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专访《逆转胜》男主角温尚翊、监制陈鸿元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4-11-06 14:25:13
摇滚巨星.大银幕新人
专访《逆转胜》男主角温尚翊、监制陈鸿元
放映周报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540
文 / 洪健伦
台湾电影近年逐渐摆脱在新电影与商业片间的犹疑,开始积极的在百废待兴的产业环境之
中,重新寻回观众和市场的信心,重新打造一个更成熟的制片环境与制度,更重要的是在
良好的制度之下,运用我国的文化优势有系统地抢进大陆市场。因此,近两年间更多电影
选择向观众靠拢,也试图找回导演、制片各司其职的专业分工。而专攻市场的制片也开始
尝试不同的类型,试探台湾市场的口味,与各种电影元素组合的可能。11月7日上映的《
逆转胜》便是这样企图下的另一个尝试。
本片是制片陈鸿元继推出校园悬疑片《共犯》之后,下一部监制的电影作品。本片和孔玟
燕导演合作,转而尝试“buddy movie”类型,并以台球作为包装,述说一对叔姪一同力
保家园的故事。本片不但有金马影帝陈松勇客串演出,还有王识贤担任反派,曾以《宝米
恰恰》入围金马奖最佳新人的黄姵嘉也领衔主演。更特别的莫过于五月天的团长兼吉他手
怪兽,以本名温尚翊登上大银幕,成为今年话题度最高的电影新人。电影公司解释,以本
名在大银幕上和观众见面,是希望能够抛去五月天怪兽的明星包袱,以全新样貌登场。而
在高雄电影节甫结束的世界首映,也获得在场观众不错的回响。
温尚翊在幕前得意,音乐人怪兽在本片幕后也没闲著,本片也是它首次独力担任电影配乐
,尽管之前曾已经和五月天其他团员一同担任过电影《五月之恋》的配乐,这次少了其他
团员的加入,心情仍犹如初次做配乐一般。他不但细心观察台球场里拨放的音乐,将其中
常见的电音与摇滚乐融合成为本片配乐的重要元素,他也为每个主要角色都谱写了专属的
主题旋律,并找来创作歌手白安为女主角创作并献唱专属主题曲〈我的地方〉,并也亲自
以主角谢双丰的口吻风格翻唱五月天的〈九号球〉作为本片主题曲。
本期“放映头条”除了访问了监制陈鸿元,请他分享这次企画的核心目标,我们也很少见
的进行了演员的访谈,聚焦于新人温尚翊的表演经验,他在电影预告中痞气十足的表现令
人眼睛为之一亮,但影片中遇到须呈现严肃一面的表演课题时,他却也难掩新人的青涩。
我们希望透过温尚翊近乎素人的眼光,带我们进到拍片的现场,来看看表演是什么一回事
,同时,也让怪兽以音乐创作者的身分,来分享他眼底所看见电影创作者令人佩服的认真
背影。
《逆转胜》的片名经过几次调整,从原本的《香奈儿九号》到后来的《九号球》、《爱上
九号球》,到最后的《逆转胜》,变化不小,可否请您谈谈调整片名的想法。
陈:《香奈儿九号女孩》是我们写剧本时用的片名,但后来因为授权的关系而不能使用,
所以开拍时暂定片名为《九号球》,到后来改为《爱上九号球》。之所以到上片的时改为
《逆转胜》,是因为我们和发行商讨论时,他们认为我们若太专注在“球”这件事情上,
可能会让人觉得这只是一部台球电影,反而让步了解台球的人放弃了观赏的兴趣,所以我
们取了一个不太和台球相关的片名“逆转胜”。逆转胜也代表了近年台湾社会的状况,我
们很需要逆转胜的机会,很符合现代社会的氛围,让人有希望,所以我们就决定用这个片
名。
这部电影也是您继《共犯》之后再度监制的商业电影,故事其实十分简单,以典型的竞赛
故事融合台球元素与亲情主题,对您而言,这次想尝试什么?
