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传媒的拙作:228/70周年

楼主: armed (战史版国共内战篇小天使)   2017-02-28 23:31:53
这是大修过的刊出版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226-opinion-wongtsungwei-228eastasia/
这是我个人当初投稿的原版,想来还是在此收藏一下.
另眼看228战后东亚革命与反共战争的框架下的角力与冲突
改写台湾历史的228事件就要满70周年了,国民党已经基本上丧失对台湾历史解释
的话语权,进入了被本土阵营彻底垄断相关论述的时刻。但北京方面不甘寂寞,由
国台办方面正式宣布,将要举办228事件70周年的纪念仪式。这是中方在2013年针对
两岸分断初期台湾白色恐怖受难者,建立西山无名英雄纪念碑进行缅怀的举动后,
又一次对催生台独的重大台湾历史事件有明确的表态。
另一起类似冷战时期国家历史伤痕的探究,而且也跟台湾社会稍微有些联系的是
,在台湾受到电影教育的马来西亚籍华人导演廖克发,所制播的追寻家族史记忆,
与马来西亚历史禁忌马共的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不即不离”,在马来西亚被
禁播,并且形成最后决定。即使此片在海外得奖无数,这段历史记忆的重返仍旧令
当代的马来西亚政府感到害怕。
该如何看待这场改变台湾历史的事故,与东亚类似区域内同性质的暴力冲突事件,
有什么可类比之处?
今天228被许多台湾史人士操作为追求独立的族群斗争遭遇到外省人的镇压,这样
的说法真的负责任吗?1940后期到1950年代初期的东亚,共通性的矛盾是什么?是
否有一个合理的内在社会与国际结构的基本规律的存在,来解释这一起在偶然中寓
存有必然事件的爆发?
冷战格局下沸腾的东亚
20世纪东亚各国的反帝反殖现代化历程是步履艰难的,经常伴随着外在的殖民压迫
,内部政治体系菁英与群众路线的重组,以及经济生产与分配体系上的种种阶级矛盾
。因此孙文的三民主义政治理念虽然多有其不切实际之处,但此种对问题分类框架是
有其合理性的,在看待东亚的处境更有类似的共通性。比如面对各个被二战严重削弱
,却总想以仍各种形式赖在区域内不肯离去不愿放手的帝国主义殖民者,本来就已经
严重落后破产却因为迟迟无法完成工业化而濒于破产的农村自然经济生产体系,而且
因为受到战争的严重创伤而使得中底层人民的生活更加恶劣。夹在这内外矛盾中的,
是一个可能受到外国殖民帝国各种方式操控的一个本国菁英政府,而因为对整体环境
的不断束手无策,其统治权威摇摇欲墬。
在战后的东亚区域情势本来就异常诡谲,原有的在地殖民帝国日本因为战败,
自己失去了原有的占领区与殖民地,也沦为被占领的对象。原有的其他白人殖民者
想要重返,也都因为在太平洋战争中看尽这些欧洲帝国主义者被日军修理的丑态,
从而敢于挺身反抗的当地人民不断蜂起,而无法重建殖民统治。更复杂的是共产大国
苏联由于在欧洲已无对手,从二战末期出兵满州而标志着苏联全面的开始介入东亚
。苏联首先在北朝鲜竖立了朝鲜劳动党的铁腕统治,并且持续到了今天。同时积极
援助中共与中南半岛各国的共产党与左翼势力,他们光靠自身的努力已经在二战中
累积了相当实力并且创建若干根据地的良好态势。苏联的协助使他们如虎添翼,开
始具备在各国的政治或社会面上与原先统治者具备一争雄长的能量,使得战后的东
亚各国一下子出现了共产主义思潮星火燎原的局面。
当日军随着玉音放送一放下武器,中国与越南立即就爆发了各自的国共内战,
并且迅速波及同为法属印度支那的柬埔寨与老挝,并且衍生了三次中南半岛战争
。朝鲜半岛随着美苏的介入产生了民族内部的分断体制,在一段时间后演变成两
个剧烈对峙国家与战后最大规模的武力冲突。后来组成马来西亚的马来亚与沙劳
越、印尼以及菲律宾的共产党也都很快拿起了武器或组织起来,走上了要把民族
与社会革命冶为一炉的剧烈斗争之路。这样东亚各国革命与反共势力二者以各种
方式交战的,剧烈把整个社会当成战场的道路就不可避免了,就这样持续到1979
年代末期冷战将要结束。甚至连已经现代化百年以上的日本,战后也没有完全躲
过惨烈血腥的赤色风暴。除了1960年代一连串反安保斗争外,一直到1972年浅间
山庄惨案才结束的名为赤军的红色暴力恐怖组织,在日本还真的闹腾过好一阵子。
在台湾的台派人士有许多人认为是国民党进入台湾以后,才因为带来本来不关
台湾人任何事情的国共斗争。但是如果把战后30多年,这些都有过不同程度共产
革命浪潮与反共暴力镇压而演变成冲突的国家,可以发现台湾正在这个圈的中心
。东亚各国连最现代化的日本都不能完全脱免的事情,台湾又怎么能躲得掉这样
的历史轨迹呢?即使是国民党不来,台湾就没有本土型的共产党势力吗?
