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160823 音乐五四三 文字稿

楼主: seadmoon (夜未央~熊貓眼已跨出城牆)   2016-08-28 04:33:59
我很喜欢马世芳老师跟五月天的对谈,但逐字稿真的太逼人了XD
逐字稿,我会尽量连语气都还原;文字稿则是打出大部分的意思,
所以不会有太多的顿点跟删节号了 XDD
我想跟五月天说,你们的垃、咳、有趣的对谈固然有趣,自成小宇宙也很棒,
但我同样也非常非常喜欢听你们谈音乐,
其实对你们专辑的主题发想、录制、制作过程等也非常有兴趣啊,
如果你们愿意把那鸭子划水的部分稍微,一点点就好,露出来的话。
借机再说一次,我很喜欢大九,发行至今,仍在单张专辑循环播放著,
我想,也许我没有太深刻的体认或了解,但我也会听这张听很久。
那么,马世芳的音乐五四三,开始囉 :D
(《成名在望》)
马:‘我梦到当时/我们翻过墙/曼陀罗花沿途绽放/我们光脚越过人间荒唐’这首歌
《成名在望》来自五月天的新创作专辑,欢迎收听【音乐五四三】。
五:(打招呼)
马:这歌(《成名在望》)一定要放完整,因为它是乐章式,不停翻出新花样,拍子从四
拍变三拍再回四拍,从中听到五月天在演奏、编曲各方面的野心。
请阿信说说协力编曲的陶山,是位音乐圈重量级的前辈。
信:这首歌一开始的架构如大家听的,但每个段落内容,五月天自己尝试过满多东西,编
曲家不止陶山一位。
兽:如钢琴有官大为,阿信的 midi,及我自己修一修的。
马:让我想到小时候七八零年代听的前卫摇滚,史诗式的雄浑壮阔、多乐章式的钜作,一
路听来觉得不是传统的AABA或过门回A段后全场大合唱的歌。
另整张专辑包括这首歌,歌词字数挺多,很多歌有不重复段落,听其他访问有听阿信
提到,已经在想间奏了,你(阿信)又忽然说要多写一段歌词,好像很多话不吐不快

马:成军近二十年,以五月天的名字正式站上舞台,到明年就二十周年,这张唱片感觉很
多是回看过去走过的,说来漫长但感觉像一眨眼的心情,这首不是唯一一首有这种心
情跟主题的歌。
信:这张专辑叫【自传】,就最核心来说,有一两首歌完全是写五月天的心情,从中扩散
,我们野心比较大一点,希望千百年后的人想研究二十、二十一世纪的华人是如何生
活,这张唱片可以提供蛛丝马迹。
马:听【自传】的时候,觉得你们还是在试探,在尽力去看你们的能耐可以拼到什么地方
去。
如阿信曾说,过去这十几年,歌曲创作的题材有很多的领域都探索过了,在音乐的表
现上,你们也尝试过各种各样的配方,但归根结底,唱片仍是流行音乐,歌必须是好
听、能传唱的,如何在实验没试过的事与让歌仍是让大家喜欢、感动中取得平衡,另
方面在创作中不能太在意这些,有时需要任性一点,在这张专辑中听到一些很惊艳的
音乐,想就此聊一聊。怪兽作曲的《人生有限公司》,有很强的爵士的 fu。
(《人生有限公司》)
兽:在做这首歌的时候就希望可以钻研得深一点,在关于爵士的部分。
因为爵士摇滚其实满深的,以前有做过《三个傻瓜》有跟管乐合奏,觉得可以在爵士
这块再深一点去试试,这首就更深一点,大家的演奏也更多,中间有吉他对飙,每个
乐器,鼓、贝斯,都有自己表现的机会。
马:这首歌的音乐表现确实非常精彩,不张扬的让大家知道‘其实五月天也可以做这样的
喔’。
每个乐手的表现都非常厉害,也包括铜管乐器的加入,上张专辑《三个傻瓜》是首非
常成功的编曲,这张专辑除了这首歌,《兄弟》的编曲也给我有类似的感觉。
分享一下这首歌录音时的状况,应该会有迥异于一般四大件的摇滚乐的设计。
兽:录音时只有一个字:忙。
大家都很忙,因为它的乐句很绵密,几乎没有间断,更有趣的是《兄弟》要接这首歌
,因为两首歌的 key 跟速度都不同,所以在《兄弟》尾奏做一个提速的 solo,这就
更难,
因为平常是听节拍器,冠佑跟着节拍器,我们跟着冠佑,但当节拍器本身都渐渐变快
时,这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马:这就是以专辑布局来思考,现在习惯在网络上听音乐,很难体会多年来我们听一张唱
片从 A 面第一首听到 B 面最后一首,中间还要翻面,中间的呼吸空几秒、上一首跟
下一首要怎么接都是需要设计,所以应该要来听一下你刚刚讲的升速的部分。
(放《兄弟》尾奏,怪兽数拍,接着放《人生有限公司》)
马:OK~是这么接过来的,谢谢怪兽老师的解说!所以冠佑,弄那一段的时候是什么状
况?
