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逆转胜:台湾电影开始逆转

楼主: berson (小小孩)   2014-11-10 14:06:15
这篇主要在讲台湾电影环境跟这部电影的编剧部分编剧
但最后对尚翊哥(?)的表现非常赞赏
内容写得满中肯的 但不知道适不适合贴五板
如果违反板规请推文 我立马删除 谢谢
--------------------------------
转载自:http://screenwriterleo.com/second-chance/
【电影评论】逆转胜:台湾电影开始逆转 by 编剧人生 Leo Chang
之前我在撰写《痞子英雄:黎明再起》的影评中,我特别提出那是台湾电影历史的一页。
当然,电影相当主观,每位观众看到的都不同,对于电影的感受也会不同。
然而,不只是观众,就连媒体都有不好的评价,我想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媒体是否应该
要无条件地推广电影?
媒体会因片商的行销活动,而利用不同的方式给予媒体,相对媒体也会回馈给片商,
将电影以特定的形式使大家看见。面对台湾的消费意识:削价竞争、电视台收视群霸凌、
导致许多电影工作者无法将故事推出,使大家看见。
当你是电影媒体,首先,你会受邀参与媒体试映会,媒体与片商互相交换资源,使产品有
更好的佳绩;然而却有许多媒体的推广形式,不知道要扛起资源交换的责任,为电影
推广。推广并不是一昧地叙述电影有多好,而是写出电影的核心,将电影工作者的宗旨
活跃在你推广得形式中,让大家看到每部电影最想给与观众的特点,这是电影媒体的
责任,他们是媒体而不是电影媒体。
我是电影个人媒体,当然也含括在电影媒体中,我相信读者都知道我所推广的概念,
因为这是我想为电影做的事。我非常重视每一次试片机会,因为那是编剧人生的责任。
影评写了一年,读者回应编剧人生的影评中立又不失专业,所以我的影评不用害怕影响
观影过程。
更何况是在台湾电影面临强大文化侵略的现今,台湾电影更加需要中立又专业地评论,
现在──台湾电影经不起舆论的打击。
如果说每一部电影都有最大的特点,那我想这是一部在在讲述台球的电影。《逆转胜》
将我们带回一种气氛,我们都曾体验过:高中下课后,一行人去打台球。
从那氛围中导入故事主轴,整部电影将剧情架构在相当简单的故事里,虽然是一个简单的
故事,却能看见编剧对于剧情的掌握,拥有高度的熟悉,并且已非常顺畅的方式来带进
下一幕里。
我想这是编剧在剧本的衔接之间,做出相当多的研究。因此,才会使我们以完全无断续感
来接受之后的剧情。
如果以理性的方式来思考剧本,我非常惊讶!因为除了魏德圣、蔡岳勋之外,那些电影的
剧本完全无法跃上电影银幕。然而《逆转胜》在此向观众阐明:台湾的编剧绝不逊色,
虽然我们的电视剧的剧情的确着实失望,但也因《逆转胜》对台湾的编剧逆转。
《逆转胜》的另一项剧本特点:编剧将许多重要的分钟中的对白,加以诠释。在很多
桥段中,我们会去猜测下一句台词,那是我们享受电影的写照,不论猜对与否,这项过程
对你而言都是有价值的。
更何况在《逆转胜》中编剧特别将所有我们会去猜测的对白,以衬托情绪加注剧情的方式
转换了词面。那个时刻的感受是:看见与我们预期不一的对白,受到一种冲击,那种冲击
会在心中缓缓涌起,很轻柔、很喜乐。也是一种简单的满足,有价值的感受。
同时第一次参与电影演出的温尚翊,之前在知名乐团“五月天”与其他团员共同缔造许多
不斐的佳绩。然而这次参与了《逆转胜》的演出,他第一次演出便达成在音乐以外的
成就,他诠释主角这个重要职位,我真的必须要说:他为《逆转胜》加上了一个很大的
面向,这个面向使所有媒体,观众不断的讨论他,因为我们都被他演技的精采震慑了。
温尚翊在诠释这一位新角色,以非常鲜明的方式来叙述这个角色的心境,在剧本的种种
设计中,使他能更加发挥他在角色上的种种特质。并且在其他演员的对戏与剧情前进时,
每一个角色的细节、转变他都有水准之上的表现,或许可以说:《逆转胜》因温尚翊的
演技加了许多分。
在我们看完《天台》《大伟驴鳗》后我的确对台湾电影失望,但在《痞子英雄:黎明
再起》与《逆转胜》后我又再次重拾信心。或许,台湾的电影从这一刻逆转胜。
作者: yaGaga (嘎嘎Gaga*)   2014-11-10 15:52:00
推!
作者: seotter (生日快乐)   2014-11-10 17:32:00
推!
作者: sandi731 (林小仪)   2014-11-10 17:48: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