是的,台湾在战前本来就有共产党存在,大日本帝国并没有完全消灭他们。
谢雪红与杨克煌等人所领导的台湾共产党核心人物,从来就起始于1920年代中期
刚刚建党的中共。只是因为第三国际的指示,才把他们并入了殖民母国所在的日
共。在1945台湾进入中国统治秩序以后,台共人员也就这样回归到了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更有甚者,另外一批以张志忠与蔡孝干为主的台籍人员,过去在日本
殖民统治时期渡海回到祖国参加革命,而在此时回到台湾的正统中共干部也继续
在台湾发展党组织。
台湾本土的共产党与整体的人心,其实都不清楚国民党与共产党差异何在。
但是受到中共中央绝对领导的台湾省工委,虽然人数不多,却一直伺机而动。
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开始在台湾的组织与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228前夕的中国
在台湾与中国大陆,中国国民党的统治战后几年一直在面对相同的问题,就是
全国经济已经因为战争的创伤濒临崩溃,但是国府却必须因为要争回中央政府的
面子,因此必须要恢复伸展自己的统治于全中国,而八年艰苦的抗战中国民党自
身的统治与暴力机器其实也大伤元气。淮河以南国民党在战前传统的统治区域的
精华部份,豫皖苏各省也被中共八路军与新四军建立起相当坚固的统治,使得
南京上海受到威胁。黄河以北的华北与东北,在抗战前都不是国民党的基础巩固
统治区,到1946年初都已经被中共控制了相当部分。在整体战略态势极端不利的
情况下,面对奉行人民武装一支枪一颗子弹都不会交出去的中共,在组织与宣传
上双重弱势的国民党既无法有效恢复社会秩序,也无法以思想理论服人,只
能以暴力解决,国共内战于焉开打。
抗战胜利的鞭炮声才刚刚放完,内战的号角又响起。1946年是国共内战共产党
最惨的一年,基本上丢光了所有大中型城市。但是国民党也因为占领地区过大,
机动兵力不足,因而不得不改对中共的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西线要占领中共的
老巢延安,彻底消灭毛泽东与中共中央。东线则要彻底剿灭鲁苏豫皖各省的八路
军与新四军,逼使他们离上海南京愈远愈好,并且切断连通关内与关外的渤海交
通线,阻止关内共军在山东取得从东北来的接济物资。
在国府动用了五大主力的整74师与整11师以及数十万国军由南向北肃清华东战场
以后,苏皖两省的共军逐渐被压迫北上,但是每次退却前都有能力先给国军一个
巨大的打击。华东战场光在1946年12月宿北战役,1947年1月鲁南战役与月莱芜战
役半年内连续4场大败,国军已经被消灭了近20万人。对手华野却在江苏与山东仍
有35万人以上的兵力,而且缴获了大批美式装备。因此国军在华东战场的兵力极
为短缺,必须把部队救火一样地调来调去。
在华东地区连天的战火中, 日历一页页地翻到了1947年的2月。23日山东莱芜
战役结束,国军第十兵团被全部歼灭,共军毙伤俘兵团司令李仙洲以下5.6万人,
给国军极大的震撼,这时距228的爆发只剩下还有5天时间。
国共战争框架下的台湾
战后台湾与中国大陆各个沦陷区接收情况大致相同,物价攀涨,民不聊生,反
倒是劫收大员们五子登科,大发了一笔国难财。作为国府统治区内较少受到战争
创伤,从台湾取得资源转运到大陆支援内战也是国府筹措战争的应有之义。当世
界各国的人民都在全力复员,进行各种建设与修复,医治战争创伤的时候。中华
民国的执政者一面正使劲挥舞著宪法这件新玩具,让自己穿上民主法治的外衣。
一面努力从已经饱受战火蹂躏的社会各处榨取掠夺资源,以继支应数百万大军进
行着统一全国的内战。于是中国大陆上原先日占区的人民唱着“想中央,盼中央
,中央来了更遭殃。”,台湾人民则说狗去猪来。当沈崇事件引发中国各大学的
反美浪潮时,台湾各大专院校的学生一样没有缺席,一样起来抗争。而这其实就
是几个月后228抗争的预演,当国府把原先驻台军队抽往大陆支援内战,在台湾只
剩下几千人时,民怨沸腾至极产生的一场风雷就不可避免了。
台湾228事件的爆发,对于急于荡平华东尽快肃清中共钢铁般的山东根据地的国府
来说,是一个后方重大的惊雷。虽然中共在台地方组织与人员并没有一开始就发动
此事的现象,但是出事后都抓住民怨沸腾的时机有所作为。在这次事件当中抵抗能
力最为强大到能与国军一战的两支反抗民兵的具体颜色成分,在台独支持者中经常
被略而不提,因为他们事实上都是受到中共在台人员高度影响甚至是直接指挥的。
民变者的政治色彩
在台中的二七部队,政治领袖谢雪红与他的同志杨克煌等人本来就是老台共,战后
也毫无异议地归还组织关系由中共领导。由于长期组织活动的独立性,使得谢雪红
在这段时间内与中共更高层的关系不如省工委领导人蔡孝干密切,但是无人能否认
他是一名资深的中共党员。
二七部队另一个被今人彻底忽略的细节则令人更加感到心惊,该部制服的帽徽在
军事指挥官钟逸人的回忆录中被明确指出是一颗红星,而且到现在并没有任何特别
地解释。这样的外观符号在政治上意味着归属于何种政治组织与意识形态,在当时
还能有其他种解释吗?