佑:那时候听,其实是很平均的在总共十六小节中,把速度慢慢拉到下一首歌的速度,在
录音时,要慢慢习惯它慢慢慢慢加快。
还好今天刚好说到这一段,不然人家以为“哇!这五月天的(鼓手)冠佑的鼓怎么会
超不稳,越打越快,这样也能出(专辑)吗?”还好今天可以讲(说明)一下。
马:想到一个关于鼓手的笑话,“你怎么知道鼓手在外面?”“因为他敲门越敲越快”。
(尾奏变快)这是有意为之,而且没办法靠 click,从头听一下这首音乐性非常漂亮
,我自己也很喜欢的歌,然后顺带教大家怎么分辨怪兽跟石头的吉他音色。
当然大家看照片、演唱会也知道,一个比较常弹 Gibson 一个比较常弹
(Fender)Stratcastor,但是用耳朵听要怎么分辨呢?
信:一个张飞一个吕布。
马: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嘛,对不对?
怪兽刚刚那段是用 Gibson 弹的吗?是 Tak 系列吗?还是 Les Paul?
(经朋友提醒补上这句,主持人问的这两个系列是兽哥常用的琴)
兽:(这首《人生有限公司》Solo)是用我的那把签名琴,因为一直以来都是用 Gibson,
每次 solo 的声音都差不多,这张有刻意让它不一样,觉得分辨有点困难,我跟石头
的 solo tone 这张有刻意不同于以往,所以没什么标准可循。
石:大概从第五张(专辑)开始,试图把两人在 CD 里的位置等同舞台位置,我会在耳机
里的右边,怪兽会在左边,跟观众从台下看我们站的舞台位置一样。
兽:百分之七十五。
石:有时候会出去(笑)。
(《顽固》)
马:十二年前他们曾有一首歌叫《倔强》,十二年后写了一首《顽固》,感觉像续篇,
《倔强》的主角感觉还天不怕地不怕的,《顽固》的主角感觉好像受了不少的伤。
之前跟玛莎聊到歌词,玛莎说‘五月天的歌,你不要看、看起来好像很励志,其实有
很多其实是满暗黑的东西,只是用一种励志的情绪包装起来,有的时候用音乐的风格
去遮掩一下’(莎:嗯!),阿信你怎么说?
信:我、我有很暗黑吗?
莎:超黑的。
兽:超黑的,欧巴马。
信:《顽固》这首歌是四十岁的我们在对二十岁的自己说话,人生中有些(事)会如你的
意,但大部分都不如意,但无论如何跟那些不如意和平共处一路走来到现在的心情,
不明不亮、也不暗不黑。
马:‘走过的叫足迹/走不到叫憧憬/学会收拾起叛逆/学会隐藏起表情’,最后终于可
以卸下这个面具,还要跟他说‘谢谢你/一路陪我到这里’。
信:就是要跟那个年轻的自己说“就是当初你那个怪脾气,一路把我带到这地方”。
马:虽然一路都戴着面具,但心里明白其实面具底下那个叛逆青年一直都还在,是这意思
吗?
信:大家或多或少社会化,都会选择戴面具,为了生活,也别为难别人太多。
马:【第二人生】发行将近五年前,但把这五年中发行的单曲、EP、主题曲捞一捞,也可
以出一张完整专辑没问题,但你们没选择这样做,从别的访谈中看到,这次专辑的歌
是从多达六十首的作品中选出,这些歌的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因为这五年间你们也没闲著,巡演、拍电影、写书、开店、结婚,同时也一直有出版
新作品,【自传】这张专辑的歌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兽:最早应该是二零零八年,C 和弦。
信:玛莎的歌,是我们从他的 demo 翻出来的。
莎:搞不好更早,在【第二人生】之前就被打枪过一次,【后。青春期的诗】就被打枪过
一次。
信:它没有被打枪!
兽:没有啦,我们都觉得很好!
莎:好啦好啦,不是打枪,就是票数不够啦。(两者差别在哪?)
马:五月天的歌要你们全员投票?除了你们之外还有谁有投票权?
(《你说那C和弦就是......》)
莎:公司(部门)的同事,毕竟我们五个人还是会有自己的盲点,请公司同事一起来听,
从他们的角度一起来投票。
票过半数还不够,而且会好几轮,会先投第一轮约有二十到三十首,我们会先试着编
曲看有没有好玩的地方,编个大概或再发想之后会在一起听一起开会,再投第二轮。
兽:有时候(第一轮)第一名的,在下一轮投票就不见了,也是有可能的。
莎:我们这次选了十五~十六首去日本录音,然后编了,结果回来,最后一轮是阿信写词
的时候,他想不想写那首歌这样子,这是最后一轮。
马:就音乐的部分都录好了,只差 vocal 还没配唱,所以你(阿信)到那时候才开始写
歌词啊?
信:我在全部录音结束、乐器录完的时候,其实我之前就开始写,可是因为我写歌词很慢
马:这也不是新闻啦。你写歌词很慢,所以最后最后才要写吗?
信:没有,我一路都在写,可是例如说,我写好两首,大家已经全部都录好了,但是我还
有剩接下来十几首,好像都没有动一样。有时候灵感来了就很突然,像这首 C 和弦
,前一天半夜跟玛莎讨论,隔天就可以唱了。
马:我没有想到今天会这么快放到这一首,这首超 Q(Cute)的!超可爱的!关键词是
‘学长为什么还握著学妹的手’。
信:死都不放!
