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地自偏》
秋天在南京没有迟来,中秋刚过,细雨飘忽在踏出机舱门的那凉风中,湿了一地的雨水在
夜里反射出点点亮光,似池边的萤火虫,为了单调的夜色谱曲,也为了少圆月的中秋,增
添一点诗意。
诗未尽,待找寻,藏在微光树影间,匿迹遗址古物内,这城的故事在她的颦笑之间留下痕
迹,只稍给躁动的心一点时间,便可意会。
昨夜的秋凉让人不舍,今天一早便忍不住往外头跑,众人用实际的数字警告着我大假的拥
挤与不便。八十万人是什么样的景况?倒想感受一下。搭上了车,前半段的路并未有假期
的难行,反倒宁静,但当车行到了中山东路上,便感受到了众人当时阻止我的原因。
进退两难,只好自得其乐,往车窗外看去,两旁葱绿的大树成行,绿叶遮去了大半的天空
,树干粗的可以两人环抱。好奇的问了座位前方的司机树名,“法国梧桐”他说,随即想
到了李清照声声慢里的梧桐,默念了那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此番
景色。在我眼里,非但不愁,更是静美。
路旁的一栋建筑里,傅抱石的湘夫人带我到了一个意境悠远的宇宙,一幅幅主题相似的画
中,可以感受到他是如何痴迷的画诗,那形与意之间模糊的界线,在他的笔下消失,淡墨
轻勾,画出了她的眼,也画出了她眼里的世界。
另一室的笔墨收藏,甲、金、篆、隶、楷、行、草,令人醉心,虽无法一一阅读其文,但
仿佛能在墨中的浓淡间见到写书法家的肌骨,行文优美,是把意念刻在了时间上。
在诸多的文字间,一卷卷轴吸引我的注意,只因熟识其文,三日前才从儿子的口中背诵出
来,是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读著这诗,时空跳跃千年,入了世,却也出了世,一念之间而已。
有了这些诗,谁还会担心假期的拥挤呢?
石头FB
https://www.facebook.com/maydayfender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