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为什么“创意产业”盛行责任制 政府真了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4-11-14 00:22:39
为什么“创意产业”盛行责任制,台湾政府真的了解吗?
http://www.motive.com.tw/?p=6150 许子谦 / JOOOOOOHS
台湾劳动部宣布,2015年元旦起,广告创作人员将禁止采用责任制,比照劳基法,每天只
能上班8小时。
封闭的脸书社团“广告缺…广告圈里的缺”目前有一万多会员,多半是广告同业人员加入
,大家在这里po职缺找人,比104还有效率。这几天,大家在社团讨论起广告圈的责任制
和加班文化。
很多人提到广告业不可能每天固定上班8小时,“排除责任制”也根本难以实行。因为广
告产业里头,早就有了根深蒂固的加班文化,也包括里里和外外(客户施加)的各种恶性循
环,造成了加班和过劳的职场常态。
可怕的并不是责任制
笔者认为在广告行业里头真正可怕的,并不是责任制,
而是那些根本不了解责任制的人,滥用了责任制:
1. 创意工作缺乏验收标准。
广告创意的工作并没有固定的验收标准,导致“产值”难以用“工作时数”来量化。
例如我们很难把广告文案的工作定下:“一小时内产出3句一定会被客户采纳的广告标语
”这种验收标准,因此,广告创意工作不得已只能采用责任制。
因为责任心和责任制的驱使,创意人员多半会把工作做到最好,就算文案没有被客户采纳
,文案人员还是有付出工作时间的。因为客户自身的喜好而决定工作是否达标,如果没有
一个能cover创意人力成本的收费机制,这点真的会杀死许多创意公司。
2. 创意产业收费没有标准化。
这点也是业界最普遍的问题。许多广告公司的收费模式是,跟客户报了一个价格,就要在
价格内把事情做到客户满意,并设法让自己不亏本。然而,执行过程里头却有很多变异因
素难以掌握。
科技公司在产品上市前会不断的Try and Error,这些“研发成本”最后会附加在产品的
售价之上。而在广告公司里头,有件工作做了36小时但客户却不喜欢,却等于做了36小时
的白工。假设客户不太满意,只要一句话,就可以拍拍屁股说:“你的设计我不喜欢,我
不付钱。”
常常会有广告人说:“就看我们对客户的掌控度高不高。”其实说穿了,每个人在对客户
提案之前都号称信心十足,却常常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乍看之下,责任制和作白工之间并无直接关连,但台湾客户不愿意替Try and Error阶段
和比稿阶段付费的恶习,才是造成责任制和创意产业弱化的元凶。(笔者曾在桑河部落格
写过:比稿的原则) http://blog.shanger.net/article.asp?id=452
3. 创意产业缺乏合理的工作流程。
以广告行业为例,完成一件工作交给客户之后,正在等待客户回复的那几天,人员是闲置
的,产值是0,但薪水照付。然而当客户回复之后,我们又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如火如荼
的开始修改,这时就会面临到恐怖的加班问题。(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当中,都可以看到不
同人力的闲置和过度的加班)
http://www.motive.com.tw/wp-content/uploads/2014/11/09_182721_art01.jpg
上图这张MSN大头贴图示,曾被台湾的设计师们疯传,凸显了创意工作者面临的无形压力
。(你还可以看这篇:创意产业“责任制”背后的丑陋真相)http://bit.ly/1zgUysV
广告产业的超时工作问题,并不是政府单方面禁止责任制就可以获得改善的。下面这张图
,道尽了台湾创意产业的根本问题:
http://ppt.cc/vCkT
(图片取自互联网,来源无法查明,若侵权或要加注作者请来信)
通常,客户(甲方)签下报价单时就已经把Deadline 定好了,但设计公司(乙方)却没有办
法要求客户(甲方)一旦延迟回复,造成乙方人力闲置,就要多付钱。再加上缺乏验收标准
这个前提,就让广告公司的成本无限上纲。
再看劳资双方“面对责任制”的心态问题。
刚刚提到,等待客户回复的那几天,会有一段时间的人员闲置,以及之后的人员加班,企
业主多半会觉得是合理的(负三加正三等于零)刚好“相抵了”。然而,在员工的立场却
会觉得:1. 没事做是因为客户还没回复(合理),2. 加班是客户造成的(不合理)。其实很
容易就会联想成是其他的人员或是主管没有把客户和时程管理好。
双方的立场不同,对于责任制的看法就一定会产生冲突。因此,常因为责任制而加班的员
工,多半都会讨厌责任制。
笔者多年前收过一份不错的履历,上面写着:“被‘喜欢接受挑战吗?’这种字眼骗取热
情,是我在年轻时代遭遇最多的不幸。”当时心想:这个家伙未免也太有种了吧~(但也
可能是他很倒楣,都遇上了欺骗员工感情的老板。)
当年,笔者经营的数位广告公司的生意特好,人才的需求量大,也很常加班。因此我不敢
请他过来面试。
员工最在意什么?