马:恨呐!当年进吉他社就是为了把学妹,没想到有更厉害的学长。再说一次这首歌超可
爱的!
(《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马:今天在录音室现场邀请到的来宾是五月天,五月天在七月份发行了全新创作专辑
【自传】,即将出道、以‘五月天’的名号闯江湖快二十周年了。
还记得在,应该是二十世纪末的事,有次在椰林大道看到你们的演唱,只是刚好路过
不知道是谁(主)办的,底下其实很多人,椰林大道塞满应该也有个几百上千人。
莎:是晚上吗?那次是 PTT 募款的。
马:那天不知道你们在那边唱,就路过。记得看到阿信唱到一半把麦克风转个方向叫台下
一起唱,台下就全场大合唱,我那时就觉得“哇!这团一定不得了,会这招!”
不知不觉十几年走过来了,这张专辑【自传】我不断看到很多关于,不管是青春不再
,或者是友情、亲情、相互陪伴或者是关于这个时代共同经历过的很多事情,甚至还
有两首非常直白就是写五月天自己的故事,也感觉得出来试着从当初青春叛逆的摇滚
青年,到现在已经是中年大叔了,
每个 rocker 都要面对如何优雅地变老,并且让自己的音乐在进入中年之后,仍然和
听众产生有意义的关联。尤其是五月天,从学龄前到同世代,而且还有年纪更长的,
五字头的听众,他们也喜欢你们的音乐,我想中文世界应该没有任何音乐人可以拥有
像你们这么老少咸宜、多样化的听众。
马:现在背景这首歌是《少年他的奇幻漂流》,也是专辑里我感觉到,在音乐的编排上又
要去试试看能够做到什么样的状态,这首是石头作曲的?当初的 demo 是什么样子我
好好奇喔,因为最后编出来的是很有好莱坞大片的感觉。
石:当初 demo 编出来就是把五月天的乐器拿掉,就是那些管弦乐跟一把孤单的民谣吉他
跟 vocal 这样子,是后来试着把真实的四件组的乐器放进去。
马:你当初在自己录这个歌的时候,脑海中的画面是什么?
石:那时想要尝试做一个呐喊的感觉,因为我自己在做歌曲一直都是用民谣吉他做一个起
头,我自己喜欢这种好像有点孤单的感觉,那时旋律写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好像可以
有管弦乐陪衬,但不知道为什么越编管弦乐就越编越庞大,大到后来我没办法把真的
(我们几个人的)乐器放进去。
但是我一直很喜欢这首歌,开会的时候就很希望做这首歌,其实我们开会的时候不太
民主,如果五月天意见非常多、很想做某一种类型的歌的时候,可以有优先保留权,
我就很希望这首歌可以保留。
马:乐风保障名额?
石:可以这么说。那时候请林依霖试着把真的乐器放进去,然后再重新编管弦乐,就形成
现在这个版本。
马:这首歌带着很强的末日感,而且歌名就叫《少年他的奇幻漂流》,不免想到李安的电
影,当然不见得是一比一的直接诠释,(是)借用了标题、借用漂流的意象,让我想
到上一张专辑【第二人生】有些末日主题的歌,这首歌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
信:几乎都是最后一个月。
因为很多东西酝酿很久了,那这首歌是一直想为我们出生的台湾写一首歌,我觉得我
们出生的场域它不只是一个岛,也包括这个在无垠的太空中很寂寞的星球,我觉得这
个岛、这个星球就很像一艘小小的船,因为没有任何的地方可以去,其实它就是诺亚
方舟,
这个概念是从上一张《诺亚方舟》写完,那时想要放到(【第二人生】)末日(版)
专辑概念里面,但是那时觉得那样差不多、刚好满了,这次刚好有点延伸,这次很多
歌曲或多或少有向前面专辑补完的意味,
这首歌从《诺亚方舟》而来,但是其实这方舟是小小的船,不像我们想像得很稳固很
巨大,它就像独木舟,所有人生活在上面,的一个过程。
马:‘人们口中的方舟像一叶小船’那个意思噢,它并不是像印象中非常坚固不会沈的船

信:很容易翻船的!
石:我们就翻了吗?
马:所以它可能是一个岛、一个国、一颗星星,来听《少年他的奇幻漂流》,等等继续聊

(《少年他的奇幻漂流》后半 + 《任意门》)
马:《任意门》来自五月天新专辑【自传】,让我想到 Bruce Springsteen 有一首歌叫
《Tenth Avenue Freeze-Out》讲的就是 E Street Band 组团的过程,那首歌就变成
Bruce Springsteen and E Street Band 神话的一部份,所以每次演唱会时他就会
改编成每个乐团的团员,那一段唱到他,他就要出来 solo 一下,本来在唱片中很
短的歌,在演唱会现场都可以搞到十几分钟,但大家都很嗨,像一家人一样。
这首歌(《任意门》)里提到几十个地名,我觉得这张专辑发行之后,一定会有很
多来自中文世界的乐迷组观光旅行团去踩点,就算已经不存在了也是要去看一下,
比方说以前那个摇滚万岁在哪里?还有行天宫后面的那个小房间。
信:我等下把地址写给大家。
马:那是怪兽的家,在行天宫后面的二楼。也知道了原来大家腿的典故是令堂准备的宵夜
,那时候很嗨耶,宵夜做大鸡腿。
兽:我们那时候很常住录音室没有回家,我妈想我们的时候就会来,然后卤一整锅大鸡腿
。那时候我们录音室刚成立要取名字,但大家也不想花脑力去想名字,所以有开玩笑
的别名就是“大鸡腿录音室”。
马:后来(大鸡腿录音室)就进入台湾摇滚乐的历史了。对台湾的听众来说可能不清楚无
名高地是什么,但很多五迷都很清楚,无名高地是五月天成团历史上相当希望能雪耻
,但后来没有机会的地方,那是你们去北京演出的 Live House 对不对?是二零零几
年的时候?