二七部队与中共的关系假如还能说是隐而不显的,另一支在嘉义活动的武装对此
就丝毫无意掩饰了。台湾民主联军嘉南纵队的司令员张志忠,二战时曾任中共八路
军129师的政工干部,副司令员李妈兜是省工委书记蔡孝干的得力助手。
政治委员简吉是殖民地时期地著名台湾左翼的农民运动领袖,具备强大的组织
动员能力。这样的组合在外观与编制上都已经是如假包换的共军,事实上也已经是
中共在台湾能找到的最佳拍档组合。
接下来国军从大陆来台湾镇压了,清乡了,乃至于血洗了一批知识菁英,后面的
杀戮叙事在解严后的台湾社会其实有兴趣的人都再熟悉不过了。但如果回到本文所
论证的东亚冷战与中国国共内战中如何对待敌人的战争规律,残忍与血腥是不可少
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敌人,甚至只是有嫌疑者进行迅速的大规模肉体消灭,是
一定会端上桌来的血肉料理。
这不只是前现代的中国国民政府专利,最重视人权最文明的英美政府,在战后
东亚各国的反共战争中也是这样冷血无情,做的下手。
同时东亚其他类似事件比较
在某些当代的台湾历史研究中,都认为藉美国帮助脱离国府统治是避免这场悲剧
最好的方式,但是持此论者很明显地对东亚冷战结构欠缺完整地考察与比较。因为
同时期其他白人统治的东亚地区,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民变,其中不论时间与地理
位置的密接性都最堪与台湾228事件相比较者,是1948年4月3日发生在韩国的济州岛
四三事件。
济州四三事件本质上也是一起当地人民不堪美国军管政府的暴虐压迫,秘密组织
武力奋起抵抗的民变。民变武装由于与岛上的韩国驻军达成了互不侵犯的默契,在
迅速拿下岛上的各警察局,并解决也拥有一定武装的右翼团体后,就基本上控制了
全岛。由于事件的发起者带有相当高度的左派思想,而重要的是济州岛又有控制对
马海峡地点险要的战略价值。美军政府怀疑民变武装的背后有南朝鲜劳动党(即北
韩朝鲜劳动党在韩国的支部)的领导操纵,乃决定强力镇压。在迅速撤换了济州岛
上与民变武装关系良好的驻军指挥官以后,美韩联军从韩国出发登岛,开始了血腥
武力镇压济州岛的民变武装。并且对民变武装盘据的地区进行了多次地反复清剿,
甚至如果有民变者不在家逃亡者,政府军就杀害其家人以为报复。美韩联军对济州
岛人民血腥残忍的屠杀行动持续到韩战结束后,造成济州岛人民估计为3-7万人不等
的死亡,而当时济州岛全岛人口只有30万人。
这样的场景与228不是很像吗?只是兵强械精的美军杀人效率要比起前现代的国府
军高太多了,但他们却是台湾若干历史学者所殷切期盼的解放者。
这样残酷野蛮的血色历史记忆并不只停留在台湾228事件或济州43事件,在往后
20年英国在马来亚,美国在中南半岛,甚至印尼的大规模镇压共党活动中,每次
反共战争中都有多起残忍地屠杀平民的军事行动。在冷战时期东亚地区每一场反
共与革命战争的战场,都像是革命者挥舞的红旗所表示的那样,沾满著反共与革
命者双方军民的鲜血。
在冷战结束多年以后,所谓转型正义的大旗下,在各国此阶段血色历史记忆是
否可以被重新追复成为可以被公众所关注的记忆,乃至于被重新生产制造成为值
得认识与学习的知识,主要看有没有在当代政治上有可被消费的价值与收割的利
益。
韩国的济州四三事件,至今在韩国历史上仍是语焉不详的,谁也无法详实追问
美国当局在济州岛大屠杀中扮演的首谋刽子手角色。马共放下武器至今都快30年
了,马来西亚政府还在害怕一部仅仅在做家族历史记忆追寻的纪录片。
70年时间过去了,对1947时代悲剧的追寻,还是要回到228事件与每一起冷战
时期每一起东亚革命与反共战争的历史现场。蕴含在冲突内部最重要的火种都不
只是民族矛盾,而可能更多的是阶级斗争。无视于东亚反共革命战争的本质,而
继续利用不会讲话的逝者,把他们从左翼阵营拉过来戴上台独人士的帽子,可能
并不十分符合如何实情,也无益于继续在台湾追求一个更加和解共生的公义社会
。放下族群对立,追求公义和平,应该会更符合逝者的理想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