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优人物】不只是五月天演唱会 周佑洋

楼主: matt1002 (夜鹰)   2022-11-10 15:01:29
【优人物】不只是五月天演唱会 周佑洋 让“必应创造”写下更多奇蹟
网页版: 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670/6716451
FB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udnpeople/videos/522808749312045/
2022-10-30 00:00 陈昭妤
聚光灯打上,歌手自舞台升起,众人屏息,直至第一句歌词落下,欢呼声始自寂静中爆出
,高温如浪潮般转瞬由舞台中心扩散开来,站在远处的周佑洋扬起嘴角,这正是他一路以
来追求的理想画面。
周佑洋率领“必应创造”发想、承办各一线歌手演唱会。摄影/沈昱嘉
周佑洋率领“必应创造”发想、承办各一线歌手演唱会。摄影/沈昱嘉
被五月天暱称为“洋公”,而后成了江湖名号,周佑洋实是从灯光设备小弟做起,当过多
家唱片公司宣传,从载着歌手跑工地秀、抱着CD上电台拜托主持人播歌,到现在已是五月
天、刘若英、林俊杰等一线歌手演唱会的制作人,领着“必应创造”在国内外场馆缔造一
波又一波集体高潮。
“就像看中华队打世界杯,在家里喊跟在现场和一万人一起喊的情绪就是不一样,演唱会
也是。”
对他来说,那种素昧平生却能在同个时空里发生的“共感”,正是演唱会存在的必要,“
像听完五月天演唱会后你可能会对明天多了一点勇气、觉得OK我好像可以再为生活拼一下
;从奶茶(刘若英)的演唱会离开时,你可能会想起你的前男友、前女友,或者是你的家
人和小孩。”
那些被淹没在日常里的个人思绪,随着演唱会被撩拨放大,可能是感动,可能是反思,随
著激情散去带回到生活里。看似集体,实则个人,对周佑洋来说,演唱会就是如此神奇的
仪式,也是他直至今日仍甘愿耽溺在这一行的主因。
喜新厌旧的宅男
放眼办公室一整排钢铁人,那是周佑洋蔚为人知的收藏,他自嘲和富可敌国的东尼史塔克
相较,自己差远了。“但我们有一点满像的,就是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去拯救世界,他是
随缘的,有那个机会就去做,然后变成后来的样子。”坐在办公桌前,周佑洋酷酷地笑起
来,几句话便点出了他这一路来的机缘巧合。
他不讳言从小就是个宅男,打着红白机,累了就钻到床上看小说、漫画,“我很早近视,
就是因为我都躲在棉被里用手电筒照著书看。”金庸、倪匡、司马中原,他来者不拒。再
大了一点,他开始看电影,一度是个疯追影展的文青,但他搔搔头,“其实我只是喜新厌
旧,对什么都五分钟热度,但小时候没钱嘛,看书跟电影是最快的,算是靠这些在学新东
西吧。”
念专科机械系时,周佑洋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跑图书馆,借两本书回班上,“在课堂上
就把那两本看完,隔天再借,就这样看了好几年,小说、商管、传记什么都看。”直到当
时认识的建筑系好友接下了学生会活动中心的总干事,周佑洋才放下书本、加入社团,帮
著哥们办起校内活动。
那是将近三十年前,校园巡演风潮刚起,李亚明的公司“吾耳族”承办起大成报的“大成
校园巨星演唱会”,将本来只是请歌手到校表演的演唱会拉出细节,设计得更为精致,也
让在现场协助的周佑洋见识到:“原来做演唱会这么有趣、有这么多新东西可学,那种第
一线接收到观众Feedback的感觉很棒,是那时候我开始觉得这件事好玩。”
红灯前睡着的日子
但随着投入办活动,周佑洋的旷课和公假纪录也来到新高,毕业前夕惨被二一,转了学,
却实在提不起劲继续念书,让他决定休学。“那时就想,如果不继续念,那接下来要干嘛
,后来想既然做演唱会满好玩,那不如就去试试看。”摊开报纸求职栏,只有灯光音响公
司和演唱会扯得上关系,加上没有学历门槛,周佑洋决定先从这块切入。
他回忆当时公司小、员工不到十人,大伙跟着老板四处接案做,不是小学运动会,就是大
学舞会、成果发表会,“每天早上四五点进公司叠货,准备好今天要用的东西就开车到小
学架音响,帮他们放上台乐、得奖乐,做完拆掉再赶去下一站。”最高纪录一个月做了38
场活动,“常常半夜一两点在桥下看到同事的车子停在红灯前没有动,睡着了。不是他们
睡就是我们睡。”
他坦言那段时间是燃烧生命在工作,尽管做的和理想中的演唱会相距甚远,但周佑洋甘之
如饴,“可能不是什么很大的案子,但里面都是一个一个的元素组成,既然有这么多可以
接触的机会,当然就把握。”不埋怨质疑,仅是专注看着眼前、拾阶而上,抱着这样的态
度,周佑洋慢慢为自己堆叠出深厚的技术面基础功。
当年金瓜石唱片在报纸刊登征人广告,周佑洋剪下收藏并参与面试,成为该公司的活动宣
传...
