚
上突发新闻写稿到凌晨,结果完全打乱男友的求婚惊喜,差点“为了新闻、误了一生”。
记者梦幻路边发稿地
第1名:捷运站充电区
第2名:公共汽车亭
第3名:捷运火车高铁上
第4名:蹲在马路旁
最后一名:坟墓旁
结论:整个城市都是我的发稿区
记者人生5-人的问题好劳心
记者人生特征五:人际关系弄不好,事情做不了
除了每天赶赶赶采访写稿等工作,当记者最累的,其实是搞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跑
新闻这门活儿,完全是建立“人”上面的。
和同事之间,怎么样合作分工,才不会踩到别人的线得罪人,或是把不属于自己事揽到肩
上?
和同业之间,要怎样良性竞争(偷听别人讲话、偷跑先写新闻都是会惹毛众人的大忌),
写出独到的报导但不让对方恨你?(漏别人新闻还要对方不生气,很难吧),在该合作的
时候互相帮忙?(人情债不用还吗?)
和受访者之间,怎么尽职地监督他,不被对方有心利用,可是又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昨
天写报导批评他做错事,今天还要笑瞇瞇跟对方吃饭专访,甘有可能?
有时候“把事做好”跟“把人当好”,真的是令记者很挣扎的两难,比漏新闻还更让人容
易失眠啊。
记者人生被一句话惹毛
看完以上记者人生,就不难理解为何日前脸书上有人举办“一句话惹毛记者大赛”活动,
几乎让全台湾的记者都热血沸腾,乘机大吐苦水。
要怎么惹毛记者呢?以下简单教大家:
如果你是受访者…
“我跟你们长官很熟”
(喔,所以呢?)
“写完可以给我检查吗?”
(只有我长官可以改我的稿啊)
“请问新闻何时会露出?会上头版吗?”
(我又不是总编辑……)
“有收到采访通知吗?明天会来吗?”
(公关公司夺命连环叩)
“根据个资法,这个不能跟你说喔。”
(个资法只是借口吧)
“无可奉告”
(可以随便讲两句吗,我需要工作啊)
“我们等一下不受访喔”
(可是是你发采访通知叫我来的)
如果你是读者民众…
“妓者快来抄”
“小时不读书,长大当妓者”
“记者不是只会上PTT吗?”
(这时被当鲁蛇)
“你知道谁谁谁的八卦吗?”
“快帮我要陈奕迅的签名!”
“可以帮我要阿妹的门票吗?”
(这时又变大神)
如果你想惹怒新闻之神
(新闻之神就是“若被召唤,会让当天新闻烧不完、记者忙翻”的存在)
“最近新闻好淡喔”
“今天好无聊,都没什么新闻”
“来一块凤梨吧!”
(新闻千万不能旺来啊)
记者人生那么苦 为何还要干下去
讲了这么多新闻工作的辛酸之处,是什么东西,让记者有动力继续为新闻而冲刺?
记者最大的成就感,来自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完整呈现出来:辛苦收集了资料,采访了许多
受访者,绞尽脑汁写稿,再配上漂亮的图片,作品被刊登出来的那一刻,之前的辛苦都不
算什么了。
此外,揭露社会上不公不义的事情,让正义得以伸张。或者报导隐藏在社会角落的温馨故
事,让大家看到原来在我们的身边,有如此温暖的一面,都能让记者感到开心。
拼独家,也是记者的成就感来源。在媒体高度竞争的环境下,独家能够带领话题,也能赢
得同业的尊敬,媒体前辈总是勉励我们“人无我有,人有我好”,就是记者工作的自我要
求。
如果有一篇好的报导能帮助到别人,获得受访者一句“谢谢”,就能让记者内心充满力量
。被长官称赞,或许会开心一个小时,但得到受访者一句谢谢,却能开心一整天。
再更好一点:记者写的不只是新闻
面对数位时代的转型困境,我们也在思考,能不能提供更好看、更精致、但更贴近读者、
更实用的内容?毕竟报导写得再好,摊开一张报纸,上头密密麻麻三、四千字冲进眼帘,
的确让人吃不消。
所以,我们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尝试“记者不再只是写新闻”这件事。
联合报近日将推出“Focus”这样新型态的“报导”,希望记者本身的专业观点,可以提
供读者丰富、完整的看事情角度,并能成为工作、生活上和他人交谈的话题,让自己有“
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
你看到这篇落落长的“记者人生”,就是我们的新尝试之一。
随着载具发达,我们生活周遭充斥无足轻重的新闻讯息,我们希望“Focus”能将新闻事
件精摘、有观点,并且快速对准议题焦点。
这样的新闻工作型态,对新时代记者又是一大挑战,转型难免阵痛,但为了更贴近读者,
我们已经迈开脚步前进。
这就是最近联合报的记者“正在搞什么”。
作者: LebronKing (每天都被自己师醒)   2015-09-03 13:09:00
确实有很多辛苦的记者,不过民众诟病的是报导夸大偏颇不查证,然后这篇看完不就是联合报的广告吗XD
作者: apple257 (apple257)   2015-09-03 17:53:00
台湾乱象为首,就是新闻媒体台湾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记者,整天只会报导负面新闻台湾大众会对整体社会不满,主要是新闻媒体不断洗脑而成!虽人民有选择观看新闻媒体的自由,但过多的负面新闻,将会造成社会人民的恐慌与过度依赖感!并且播报与文字新闻,有过多假设性的标题,根本失去新闻的价值!只会使用危言耸听的内容吸引大众注意!根本没意义!
作者: notoriousii (买了个玩具o_0)   2015-09-03 23:27:00
我想问楼上,好新闻、公益新闻、关怀新闻你会看?
作者: apple257 (apple257)   2015-09-04 00:03:00
N大,你会给你自己的小孩看哪种新闻?
作者: faang (昉)   2015-09-04 01:08:00
别拿小孩当挡箭牌 不同年龄层看的东西本来就不同
作者: lordar (夏烧)   2015-09-05 00:55:00
其实民众都说没国际新闻~没正面新闻...但是其实一直都有只是真的没什么人在看~~唉
作者: Waackeph (威克福)   2015-09-05 20:33:00
向日葵大太扯
作者: notoriousii (买了个玩具o_0)   2015-09-05 21:21:00
我觉得新闻好坏不是重点,重点在怎么看待报导本身,像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一样。媒体识读满重要的。
作者: mvredw (装坚强)   2015-09-06 15:49:00
无关有没有人要看,新闻媒体本就有建构人们生活与价值观的能力,媒体如果只求收视率,那社会肯定一团糟啊!
作者: rgbff ( ̄▽ ̄)   2015-09-07 00:01:00
不求收视率的媒体不是死了就是后面有不缺钱的金主一个收视率只有零点几不到的节目要建构谁的价值观?
作者: apple257 (apple257)   2015-09-08 21:47:00
f大,那你告诉我,什么年龄看什么新闻?
作者: mvredw (装坚强)   2015-09-09 10:37:00
若全部新闻台的收视率加总起来相当可观,你想想现在的新闻同质性高,绝对对社会整体价值观有极大影响。
作者: trimurti (追求)   2015-09-16 23:14:00
找借口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