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https://goo.gl/5FDHty
【焊接打碎的政治雕像——我们该如何认识政治?】
在运动中,有些群众对尤美女立委支持砍劳工七天假,以及她支持婚姻平权的反差,持一种“那又如何?这是两回事。”的态度,表面上的确这是两个部分但其中认识这些部分的内在联系总体性的看待政治,是我们所缺乏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头,强调形式与形式之间的平衡大过实质的内容,正如赖清德行政院长公开的提出行政院劳基法修恶,但却又漂亮的表示这是使得劳工更有“弹性”。但,我们之所以反对资本主义不是反对形式,而是反对形式与内容之间的不协调,例如,赖清德没有提出“弹性”语言的浅台词—更加容易受剥削。在台湾的“民主”社会里头,每100人就有10人占据财富的44%,又例如蔡英文政权以“沟通”之名的亮丽形式,延宕了婚姻平权给了保守势力反击的机会。民主政治为何成为如此的模样?——实质民主如何落实?
这是后现代猖獗、对传统左翼失望的时代里,我们把政治分割好几个模样,如果政治是一尊人体雕像,资产阶级灌输我们的逻辑即“这是手指头、这是脚趾头、这是头....”,然后分割成不同部分放在展示台上标签著属于他们部分的名称——使我们忘记他原本应当是一尊雕像,而不是各个不同的部位。
这也正好可以让这些总体性不协调的政治雕像,打碎后却可以各自评分成“这100分,很美、50分,还好、20分,很难看”,然后加起来170分,使我们忘记打碎前这不协调的艺术品,本该只有20分。而政治的逻辑并不能只调整打碎后难看的部分从而改善加分,而是整体性的勾勒、线条、明暗的协调,翻成政治语言,那总体性的改善即:社会主义。
如果不认识空气污染的各个面向,例如因中国帝国主义的崛起,台湾的28%的境外空污由中国霾害而来。如果不认识空污中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缺乏民主计画经济的原因,我们就会做出错误的行动:一昧禁欲、反对工厂造成工人与进步知识分子、环团的对立、把环境运动侷限在台湾等。
马克思主义者的认识论相信,我们需尽可能的认识性别、种族、族群、环境等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与行动,正如数学上XYZ联立方程式,得到的已知数字越多,我们就越能接近答案。这也是为何我们需要关心国际情势,并主张国际主义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的改造不可能侷限于一国、一时、一个范畴之内,在改造之前也不可能只认识一国、一时、一个范畴,....之内,而认识与实践这些知识、教育先进群众与工人——则是先锋队的任务,也是正工人革命前提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