当年金瓜石唱片在报纸刊登征人广告,周佑洋剪下收藏并参与面试,成为该公司的活动宣
传。图/周佑洋提供
初入行的周佑洋在小灯光音响公司工作时,正执行某店面开幕会的小场子。图/周佑洋提

初入行的周佑洋在小灯光音响公司工作时,正执行某店面开幕会的小场子。图/周佑洋提

工地秀到演唱会
只是,二十岁出头的他,最想做的仍是演唱会。但环顾当时市场,还没有所谓的演唱会制
作公司,大多仍在唱片公司内运作。他再摊开报纸,“金瓜石唱片”的征人启事映入了眼
中。专攻台语市场的金瓜石旗下拥有陈盈洁、李茂山、沈文程、白冰冰等人,应征成为活
动宣传的周佑洋便开始了载着歌手们赶演出的生活。
当时台语艺人的商演多是工地秀或庙会,“比如说陈盈洁住台中,这个演出是在台南或哪
里,我就开车接她去工地,安排好让他们上台、放卡拉、唱完之后去收钱,都是现金一大
叠,现场要数,因为数错了你就是要自己赔。”南来北往赶场外,有时要为旗下艺人办发
片记者会,开始能和公司提自己的想法,从想出媒体会感兴趣的哏,到在预算内做出活动
,又让周佑洋累积出不同的思维。
他回忆当时办过最深刻的记者会,是李茂山要复出发片的那一场,“他那张专辑有点算是
重出江湖的概念,我们就想干脆在现场做个火山,里面装烟火喷,这样记者也有画面可以
拍。”孰料厂商将烟火装反,记者会正式开始时,音乐一下,火山没冒烟,倒是把饭店地
毯烧出一个洞,还赔了不少钱。
这例子一出,让众人笑:“这算失败案例吧!”他闻言跟着笑起来,但他从不回避这些失
败,只因这全是成就自己如今遇事能处变不惊的重要过程。
年轻时的周佑洋(右)在“金瓜石唱片”担任活动宣传,当时陈盈洁举行夜市签唱会,周
佑...
年轻时的周佑洋(右)在“金瓜石唱片”担任活动宣传,当时陈盈洁举行夜市签唱会,周
佑洋便身兼侧拍师提供电视台娱乐新闻素材。图/周佑洋提供
入行多年,周佑洋(左)仍在各大演唱会现场亲力亲为。图/必应创造提供
入行多年,周佑洋(左)仍在各大演唱会现场亲力亲为。图/必应创造提供
赶上盛世尾巴
过了几年匆忙的日子,周佑洋辗转从收摊的“金瓜石”到了“瑞星”,从开车变成赶飞机
,带着国语歌手四处赶场校园巡演,随着瑞星被上华并入,上华再被环球收购,彼时年轻
一辈的梦幻公司“滚石”在这时找上了周佑洋。
“当时没有活动宣传的缺,只有电台宣传。”尽管对电台庶务相对陌生,“但那是滚石耶
!怎样都要去啊!”他从零学起,排电台通告、抱着歌手新专辑跑各大电台,“每天带几
十片CD去中广、飞碟,就坐在那边等主持人,拜托他们播新歌。”
他回忆那还是个有百万唱片的年代,“我去的时候刚好是滚石发最后一张百万专辑:任贤
齐的《伤心太平洋》,那之后台湾再也没有百万专辑了,我算是赶上盛世的尾巴吧!”