陈:就我个人来讲,这部片子其实是在作三幕剧的尝试。就我来看,很多台湾的编导其实
是反三幕剧的,但是大部分的人并不了解三幕剧是什么。我们这部电影大约是三四年前,
导演孔玟燕看完《钢铁擂台》,想说我们为什么不能拍这样的东西呢?我们再十年可能也
做不到那样的特效,可是那样的剧本,我们可以去做──这种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两主角
关系发展的故事,是一种标著的大档电影,叫做“buddy movie”,这样的类型不是在一
天发生,在三、四十年前有一部电影叫做《天涯赤子心》(The Champ, 1979)就是这样
的故事,讲述一个拳击手父亲因为前妻出事把小孩托给她照顾,两人在过程中怎么建立起
感情。
《赤》片当时十分卖座,朱延平把这个故事拍成了《天生一对》,由许不了跟小彬彬主演
,香港则拍成《再见阿郎》,由周润发和吴倩莲主演,直到当代的《钢铁擂台》。故事一
直不断的因应时代而变形,但是大部分的故事都可以找到源头。我们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标
准的通俗剧(melodrama),也就是从这个方向去改编这个故事,我们的导演非常懂台球
,我们就想,在台湾从来没有人拍台球的故事,我们来拍这个好不好,主要在讲的就是一
个青少年内心有大人的想法,遇上一个行为像小孩的大人,他们两人遇上后会发生什么改
变。我们就这样编出了一个三幕剧的剧本。
它是一个通俗剧,故事简单,我们其实没有什么大的企图心,只要观众看得过瘾就好,背
后则有“家庭”这个普世价值,但我们只希望讲一个故事,是观众懂的,看了开心、感动
就可以。
本片的采用“台球”作为主要的题材之一,请问当初是否出于特定的市场考量?
陈: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导演喜欢台球。而在buddy movie这样的故事架构,它可以是
台球、可以是拳击、可以是任何一种比赛。但为什么是台球呢?其实任何一种运动题材都
不会卖座,但是对这部电影来讲,运动只是外在,真正的故事是在讲这叔姪两个人,我刚
刚讲它是标准的buddy movie,这样的电影就是两个个性、目的南辕北辙的人被迫在一起
,被迫共同面对一个难题,我觉得这个东西它是有市场的,而不是台球有市场。许多运动
电影背后其实都有另一个目的,像是《魔球》(Moneyball)虽然表面上是讲棒球,可是
背后是在讲另一个人生哲学、团队的经营之道。或是像是《攻其不备》(The Blind Side
),它虽然讲的是美式足球,背后其实在讲的是种族歧视的问题。
如果运动电影只是讲运动,这个电影没人看,因为运动迷不会来看这样的电影的,运动赛
事的好玩在于它的结果未知,所以很多人喜欢看实况转播,如果今天你已经知道冠亚军赛
的结果,你就不会那么想看重播的比赛,除非里面有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运动电影不是给
运动迷看的,如果你想台湾职棒观众人口那么多,我们就来拍棒球电影一定会赚钱,那错
,因为电影的主要观众不是那些人,所以你所有的运动电影背后都要有一个中心思想,你
再用运动包装。再举个去年的《决战终点线》(Rush)做例子,台湾的赛车观众更少,可
是这部电影讲两个赛车手的故事在台湾照样卖钱,因为在F1赛车的包装下,那部电影在讲
的是这两个赛车手背后各自不同的人生哲学,以及他们竞争的过程。如果讲这是赛车的电
影,像我不关心F1赛车的人会去看吗?但是这次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进去看这部片。
可否再多谈谈孔玟燕导演选择台球的原因。
陈:孔玟燕对台球非常着迷,打得一手好球,所以他非常了解台球,知道打台球需要什么
条件,所以他可以拍出打台球时选手该有的神态和技术。
当初他是完成剧本后才来找您和相信音乐合作的吗?
陈:当初是他找我一起讨论这个想法,我说“好,我们来做这个东西。”整个剧本是我参
与修改,并且主导剧本的方向,除了导演参与编写,我们还找了《天下无贼》、《风声》
、《迪仁杰》的编剧张家鲁加入,他先帮我们完成了第一稿,我们再根据第一稿来修改,
所以张家鲁这次挂名是我们的编剧顾问。
剧本完成后,我们就给相信音乐看,他们非常喜欢,他们也给怪兽看,他也非常喜欢,决
定主动加入,我们也觉得直得让怪兽尝试看看担任主角,原本不太会打台球的他,也很努
力的在演唱会之于学习表演和台球,等到拍摄时已经准备充足了,这部影片就这样一路走
下来。
从音乐人怪兽变为新人演员温尚翊,当您看到《逆转胜》剧本时,对这个故事的印象是什
么?
温尚翊(以下简称温):那时我接到主管的电话,他说有一个角色很适合演,根本就是我
(笑)。我当时只是觉得先看剧本再说吧,但是我第一次看剧本时就被感动,红着眼眶看
完它。我觉得这个剧本的核心价值是“保护”。像谢双丰是落魄的球王,确因为要保护他
的姪女小香,要保护这个家,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亲情,因为姪女的关系,而坚强面对他自
己人生的关卡。我觉得保护一个家是值得我们撞得头破血流的,这样的意念是让我非常感
动之处。
除了您受主角的意念感动,以及您的主管认为这个角色几乎就是您本人外,您自己再谢双
丰身上是否也发现任何共通之处?