在2012年Cheer杂志的调查当中显示,比起工作时数,员工更在意工作的“自由弹性”、
“自我实现”、“团队合作”、“展现本色”和“独立自主”五项。
如果您是企业主,一定会鼓励团队努力工作、奉献热情。
然而有些企业却是以“燃烧热情”为由,把长期加班的事实用热情和责任制给模糊掉。或
是用福利、诱因、奖金、甚至一份虚无缥渺的未来感,设法软化员工长期以来的抱怨。
倘若员工拿到等值的回报,加班加的无怨无悔,那心理上还好过一点。但长期的加班熬夜
,压力会影响健康也是事实。如果离职3年之后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又该要怎么衡量?
人的本性就是喜好自由,不喜欢被条文和框架约束的,加上很多工作真的没办法用工时和
数量计价,才会诞生责任制。责任制绝对不是屡屡给员工期限内难以达成的任务,然后叫
他做到死。(还可以看这篇:“责任制”的丑陋真相)http://bit.ly/1zgUysV
很多国外的知名企业都是采取责任制,但施行责任制,必须要都有相当的配套措施和管理
方式,例如笔者公司对加班者给予补休假制度,也限定加班时数和事由,同时也要对客户
有所筛选和坚持。
优秀的企业主除了用责任制让员工发挥自我,展现创意之外,还会让责任制变成员工的一
项利多,而非压迫。
台湾政府单向的禁止责任制,曲解了责任制的本意,因为从很多方面来看,滥用责任制的
企业主可能是坏人,但责任制本身并不是件纯粹的坏事。就像流浪动物问题,政府单向的
全面捕杀流浪狗,或是全面禁止台北市一地捕杀流浪狗,显然都是对问题了解不够深入。
笔者15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头,曾与上百位创意人共事,我发现大多的数创意人为了追求专
案的完美和自我的突破,并不在意付出多一点时间。这种努力的心,叫做“责任心”,责
任心才是责任制的基础。
创意在意的,并不一定是加班或每天8小时。而是企业和客户,有没有滥用创意人的责任
心。而更深层的思考,会是一家企业的本质和领导者的动机,究竟是为了赚钱?还是想要
带领员工,往更高的领域前进。
台湾政府,你们可以了解了吗?
作者: stuckin5566 (陷在五六)   2014-11-14 08:13:00
设计人泪推!
作者: belt (可可-smokin' cigarette)   2014-11-14 08:38:00
可怕的不只是企业主 当资深人员升上主管 也把加班当成常态并且将希望改善恶性循环的员工认定为是绩效差 当然只会更糟一个面试时说不加班的公司 却是在晚上八点打来问事情都不知道究竟是我的时间感有问题 还是他们的时间感有问题闲置期只要四个字就能解决 真正的"弹性上班"那做不到的会是那些人 不就是现行的广告公司老板与主管们禁止责任制是件好事 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知道台湾企业谁理你客户为什么觉得可以随时改 不就是主管总是不顾人力的打包票这篇有些论点确实不错 但问题不是只有那么简单禁止责任制至少给了"想打破恶性循环"的人一个突破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