2000年开始网络爆发,实体唱片式微,离开滚石的他随即被在电台时期认识的陈乐融网罗
,创立音乐网站,成了当时的串流和直播先驱,无奈最终仍因找不到获利模式告终。但种
种土法炼钢的经验,却为他铺垫出了更坚实的基底。
陈升的考验
“现在想想,我人生里很多机会都是刚好,真的要说,算是运气好。”在滚石认识的活动
宣传彼时独立出来开公司,便问了又准备开始找工作的周佑洋:“想不想来帮忙做演唱会
?”小小的制作公司三个人,和陈升共用办公室,开始做起陈升的演唱会和滚石发来的大
小案子。
其中,陈升的跨年演唱会和“上山下海”系列最让周佑洋难忘,“我当时很震撼,原来一
场演唱会可以弄到六个小时,所有人都快死掉这样。”但他笑说长度只是陈升演唱会的其
中一个挑战,更难驾驭和适应的,还是“升哥的随性”。
演唱会流程之于陈升,有时只是参考用,周佑洋以打光为例,“有一个光打在舞台这里,
希望升哥能站在里面表演,结果到了那段,光打下来了,升哥却在那个光外面绕着走,怎
样都不进去。”又或是中场换完衣服,时间到了,陈升还坐在后台,台上的吉他手、键盘
手只得继续Solo,Solo到没辄了,他才悠悠回到台前。
诸如此类兴之所至的演出过程,常让现场人员满身冷汗,却也让周佑洋开始思考:“观众
到底想看Design过的东西,还是想看随性的东西,因为升哥会一直去挑战这件事。”
和陈升合作的过程中,周佑洋无形间习得了更灵活的应对手法,“跟他工作就是要随时准
备好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发生,到后来也变得有点谍对谍,就我知道你不会照着设定的
做,那我怎么设计别的东西来符合你的随性。当这些事情都碰过,很多场面也就不怕了,
随机应变就对了。”
打造五月天情怀
对周佑洋来说,做演唱会从来不是用来突显自我能力,而是怎么解析并放大歌手本质,“
就像你手边有个原著小说要改编成电影,你要先去理解这个原著本身在说些什么,好让它
被读到更多。所以我从来不是以我自己想要做什么出发,因为演唱会的本质还是歌手本人
。”
陈升的真、刘若英的情、五月天的倔强和热血,为他们的演唱会安上了各自鲜明的风格。
“五月天每张专辑都有一个他们想要讲的事情。”如以专辑《自传》为主轴的“人生无限
公司”巡回演唱会,早在专辑发想阶段,周佑洋就参与其中,“这是我们跟‘相信音乐’
一个很好的默契,每当歌手在筹备新专辑时我们就会开始involve,所以很快能理解专辑
概念,从中发想演唱会要说的东西。”
“自传”,是五月天的自传,还是大家的自传?定调中心梗概后,周佑洋便能开启脑洞,
为演唱会书写剧本。“我记得我最早丢给他们的想法就是‘欢乐的外星人大战’。”他笑
说:“我一直觉得五月天其实是个能让大家嗨、会兴奋和开心的团,所以一个商业的Open
很重要,但你又可以在里面讲一个很深的东西。”
宅男想的是用“复仇者联盟”来设定:五个英雄打完反派,没事干又觉不中用了只好退休
,过起穷极无聊的人生。队长再次现身召集众人,是因又出现将要摧毁这地球的难缠怪兽
,于是英雄们决定携手披甲,再战一回。
“就像阿信最后下的那句:‘每一个人都在写自己的自传’,不管你的人生曾经辉煌或平
淡,你写的都是你个人独一无二的自传。”宅男的稚气里实是中年男人的浪漫;热闹的外
星人大战落幕后,留下的是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解读。周佑洋总是这样,细细观察歌手,
在原厂设定里开展不同的演唱会剧本,也为他们和歌迷接起长年不断的共鸣和连结。
让“必应创造”做更多事
从2006年受邀到“相信音乐”设立演唱会制作部门,到2014年独立出来成为“必应创造”
,承接制作其他唱片公司的演唱会,也整合软硬件技术公司、规划一条龙服务,拓展规模
之余,身为执行长的他却坦言,曾对让公司上市这件事很排斥。“毕竟要对股东们负责,
自由度多少有差。”但回看过往经验,他发现不少公司都是家族企业或某个老板出来开,
若没人接班,公司就无以为继。
“但如果上市,‘必应’这家公司就有机会永续,就算哪天我不做了,或是几个高阶主管
退休了,它还是一个能够稳定运作的地方。”另一私心,则是他希望能让每个进到“必应
创造”工作的人,都能为此骄傲,甚至被家人肯定。
“我爸妈是公务员,从以前就希望我也去当公务员,那我一直没有去,他们就常觉得我是
不是在外面学坏了,或一直认为我只是个搬舞台的工人。直到有一年‘诺亚方舟’的演唱
会纪录片上映,他们去看了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做演唱会。’从那之后,我爸开始会跟朋
友说:‘我儿子是在做演唱会的!’”
周佑洋期待“必应创造”能像当年的滚石一样,“一听到名字就让人想加入。”而奇蹟,
可以不只发生在演唱会里,他还想着有一天能运用累积多年的技术和人才,做出或许是沈
浸式艺术,或许是“太阳马戏团”、“歌剧魅影”般的经典,但梦想再大,不变的,仍是
继续创造出那一个个表演落幕后,长留在众人心底的力量。
作者: crispsummer (yappy)   2022-11-10 22:16:00
作者: singing333 (听听歌,畅快无比!!!!!!!!)   2022-11-11 10:11:00
推~
作者: VivianXAshin   2022-11-12 01:13:00
推~
作者: dolphan (Dumbledore)   2022-11-12 01:23:00
作者: arronidid (就爱一颗苹果)   2022-11-12 07:19:00
推~~~
作者: dodotiti (荳子)   2022-11-12 08:33:00
推幕后团队
作者: kghs514 (kghs514)   2022-11-12 21:28:00
洋公在奶茶的演唱会名单不挂名,说是希望更多名字被看见,他是神(拜)
作者: igundam (终于对了)   2022-11-13 20:5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