温:老实说,是南辕北辙的(笑)。我可以理解他们的意思,因为我平常穿着比较随兴,
我可以理解大家看到谢双丰这个人,第一个就想到我很适合,因为他不修边幅,而我平常
胡子也不太刮,外表这一层面上是很容易联想在一起的。但是深究谢双丰的个性,跟他的
少年得志,以及目空一切,到最后承担不住压力,到最后成为逃跑不负责任的人,得依靠
众人协助才能慢慢站起来,这个内心的成分跟我的个性不太像。因为我平常面对问题通常
是咬著牙硬撑过难关,虽然常常不是很漂亮的过关,但这是我选择的方法。所以要揣摩他
想逃、放弃一切,这种“I don’t care”的态度,真的花了一点功夫。
为了进入角色,您也在前制时特别为谢双丰写了角色自传,您在这份自传之中又是怎么去
描绘他的个性与人生?或是发想他在生活上的细节?
温:在开始想的时候,我觉得他既然是球王,应该花很多时间在打台球,也因此书应该念
不好,也因为很常混台球场,所以应该在那边接触到赌球,便从这慢慢回溯建立他的人生
。我写的自传是以现在的角度去看以前的谢双丰,所以我的自传是个倒叙式的故事。
陈:这其实是方法演技的一种方式,从建立这个角色背后的故事来认识这个角色,他(指
温)没有真的学过这个东西,但是他做得很好。我一开始也不觉得他像谢双丰,后来私底
下接触多了,也是觉得他顶多只有外表像,私底下对于穿着真的不会太在意,但是又不会
邋遢到像谢双丰那种程度,只是穿着比较随兴。
您为了接演这个角色,也像金勤拜师上了表演课,可否分享一下学习表演的经验?
温:这是我出道15年第一次上表演课,拍MV、广告和电影的经验差别真的非常的大。第一
次上这样的课程,一开始会有点紧张害怕,因为我知道自己是个满放不开的人,只要有人
在,如果没有特别的目的,我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演,我会放不开。但是金勤老师抓得
很准,他知道我会放不开,所以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是一对一的,经纪人、助理都不可以出
现,而且每次上课前二十分钟都是躺在地板上听音乐放松,我觉得他也知道,所以一直很
温柔的引导我。在那里我获得前所未有的经验,我可以真的敞开我的心胸,去做一些冷静
下来想会觉得真的很蠢的事情。例如他会叫我发挥想像力,演出10个在空中飞的东西,对
于许多表演者可能很简单,但这是我第一次做这件事,有点小尴尬(笑),但是因为他让
我很放松,所以我愿意挤出我不多的想像力,去努力的想。但是他也不告诉你对错,所以
我觉得是很舒服的。在这个经验里面,我学会放松,和不要自我设限,我也知道了自己的
想像力有局限,所以日后有些事情我都会多花一点时间、心思,去深就这个表演本身。
因为以前比如拍广告,他会叫你从沙发后面跳到前面坐下来,很简单,你就只是简单的照
做,那是不用脑的,上了表演课以后,我会思考你要我从沙发后面跳过来,在那之前我在
做什么,跳过来之后我又在干嘛?我在想什么?那整个动作的流畅和自然,就跟以前在短
时间内就要完成的广告是很不一样的。
您也特别为这个角色去学习台球,中间的过程让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温:对于打台球,我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就是“神哪,请给我多一点时间”(笑)。我
以前打过台球,但是是自己乱打,所以有太多坏习惯和不对的姿势,所以教练看到我也说
我得打掉重来,比从零开始还难。所以我就开始练,可是我跟自己说,我只能用时间去跟
它换,所以我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泡在球馆里,有时候课是两小时,可是我会待在那里十个
小时,五月天去世界各地巡回,我会先搜寻当地的台球馆在哪里,所以我们一到大家都休
息,等着明天的演唱会,而我一到当地,晚上就会去外面的球馆练习。我希望可以有更多
时间练习,抓紧各种机会与时间,可是难免,因为我很难在短时间就把球技写到我的骨髓
里,但真的就是希望“神阿,可以多给我一点时间。”
陈:在拍摄的过程中,很多镜头都是他亲自上场,使用特效的其实不多。
温:例如最后有一颗镜头,我在摄影机俯拍的时候是真的自己上场,也成功的把球打进袋
里。我在练球的时候,脑子里有个画面,就是在拍面的时候,你怎么打都打不进,全部的
人都板著脸孔,很无奈地看你,但压力越大你越打不进,现场气氛凝重到要爆炸,这是我
练球时不断出现的画面,我觉得肯定会遇到,一定要避免这样的情形。幸好我们拍片的时
候一切都满顺利的,连识贤哥和小香都很顺利。
当然导演一方面希望我没事就练,他也希望我是以一种放松的方式来演,因为他觉得如果
演员“ㄍㄧㄥ”住就会不自然,什么都会卡卡的。所以我们只要在片场遇到等待的时间,
他会鼓励我多打,也让我在拍片过程中真的很愉快。导演也告诉我,演戏和打球有一个道
理是共通的,就是无欲则刚。我觉得这句话很有到里,以台球来讲,它就是一种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的运动,所以你的脑中只要有一个念头太躁进,或是太想怎么样的时候,往往会
打不好。所以他打球的时候讲无欲则刚,演戏的时候也讲。这句话就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出
现在我身边。
陈:这是导演在片场最常讲的一句话。
从表演训练、学台球、到电影真的开拍,在正式拍摄的时候你自己的感觉是什么?
