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pt.cc/khlw
部落格好读版
在2005年,几个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秉持着“因为我可以”的原则外加恶搞学术会议的冲动,创建了一个学术论文的自动生成程序(SCIgen),只要输入作者名并按下确认生成,不到十秒的时间谁都可以成为一篇专业词汇繁复、英语句式正确、格式符合规范、附带图表及引用文献的学术论文作者,虽说论文内容都是由数据库中无序生成的,细看之下完全是胡言乱语,但不仅仅是门外汉,连资讯工程和电脑科学业内人士在惊鸿一瞥之间,都有信以为真的可能。
如同所有出色的恶作剧,这背后有着极具思考价值的观点。
2005年至今,你或许认为如此老旧的电脑程序早该被淘汰,但事实证明它不仅没被遗忘,还活跃于学术期刊的纸页上。2014年二月份一篇报告揭露了数份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出版了百篇自动生成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轩然大波,其中颇具权威的期刊发表声明以“删除论文”代替一般“撤回论文”作为对已出版自动生成论文的处理方式,并使用相嘛釭涤轻砘{序寻找漏网之鱼。
然而,这些已经被出版的自动生成文章,究竟如何被审查出版的?投稿人初衷究竟是延续恶搞、还是监督审稿、抑或是更加丧失学术道德的目标?在生成论文中,多数作者被证实是虚构人物,但也有个别案例中的第二作者是知名学者并声称不知情;然而,文章的引用率或是作者的H-index是否被有心的影响?又或者该由谁来做出相应的调查?
所有的玩笑,都有乐极生悲的可能。即便是拥有再良好意图的发明,也都有被误用的机会。
对于这些被揭发的期刊而言,在此时应变措施比锲而不舍的去追根究柢责任归属来的有意义,因为即便是严谨的科学研究,都是在错误和验证中寻找进步,但这样一个玩笑性质的程序的确利用了科学论文出版时体制上的疏失,至于是福还是祸,只能从接下来是否能够有所突破性的改进来评判了,不然即便是再一个年代,这到时已是双十年华的老旧程序,还依旧是一个学术界经典不衰的笑话。
参考资料:
Springer期刊声明:
http://www.springer.com/about+springer/media/statements?SGWID=0-1760813-6-1456249-0
出版商撤回120多篇胡扯论文:
http://www.nature.com/news/publishers-withdraw-more-than-120-gibberish-papers-1.1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