莎:好像是零四年吧,然后我们第一次在北京的 Live House 演唱,就是在无名高地。
我们前面那个团是 Joyside,是很硬的庞克乐团,其实是很过瘾的那种。
我们那时候刚到北京,大家也知道我们是滚石唱片旗下的一个 band,有发过几张专
辑,那时候是我们自己要求去无名高地演唱,因为在那之前我们其实已经可以唱过很
多的校园、体育场、体育馆,可是我们想要试试看这样子的感觉,所以北京的同事跟
当地玩乐队的朋友们很熟,所以安排我们去无名高地跟 Joyside 做一次演出。
莎:一开始演出的时候,因为我们跟 Joyside 的音乐类型差很多,所以现场很多观众是
站在台下双手环胸,想等著看“这几个小子到底可以搞出什么来?”这样子,可是还
满有趣的,就是玩到后来我们可以看得到台下的观众慢慢手就放下来了,也会跟着嗨
,尤其是我们还在那边唱《轧车》。
我们表演结束后还跟 Joyside 的主唱和吉他手喝酒聊天,他们也慢慢的就是觉得
(信(小小小小声):他们很辛苦)“嗯,有两把刷子”。
马:(五月天说他们后来还有去另一个地方表演)所以你们也曾深入北京摇滚圈的圣地,
北京人地域的自豪感特别强,但是音乐出来,硬碰硬来看看,身体的反应是很直接的

《任意门》提到好多故事,搬到台北求学的苗栗孩子是冠佑?你还回到苗栗老家?
佑:对,去以前国中考高中时 k 书的图书馆,还有去一些地方,找寻一下以前的感觉。
马:当年从苗栗到台北来念书的孩子,辗转认识了这几个看起来有点奇怪的家伙。
莎:他比较奇怪,我们四个比较正常。
佑:那时是身份比较奇怪。认识的时候,他们是学生,我那时是练团室的老板。
马:开着开着就变团员了。歌里提到‘水手之子/重考挤进信义路校园’这个就是石头了
?所以令尊当年是水手?是船员?
石:对,在我小时候我爸是船员,所以跟他见面时间很少,一年大概三四次,每次大概三
四天这样。
马:信义路校园是师大附中?
石:是,还有个重点是“重考”。
马:重考挤进信义路校园,跟高雄学弟当时还互相看不顺眼。
石:其实我没有看他不顺眼啊,是他看我不顺眼。
莎:是是是,没事,都没事。
兽:噢,石头,我是不想讲出来而已。
石:是吗?这些过往我都忘记了,对自己不礼貌的行为都忘记了。
马:很多粉丝都知道,怪兽家是律师世家,你父亲非常期待你能继承他的律师工作。
兽:对啊,他对我期望很高,他打拼出来的事务所,希望我可以接。
马:结果你放弃了台大的学业,跑来搞摇滚乐团。
兽:对啊,真的很难兼顾,高中的时候还以为音乐跟学业我都可以兼顾,以这个目标努力
著,但是直到五月天慢慢活动变多的时候,没有办法,一定得放弃其中一个。
马:现在很难想像当初你们的家长听到,你们要以摇滚乐手为毕生职业的时候是什么状况
,因为那时候我们没有一个已经成功的叫做五月天的乐团可以拿来跟家长说嘴,我相
信当时都经历很多很曲折、很麻烦的事情,不过我一直觉得年轻人想做什么就让他们
去做,成不成功责任要自己承担,(才)不会反过来怪家长“当年都是你不让我做这
个!现在可好”喔,不是这样的。
还有自强隧道的场景,这个要让阿信解说一下。
信:那时候我唸的是实践大学,从我家(北投)回实践大学时都要经过自强隧道,其实我
们那时候玩音乐的路上,有很多征兆显示我们可以,但也有更多的征兆显示我们不行
,那真的是很徬徨的一段,可是我都会跟自己讲说“好啦,我不要想那么多,我骑出
这个隧道、重新看到太阳之后,我就要把那些所有不行的征兆都忘记,我只记得
‘我们好像可以!’”。
马:这首歌《任意门》我相信未来很有潜力变成演唱会全场大合唱的歌,跟你们一起重新
走过这段所有人一起经历过的故事,这首歌也是几乎歌词没有重复段耶!故事一条龙
一路讲下来。
信:本来还希望曲子再长一点。
莎:这个已经加(长)过一次了!