温:大家对我很好,因为知道我是第一次演戏,所以安排时间表的时候也是从简单到难,
让我慢慢进入状况。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庙口的那一场戏,就是流氓包围着我的那一场,拍
第一个cut的时候,大家本来都有说有笑人都好好的,等到导演说 action 的时候,每个
人都突然开始大骂脏话,我被大家突如其来的反应吓到,心想这是怎么了。等到看回放的
时候,果然我有背众人震住的感觉,虽然我努力想要回应想要演,但是看起来就是有点傻
傻的样子(笑)。
我觉得好玩极了。就是所有人在喊 action 的那个瞬间过后全都变了一个样子,这会让我
的演出也不觉得尴尬,因为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做到最好,所以我的自我也不见了,就是努
力的去演谢双丰、变成谢双丰。
陈:这场戏也是本片之中很重要的戏,在讨论剧本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办法介绍这个一直
在逃避过去、遇事就跑不负责任的人,这样的人观众为何要去认识他?所以我们在第一幕
谢双丰出场后不久,就设计了这一场戏来介绍这个角色,在其中我们要建立他“虽然个性
有些缺点,但还有些地方是让人喜欢”的角色性格。我们想过这场戏让观众了解,他虽然
是遇事就跑,但他内心还是一个见义勇为的人,看到一个小孩要被黑道砍手他就跳出来了
,虽然他最后看苗头不对之后还是照样逃跑,但是透过这场戏,观众至少不讨厌这个角色
,会同情他某部分,愿意继续和他继续走下去,这是建立他的角色和个性很重要的一场戏
。这个电影的剧本都是依照编剧书的公式去走,我们在尝试若照着这个公式去走,能不能
让台湾的观众容易亲近电影,容易进入这个公式。
电影拍摄方式常常在同一场景之内完成不同场戏的拍摄,前后两场戏的情绪与角色状态落
差可能极大,请问身为第一次拍片的您如何面对这样的状况?
温:我觉得我还满能处理这样的状况的,因为在我还没跟公司表示愿意接下这个角色之前
,我就背好了。
你是指谢双丰的台词吗?
温:不只台词,我整个剧本都背好了,包含别人的戏,别人的台词,然后他修改的每一个
剧本,我照背。因为我自己没有信心,不知道做什么样的功课才是对的,在上课之前,那
一段时间我只有剧本,我就是把它背到好,读到烂,每一个版本。在每场戏开始前几天,
我也把行程表都看清楚了,记得接下来几天的拍设规划,所以我是用事前的准备去弥补自
己的不足。当然导演应该也注意到跳拍有难度,所以在每一场戏开拍之前,他会花很多时
间和我们坐下来读剧本,解释前因后果。我觉得导演也是很谨慎的,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所以每场戏他也是调整好之后再开始。
在片场和其他的资深前辈合作,心情会紧张吗?
