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我昨天研发的

楼主: nemies (...)   2014-08-02 02:00:14
昨天高雄发生气爆
看图片是整条路被炸翻
应该是丙烯(或者其他自燃剂)漏气一段时间后和空气(助燃剂)混合
还有有人说之前就有人闻到瓦斯味以及管线压力异常的消息佐证
为了防止以后同样的情况发生 并加以即时处理
我发明了以下的机构
http://ppt.cc/Y9FD
http://ppt.cc/ScwO
数字一:内管,运输主要目的物质。
数字二:外管,平常灌水、其他稳定物质,或者氮气。
数字三:为输出端外管,接上气体加压机,或者液体加压机,
侦测到内管压力异常时,清空内管。外管加压机开启,
灌入氮气。
数字四:为输入端外管,接上排气机,及点火装置,以防有易燃气体外泄。
防止回火,装置上有防回火网。
昨天刚发明的,还没申请装利,如果有人要用这个赚钱的,通知我我要抽成。
作者: RS44 (黑色幽默)   2014-08-02 02:04:00
你去申请你的装利 我去申请我的专利 没有冲突 不想被你抽
作者: TNT (三硝基甲苯)   2014-08-02 03:30:00
这叫二重管 本来就有这种设计 问题是法规无强制使用
作者: wgst88w (清楚明“熙”)   2014-08-02 06:16:00
哦!很想看此管完整的接合处长怎样。
作者: metsuan (鲁肉饭)   2014-08-02 06:16:00
说真的 你的外管的水处理会很麻烦管子一埋就是几十年 那水垢很恐怖 不流动更惨微生物会聚在一起变成软软的奇怪东西把管子堵住压力的部分 管子一埋就是几公里 双套管的压损也很惊人如果内管的压力又是高压输送? 外管压力势必又比内管高长期下来内管可能会自己破掉吧 我猜的 :P
作者: gbcowandy (爪爪哥)   2014-08-02 08:40:00
早就有的东西是要申请什么专利...
作者: eric700812 (eric700812)   2014-08-02 10:27:00
想法很棒!很用心!赞!
作者: choral   2014-08-02 11:35:00
如果是这样的话请先去专利事务所找人写专利申请文件,否则只在这po一张图也代表不了什么
作者: YJM1106 (YM)   2014-08-02 13:40:00
双套管double pipe在操作人员刻意装死的情形下也没有办法...
作者: kkssyy (neal)   2014-08-02 15:05:00
po在这边 基本上就失去专利了性了,美国还有一年公开缓冲台湾没有 。你要申请新型也是可以 但不能告人 ,此外按照你的设计发明要过机率非常小
作者: hollyup (虎力雅)   2014-08-02 22:21:00
虽然有心,但这个程度离能够拿来使用还差很远即使是现行使用的老旧管线应该也没这么单纯
作者: gamer   2014-08-02 23:28:00
被你写出来就不能申请专利了
作者: Philaero (无梦想shooter)   2014-08-03 10:11:00
我认为长距离运输的时候这样中段结构会有问题
作者: xsoho (solo caffe)   2014-08-03 12:23:00
美国公开缓冲有限制政府或研究性质的吗?
作者: brass (黄铜)   2014-08-03 14:35:00
内管有防蚀问题吗?
作者: metsuan (鲁肉饭)   2014-08-03 17:56:00
地下管路都有特殊的coating应该不用太特殊吧 :P
作者: enightcat (模具设计猫)   2014-08-03 18:41:00
总归一句话.管线这么长.中间没有监测站或设备.用猜的有没有漏气...不出事才怪..
作者: yp520 (阿育)   2014-08-04 22:34:00
这东西在机械业早量产了
作者: shane415 (future)   2014-08-06 12:34:00
早量产又如何,这东西还没运用在地下管线上阿
作者: zayin (看不清)   2014-08-08 10:34:00
弱弱的问一下这是用什么画的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4-08-13 05:01:00
专利的法令规定都不愿去了解还想靠不申请专利拿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