兽:通常会加在主歌,还有最后副歌的反复,通常是这两个地方。
信:最后还生了个小尾巴。
莎:对对对,最后那个小尾巴是多出来的。
(《任意门》后半 + 《派对动物》)
马:这首歌《派对动物》接到第九首《最好的一天》是顺下去、类似的风格,所以我们再
体会一下排曲序中间要留多少空白,然后怎么接节奏这件事情。
(《最好的一天》)
马:连续两首带着复古风的舞曲摇滚,这是很适合跳舞的歌。
我一直很想跟你们聊一下关于录音跟制作这件事情,像玩这样的乐风啊,不是把曲编
好就 OK,最后声音呈现出来那个 punch 要怎样听到有肉,然后要跳得起来、音色不
能俗掉,但是你们又要维持四大件摇滚乐团基本的声音,里面有一些技术细节要有一
些观念去处理它,你们这次大部分的音乐都是在日本录的对不对?
兽:对,大部分 live 乐器是在日本录。
莎:都还是用同步录音,跟之前一样。
马:其实你们包括巡回演出也跟日本团队合作很长时间,从日本的流行音乐环境,你们觉
得从他们那边学到最重要的观念是什么?
或者说我们就拿这两首比较舞曲风格的歌来讲,我们可以听到什么样的差别?
兽:经验。对乐风的掌握,然后去找那个声音的经验,他们满精准的。
信:日本有机会发片的乐团非常非常非常多,台湾这边一位录音师有机会处理到的数量,
一年可能两三团、三四团,日本那边可能十倍,就同一个录音师而言,所以他们相对
起来有很多经验,当然,台湾有很多混音师跟录音师是很棒,只是有时候就是数量上
的问题。
信:这次跟 Mr. Children 的混音师合作,他非常精准,像我们在跟他讨论录音要的音色
的时候,他都很快知道要怎样去反应,他也很快就抓到我们的胃口,所以这次在录音
调 tone 的过程中都很快。
马:现在电脑很方便,所以可以不用丢掉任何东西,觉得有可能就留下来,但到后期要做
取舍时就很头痛,就需要录音师、混音工程师来协助整理出清晰的声音走向。
兽:以前做音乐有想到 idea 就放,最后要砍掉的时候会舍不得,所以这次在制作过程中
,就尽量去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留太多最后舍不得删的东西,同时也一边
录一边让他 mix,有个样子,我们才知道说现在东西的走向有没有偏掉或歪掉。
马:包括同步录音,还有在录音当下就马上有个大概方向的 rough mix,一个粗混的版本
,都有点回到六七零年代的老摇滚工法,只是现在工具更方便了。
另外你们这张专辑在初期、成形的阶段,每一首都有跟四五位以上的编曲人试试看能
做出什么样不同的风格,是第一次用这样的规模去处理编曲的工作吗?
莎:之前是两三位,只是这次大家野心更大,所以就找了更多不一样(的编曲家)。
莎:譬如说每个人 demo 做完之后,我们会自己先走个几次有个大概的样子,我们就会想
说请谁来试试看、请他整理一下,然后我们就会把分轨档案给他,或是直接把 demo
给他,跟他说“你怎样就怎样”,通常不太会给方向,有时候可能一找就三四个,但
最后只用其中一个,或是把他们的某几段经过剪接,我们自己在一起跟着 run、再重
新整理过,所以每次都有好几个版本,然后每首歌也不知道该怎么算制作费了。
马:我知道在流行乐坛的标准工法,词、曲、唱、录都是分开的专业,像填词人的工作,
常常一个 demo 要发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填词人去比稿,最后只有采用的那个可以
拿到稿费,其他都是做白工,这实在是非常恐怖的事情,但这个行业多年以来都是这
种方式。
莎:诶!但是我们找了很多编曲,每个都有给钱喔,不管有没有用!
马:我就是要等你告诉我这件事情。
莎:这一定要的!
马:人家有做了工嘛。
信:真的!
(《最好的一天》 +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马:我跟玛莎在五年前,五月天出【第二人生】的时候就聊这个话题:消失的贝斯手。
每次都会想,玛莎挺帅的,但他的乐器的声音到底在哪里?
兽:他是 dancer。
莎:对,我到现在还是会跟别人讲,我其实是个 dancer 这样。
马:有的听众朋友应该很熟悉所谓四大件摇滚乐团的编制,鼓、吉他、贝斯,第四件可能
是主唱可能是键盘,这之中最重要的龙骨就是 Rhythm Section,所谓的节奏组,节
奏组通常会分派给鼓跟贝斯,所以冠佑跟玛莎就是五月天的节奏的部分,这非常重要
,没有节奏摇滚乐是无法成立的,可是很不幸的,在现在这 mp3 或手机的小喇叭听
音乐的时代,鼓跟贝斯通常是率先消失掉的,呼吁一下,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去买一张
CD,但至少要听品质稍微高一点的档案。
莎:这很难去规定人家怎样,他们可能也不太分得出来档案的大小哪里不同,可是我觉得
如果能拿耳机,或是好一点的喇叭,我觉得还是会有差别。
马:就算是 128k 的 mp3,拿稍微像样一点的耳机听,也会听到多一点点,就不至于玛莎
消失了,然后冠佑只剩下一颗小鼓。
佑:还好、还好我还有小鼓跟 Hi-hat 跟 Cymbal 撑著。
莎:我就真的休假了。
马:刚才玛莎有提到说,这次合作的日本录音师,处理鼓跟贝斯的手艺特别好,冠佑跟玛
莎要不要稍微解说一下?