温:我觉得心情是兴奋的。因为我都会从他们身上获得和学习到东西。例如我和小香在球
馆里有一场戏要吵架。那是整部戏最沉重的地方,我很担心,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办
法做到,因为我平常很少和人吵架。但是我在开拍的时候,我看到姵嘉骂我骂到眼眶含泪
的样子,她那种恨铁不成钢的诠释真的很好,所以我也没有多想,很自然就被她带进那个
情绪里面。第一个cut拍完的时候,我记得全场鼓掌。我心想“这么抽象的‘化学反应’
四个字,我感受到了。”我很感谢姵嘉跟以豪,这是他们带给我的,以我的能力要处理可
能还有点困难,但是他们很自然而然的把我抓进来,在那一刻我们是相同的,在那个场景
里,我们真的脱离真实世界了。
除了透过黄姵嘉和刘以豪的带领,你得以进入《逆转胜》的故事时空之中外,你也常需独
自面对谢双丰这个角色,包括他不修边幅、痞痞的一面,也包括他严肃、以生命拼搏的一
面,对于这两个完全不同面向的谢双丰,你觉得哪一个他最好诠释,又或是最有挑战性?
温:我觉得严肃正经的那一面比较有挑战性。因为痞的那一面我只管放松,我很信任导演
,他自然会去抓我的限度。但是严肃的,例如他最后穿西装、整理仪容,准备要站起来的
那一幕,对我来讲满难的,因为要帅、要正经,不小心就会变回五月天怪兽了,因为我在
五月天里面做很多这样的事情,穿西装出席某个场合,武装起自己。所以在戏中要武装自
己的时候,不小心就很容易变回去,除了有留胡子以外,很容易出现“这就是怪兽”的状
况,这就变成我必须小心翼翼去呈现的,我就是不断在回想谢双丰的过去,回忆之前和小
香之间发生的所有事情,对哥哥的歉意,然后才去呈现。有时候我觉得意念可以改变一个
人的外表,例如我坐在这里想着等一下要solo,和想着“哥哥对不起”,我相信那个看起
来是不一样的。
五月天曾经宣布将在成军15年后告别舞台,而这次接演这个角色是您未来演艺事业规画中
的一部分吗?
温:不不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意外的礼物,回头看这件事情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旁人笑),我是说真的。在五月天出道15年的时候,五月天仍然
在忙,但我把握了这个突破的机会,虽然每天都很忙,很累,在我的精神状态跟体力都压
榨到极限的状态的时候,我感觉到人生好像有点不一样。我在这段时间获得很多,因为拍
电影跟我过去15年做的所有事情完全不一样,跟过去15年间遇到的人完全不一样。在拍电
影时遇到的,每个都是有才华的人,每个人都是很努力的付出一切,在两个月里面,要让
这部电影达到最好的。一直到拍完后,所有人也还是抱着一个心情,如果有更好的可能,
我们就改,这是一趟很过瘾的旅程,他会激发你的动力、你的能力,回头再想是很感恩的

但五月天不也是用这样的心做音乐吗?
温:喔会会!五月天是这样做事的没有错。(笑)
但在片场看到大家也用这种方式做事的时候,感觉是很不一样的。
温:因为那是这么多人,很大一群人!五月天就是五个人。在做音乐的路上,没有人可以
帮五月天,我遇到任何困难,就是我们五个人关在录音室里,暗无天日的,想办法去突破
它,没有办法。当然做音乐有做音乐的过瘾,但是拍电影是另一个不一样的学习跟机会,
还有自我成长的经验。对我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因为谢双丰站起来了,我自己也
慢慢的正向的面对自己的身体,我已经半年没喝酒,因为“谢双丰站起来了”(用谢的口
气讲)。
陈:就我跟怪兽合作的感觉,我不知道他的生涯规划是如何,但我觉得从第一部电影来看
他,你不会发现他有第一次演戏的生涩,所以我觉得他应该再拍下去。
(问怪兽)你自己的考虑呢?
温:希望啊。因为拍完这部电影之后,后面看的所有电影,都觉得别人好厉害,一直在赞
叹别人也检讨自己的不足,好像仍持续在学习中。当感觉到自己好像有学到什么,也会回
头想,假如当初能怎么做就好了,也会期待有下一次机会让我来实践。
作者: dreaming213 (沐沐。)   2014-11-06 14:27:00
作者: wcgg (厕所GG)   2014-11-06 14:34:00
剧本都背起来...老大不愧是资优生XD
作者: kotako2012 (天快亮了)   2014-11-06 15:18:00
推!
作者: alice910265 (Alice玲子)   2014-11-06 18:09:00
虽然说是三幕剧,但分配上觉得落差不够,节奏问题?既然都三幕剧了,狗血一点又何妨的感觉……老大的部分,观剧后只想着这个演员的表现而忘记那是所谓音乐人跨界…我想是值得期待老大戏剧领域的动向
作者: fishluck (fish)   2014-11-07 02:1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