莎:他在处理鼓跟贝斯这件事情上,可能很多人不会去分辨所谓大鼓的形状或 tone,或
贝斯的 tone,毕竟这是大家比较不会去注意的。
可是玩音乐玩久了之后,去听很多以前的唱片,譬如说我们在听 Beatles 的唱片,
可以分辨得出来有很多 tone 不一样,有的大鼓比较大颗、有的大鼓比较薄,那对我
们来说那首歌的感觉就会不一样,所以我们在这上面就会很执著,
这个录音师,今井先生,从上一张【第二人生】跟他合作开始,会发现他在处理鼓跟
贝斯这件事情上,会让整首歌变得更稳重、韵律感跟节奏感更明显,让我们编的东西
可以更清楚,又不会抢掉 vocal 或是吉他,甚至是其他我们加上去的 keyboard 或
弦乐的空间,我觉得这是满难得的事情。然后你很容易直接从鼓跟贝斯的节奏组知道
这首歌的韵律感在哪里。
马:因为整首歌的律动是由两位(冠佑跟玛莎)在带的。
莎:没有啦,不敢,我们就跟着 click 走而已。
信/佑/兽:Click 在带动的。
莎:好像谦虚过头了。
马:冠佑说一说吧,我知道鼓是最难录的乐器,同时也常常是大家最搞不清楚如何去理解
它的乐器。
佑:录音的时候,录音师有给我们很大的帮忙。
然后我们会喜欢同步录音,其实是因为在录音时会有很多突发状况,可能录完时觉得
这个 take 已经 OK 了,但是到 control room 听又会觉得有想修改的。
记得那时候录《顽固》时,虽然 click 放出来,会觉得自己要有客家人的硬颈精神,
变成很坚持、不苟言笑的感觉,我觉得那样才出得来那种很坚持、一步一步的那种
《顽固》的感觉。
马:鼓这个乐器要录音,需要的空间跟麦克风是最复杂的,像台湾的独立乐团预算有限,
有些东西在比较小的录音室还可以搞定,大致上不会太离谱,但鼓就没办法。
兽:鼓跟吉他接了音箱、效果器后可以在参数上直接做调整不一样,鼓在什么样的房间的
共鸣,本身就会有很大很大不同,所以其实我们在录鼓的时候,会花很多很多时间去
找鼓的声音,比如说在鼓的周围搭起(莎:隔板)棉被墙,像《顽固》就是用棉被墙
让反射都吸光,形成比较干、比较小的房间(的声音)。
莎:有时候鼓上面还会铺毛巾什么的。
佑:也跟当地的湿度有很明显的反应。
马:当地的空气的湿度、录音室的湿度,都会有关,很敏感耶这个声音。
冠佑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录音室花了这么多的工夫去捕捉到的声音,值得你用好一点
的耳机稍微理解一下。
莎:谢谢大家!(心酸)
佑:谢谢,拜托了!(泪)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后半 + 《后来的我们》)
马:五年的时间发生好多好多事情,其中也包括【第二人生】之后展开的〖诺亚方舟〗的
巡回,总共有八十几场?应该是中文世界巡回演唱历史上的纪录。
我觉得五月天你们早就已经不只是你们自己了,你们好像在为这个行业试探很多领域
还可以ㄍ一ㄣ到哪里去。
我发现不管大家怎么说“五月天做为一个流行摇滚乐团”啦、“考虑市场”啦,什么
什么的,你们对音乐还是真诚、诚实的,这是我的肺腑之言,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核心
永远是感动人心的歌,我觉得你们仍然在给我们,可以感动人心的歌,这点是我要说
声谢谢的喔。
那我也很好奇,明年就成团二十周年了,你们也都是老鸟、老师级的人物了,做完这
张唱片,你们自己有什么新的学习跟收获?
兽:虽然每一张都是,但这张专辑好像真的花了全部的力气,有死过一次又再活过来的感
觉。
因为这几年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大家有很多的制作案去外面跟其他的音乐人合作,
每个人有不一样的观点跟技术,重新回来五月天里面再做一次磨合、做一张新专辑,
这过程跟以前比起来又更不容易了。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对焦、磨合,比如说之前会讨论这个音乐听起来是大还是小,会
花很多时间在磨合,但做完之后还是会觉得说,要继续努力拓展自己对音乐的视野,
多认识一些新的音乐跟音乐人,趁这段时间让自己的内涵可以更深更广,期待下一张
新的专辑。
马:跟真正世界一流的顶尖团队合作,可以把自己的潜力激发出来,就会在想
“还可以ㄍ一ㄣ到什么境界去”,刚才是怪兽的心得,石头觉得怎么样?
石:我觉得反而不要去想“音乐”这件事情,很多人生哲理是暗藏在角落或人生际遇中,
如果试着硬去解释它就会变得有点文诌诌,像我是写音符的,我就觉得我不是很刻意
要去表达一个什么音符,反而我得要很认真地去感受生命、让它很无形的流(露)出
来,那是我现在在追求的事情,在这张(专辑)更是这么觉得,所以我自己觉得我得
要很认真地过生活。
马:就是说状态要更松一点,但精神力要更凝聚一点?
石:可以说一分一秒都没有在费力,但一分一秒其实都在费力。
马:这是一个见山又是山的状态啦,玛莎你觉得呢?
(《转眼》)
莎:之前【第二人生】做完之后隔好一阵子,其实你做完那样子的题目之后,会不晓得下
一张应该要怎么样,或该怎么办,或者、我不知道阿信在写词的时候可能会做什么样
的事情,然后大概前年或去年的时候,他(阿信)自己说“我们下一张来做、专辑名
称叫【自传】”,可是他没有讲很清楚内容可能会是什么,在我们录音录完之后到他
把整张专辑词写完之前,我有刻意不让自己提早知道他写了哪些东西,
有满多的歌词我甚至是到专辑最后我们大家在 check 混音或是唱合音的时候,我才
第一次看到、才知道这首歌的词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我才自己慢慢试着拼凑出
整张专辑的状态,我自己后来在整个听的时候其实是满感动的,是这个世代或这个时
候的自己很需要的东西。
因为这两三年由于网络的发达,会听到越来越多不一样的声音,说是百家争鸣或是意
见领袖越来越多都好,但很客观地来说,我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浮夸、很大鸣大放的时
代,可是自己反而没有办法脚踏实地,尤其是被时代潮流或被各种意见推著走或各种
批评,你很容易在网络上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反而更需要找到一个立足点,让自己
知道自己是什么,
这张专辑完成之后,我自己觉得我学到或获得最多的地方是这件事:
我们不见得跟这个时代反其道而行,反而是抓住一些可能别人在这潮流中容易忽略或
忘记的事情。
马:伟大的艺术家总是能够在作品里让我们感到“啊!就是这样”、“对!我也是这个感
觉,但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用这个方式表达,你帮我表达出来了”,永远是这样子的,
冠佑觉得怎么样?做完这张唱片有什么收获?
佑:好像很多的人,因为这张专辑更了解五月天,也让很多人觉得,这好像也是他们的自
传,也说了很多他们的故事。
做完专辑之后,跟石头的状态有点像,我觉得反而是要更努力的去活着、坚持着,去
过生活,才能找到更不一样的之后的题目或对音乐的想法。
马:生活其实是最艰难的功课,因为它最平常。阿信,你做完这张唱片,有死过一次又活
回来的感觉吗?
兽:死十次了吧。
莎:死十二次。(为何是十二次呢?)
兽:写一首歌就死一次。
信:活着真好(笑)。
信:这次真的是做了个比较任性的决定,以我个人来讲,很少为自己写、应该说几乎没有
为自己写过一首歌。
从出道第一首单曲《轧车》是假装我是拥有小绵羊的那个人,后来接了【拥抱】专辑
的制作,几乎所有的歌都是为同志朋友写,接下来就是为“五月天”写歌,
“五月天”包含我们五个人的共同观点,或者是慢慢喜欢上五月天的人,我为他们写
歌。
那这张专辑我做了个比较自私的决定,我决定要为自己、为我们五个人写,因为我觉
得这几年世界变化真的非常快,在这个时代里面,去做好自己,会感受到、听到很多
跟你共鸣的声音,如果你静下心来的话,这张作品完成前我们是猜测“有可能会成功
吧”、“有可能我们真的会让别人在所谓的‘五月天的自传’里得到共鸣”。
我印象很深在七月二十号跟二十一号凌晨的交界,我们(专辑)上线就很高兴,一边
看网络上的评论,几个还醒著的团员就跑到我房间来,喝着饮料,就是“终于成功了
”,这几年来的过程,那个晚上就确定“我们好像真的做了什么事”这样。
马:即使是五月天,在发片瞬间还是很忐忑,要上网爬一下看大家的反应、意见怎么样。
信: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世界会怎么去理解一件事情,尤其是大家等了这么多年,而我们
选了一个这么小的题目。
马:有时候艺术家越是往自己内在挖掘、越是 personal 的东西,最深、最 personal 的
东西,越是有普遍感染力的,看似矛盾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很多艺术作品都有的
特质,越是想讨好所有人,最后那个东西就越面目模糊,谁也讨好不了。
这张专辑跟【第二人生】是非常不一样的作品,但我觉得它的力道是并驾齐驱的,所
以我会再重复听这张专辑,应该会听满多遍。
最后这首歌是这张专辑名义上的收场曲(感谢 yinteng 提供),叫做《转眼》,这
是一个台湾流行音乐很少处理的题目,关于衰老、关于失去伴侣、关于死亡,但五月
天,我觉得到了可以成熟的处理这个题目的时候了,我非常喜欢这首歌,所以以这首
歌作为今天的压轴,希望下次再见到大家不要再等五年了。
(《转眼》)
作者: persevering (附中病班班)   2016-08-28 04:46:00
首推 辛苦了!
作者: potato92 (九十二颗马铃薯)   2016-08-28 04:49:00
好用心!
作者: sonora (sonora)   2016-08-28 04:54:00
作者: ptlin (終於結束的起點)   2016-08-28 04:54:00
用心大推...! 也推想说的话 想知道音乐背后的各种点滴..
作者: tzuchun0214 (沙发马铃薯)   2016-08-28 04:55:00
推,喜欢这次的广播,可以反复听!
作者: cyhuan (cyhuan)   2016-08-28 05:53:00
大推!辛苦了!
作者: oyaoya (喔耶)   2016-08-28 06:10:00
大推~~~感谢分享
作者: moraki (土小拨)   2016-08-28 06:20:00
推,辛苦了。满怀感激的阅读完毕
作者: FBLMD (珍惜眼下就好)   2016-08-28 06:52:00
推~ 太厉害了!
作者: ama555 (是不是就只能往前)   2016-08-28 08:03:00
推阿推推推
作者: yinteng (影藤)   2016-08-28 08:20:00
辛苦了! 转眼那句我听觉得是‘收场曲’(?
作者: nyo1223 (不要不回来)   2016-08-28 08:21:00
推!谢谢你辛苦了~
作者: yaya (喔耶比)   2016-08-28 08:24:00
最喜欢这广播内容 超赞
作者: spahouse (一切归零....)   2016-08-28 08:30:00
推~辛苦了
作者: conan110149 (小王)   2016-08-28 08:32:00
谢分享!辛苦了!
作者: MathowTS (Mathow)   2016-08-28 08:37:00
用心推 整理辛苦了
作者: aeiou159357 (汪汪)   2016-08-28 08:37:00
推,辛苦了
作者: chu8751 (chu8751)   2016-08-28 09:23:00
推~~我也好爱马世芳老师的这篇专访,昨晚又再听了一遍
作者: zuzuk (zuzuk)   2016-08-28 09:23:00
看完好感动哦,谢谢你的整理
作者: amio5213 (阿妙妙)   2016-08-28 09:29:00
推,辛苦了
作者: lumandog (鱸鰻狗)   2016-08-28 09:36:00
感谢推
作者: oic19801020   2016-08-28 09:37:00
推~辛苦了!
作者: aliceashin (午人言禾)   2016-08-28 09:45:00
辛苦了!
作者: kudos12 (cly)   2016-08-28 09:51:00
作者: coffe62   2016-08-28 09:52:00
推,辛苦你了
作者: kurhine (給我Bass★綠)   2016-08-28 09:53:00
感谢整理。
作者: oLynno (琳)   2016-08-28 10:00:00
打这个太逼人了!辛苦了!!
作者: QAQ123 (QAQ)   2016-08-28 10:11:00
辛苦了!
作者: Mayday1215 (一颗苹果)   2016-08-28 10:13:00
谢谢分享
作者: bobo0745 (人心比鬼可怕多了)   2016-08-28 10:19:00
推,我才打到2/3而已
作者: mayday90569 (mayday90569)   2016-08-28 10:29:00
推 谢谢你辛苦整理
作者: jaying1109   2016-08-28 10:50:00
推 谢谢分享,辛苦了~
作者: solitude1102   2016-08-28 11:25:00
谢谢整理 辛苦了:)
作者: oeu (花系列的花灵灵)   2016-08-28 12:47:00
感谢整理, 辛苦了~!!
作者: vivi771222 (Vivi)   2016-08-28 13:05:00
谢谢整理:)
作者: samdi (躲起来)   2016-08-28 13:05:00
推~这访问真的很长又很有内容,辛苦了!感谢整理:)
作者: mscc525112 (西西哩)   2016-08-28 13:56:00
谢谢整理!辛苦了~
作者: iknisc (琪琪)   2016-08-28 14:14:00
推!昨晚听完才想把最后感想一段打出来,没想到现在就看到原po整篇打出来了!很爱听他们聊音乐!谢谢你,辛苦了!
作者: shan26 (Mia ~*)   2016-08-28 14:16:00
推推~~~谢谢整理!! 辛苦了!
作者: fionask (searching for)   2016-08-28 14:22:00
用心推 辛苦了
作者: suba1121 (宣)   2016-08-28 16:55:00
用心推 谢谢~~
作者: dreamer5 (这是我们期待的365天)   2016-08-28 18:20:00
谢谢整理 我也很喜欢这个访问
作者: silogane (inspiration)   2016-08-28 21:02:00
辛苦你了!
作者: jashpek (快乐伤心我自己决定)   2016-08-28 21:10:00
谢谢你,辛苦了!
作者: ohcarrie (藍色潮汐)   2016-08-28 21:38:00
未看先推!!! 谢谢整理分享!!!
作者: sandy620 (Miss S)   2016-08-28 22:41:00
谢谢分享。
作者: jane520 (無糖綠)   2016-08-29 03:38:00
马世芳老师分享了这篇贴文耶!
作者: tzuchun0214 (沙发马铃薯)   2016-08-29 04:07:00
复习推
作者: jinzu (Jill Chang)   2016-08-29 08:51:00
谢谢分享,辛苦了!
作者: pony0014a (pony14a)   2016-08-29 10:39:00
能听到关于乐句的分析,赞 感谢分享
作者: u86u86 (牙牙牙~~)   2016-08-29 14:16:00
推 谢谢辛苦整理分享
作者: mei519 (Mei)   2016-08-29 23:18:00
谢谢原po用心整理
作者: end61728 (阿葵)   2016-08-30 00:24:00
推 感觉收获好多
作者: ejpink (张开双手的可能性)   2016-08-30 11:52:00
推!谢谢整理,很喜欢这个访问
作者: candyfloss15 (等待幸福的北极熊)   2016-09-01 16:47:00
推~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