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刘少奇怎样惹上杀身之祸?

楼主: jiangxw (Goodman)   2014-12-02 11:28:29
刘少奇当初给毛泽东抬轿子,他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跟。
※ 引述《captainprice (普莱斯上尉)》之铭言:
: http://www.open.com.hk/content.php?id=1981
: 作者: 日吉秀松
: 更新于︰2014-08-10
: 独裁者让出权力和名利必有用心,刘少奇竟然相信毛让国家主席之议取而代之,终于引来
: 杀身之祸,毛刘分歧绝非所谓四清而起,而是八大批个人崇拜业已发端。
: 苏联作家康·米·西蒙诺夫在其《我这代人的见证——关于斯大林的思考》一书中谈斯大
: 林在一次苏共全会上提出不想再担任苏共总书记职务,引起在场的苏共委员们的惊恐,这
: 是为了什么?西蒙诺夫的叙述如下:
: 他(指斯大林─引者注)站在讲台上望着全场说道,他年老了,他不能履行受托的一切职
: 责,他可以继续承担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可以履行像以往那样主持政治局会议的职责,
: 但是再也不能作为总书记来主持中央书记处的会议了。因此,他请求解除他的后一项职务
: ,满足他的这一请求。
: 这是独裁者斯大林在他的同事面前提出“让权”所说的一番话。独裁者有时会表现出一种
: 谦虚,特别喜欢在“让权”或“退休”上做文章,但这种行为只是在演戏,只是一种试探
: ,试探部下对他的忠诚程度,试探有没有人觊觎其权力。
: 马林科夫为斯大林假谦让惊恐失色
: 人是自私的,人的所有本能欲望基本上具有排他性。权力欲望更是具有排他性、独占性,
: 没有受到监督的权力具有更加强烈的排他性,理所当然非监督的权力占有者-政治独裁者
: 必然具有最为强烈的排他心理,总是担心大权旁落。因此,独裁政治的权力斗争必然呈现
: 血雨腥风,残酷无情,丧失人性。独裁者对权力有着特殊的占有欲望,并将权力视为私家
: 财产。独裁者还看重所有的名利,在权力、名利之前绝对不谦虚、不退让。因此,对权力
: 或名利的谦让绝对不是独裁者的品质。也就是说独裁者真心退休或让权让利给别人是难以
: 想像的。
: 那么,斯大林摆出这一姿态,是出于什么目的?其同事或部下有着什么样一种反应?西蒙
: 诺夫继续描述著:
: 斯大林讲这些话时看着会场,而他的身后坐着政治局委员,在斯大林讲话时主持会议的马
: 林科夫就站在桌子后面。我从马林科夫的脸上看到一种可怕的表情,说不上是惊吓,不,
: 不是惊吓,而是他这样的人才可能有的表情,他比其他所有的人,至少比起其他许多人更
: 快地意识到杀身大祸就要落到大家的头上,而其他人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表情的含义是:
: 不能同意斯大林同志的这一请求,不能同意他卸去这三项职务中的最后一项,这是不行的
: 。马林科夫的面部表情、他的手势、他那富于表现力的高举的双手、简直是在恳求所有在
: 场的人立即坚决拒绝斯大林的请求。这时,在斯大林背后就发出震耳的喊声:“不,我们
: 请求留任!”,或意思相同的呼声,场内也喊声四起:“不!这不行!我们请求连任!请
: 收回自己的请求!”我不打算引述当时所有的插话和喊声,但是总的说来,全场都领悟到
: 了一点什么,也许大多数人比我领悟得更早。我猛一听到时还以为这一切很自然:斯大林
: 讲主持政治局,主持部长会议,而总书记将由另外一个人担任,就像列宁在世时那样。但
: 是许多人马上或几乎是马上就领悟到我一下子还领悟不到的事情,此时此刻作为会议主席
: 负有最大责任、因而一旦出事罪过也最大的马林科夫,马上领悟到斯大林根本不打算放弃
: 总书记的职位,这是一种试探,是要摸摸全会对他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态度,看看坐在他身
: 后的主席团的人以及坐在他前面会场里的人,是否准备让他斯大林离开总书记的职位,因
: 为他已年老力衰,不能再担负这第三项任务。
: 当全场开始嘀咕并高喊,要求斯大林留任总书记主持中央书记处时,我记得很清楚,这时
: 马林科夫的脸色,好像一个刚刚躲过了一场真正的、现实的杀身大祸之后的脸色,因为正
: 是他在党代表大会上作了工作报告,实际上主持了中央书记处的多数会议,现在又在主持
: 中央全会的这次会议,一旦对这个问题作出另一种决定,斯大林因年老力衰仿佛愿意辞去
: 的第三项职务的当然候选人就是他。要是斯大林感觉到,在他背后或眼前有人主张满足他
: 请求,我想,第一个会因此掉脑袋的就是马林科夫;这件事究竟会有怎样的结局,真不
: 堪设想。
: 毛泽东辞国家主席包藏祸心
: 后来斯大林“接受”了大家的请求,同意继续担任总书记一职,这时的马林科夫简直就像
: 死囚从刑场上拉回来那样松了一口气。斯大林的演戏为什么会吓坏了苏共其他领导人,因
: 为大家知道斯大林不想当总书记是假的,是在表演给在场的人看的。一旦有人附和斯大林
: 的“要求”,那么很有可能假戏真做,就可能是马林科夫接任总书记职务,这是马林科夫
: 不愿意看到的,不愿意接这一职务。这不是马林科夫没有权力欲望,而是由于一旦接替斯
: 大林职位就必定上断头台这一政治现实,让马林科夫们心惊胆战。
: 大凡独裁者都是极端自私的人物,因为他们把最公共的财产-国家和权力占为己有。因此
: ,最高权力、最大的名利都只能属于独裁者,独裁者不会让权与让利。
: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国也上演了类似上述的一幕。毛泽东不但提出要辞去国家主席还
: 要求不提“毛泽东思想”,这不仅有试探的意图,还隐藏着毛泽东欲达到的其他政治目的
: 。
: 一九五六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会议上揭露了斯大林个人崇拜以及其他政治罪行,在国
: 际共产运动中,引起强烈反响。对于苏共的动向,中共内部也较为倾向赫鲁晓夫。所以在
: 中共八大的修改党章的报告里,“强调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反对突出个人
: ,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显而易见,这同借鉴苏联的教训有直接关系。八大还接受了毛泽东要求,不提“毛泽东思想”,有意朝着加强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的方向走
: ,但是,八大接受毛泽东的这一“要求”,为当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后来的厄运
: 埋下了伏笔。因为和所有的独裁者一样毛的提议仅仅是一种姿态,更多的是一种试探。所
: 以,八大后不久毛就对决议里的有关国内主要矛盾论表示反对。这个反对绝对不是什么理
: 论上的不同看法,而是毛泽东对刘少奇等人表示不满的一种借口而已。
: 在辞去国家主席问题上也是如此,同样有试探性也有其他政治目的。而所谓其他目的就是
: 毛泽东的迫害知识分子的大阴谋——“反右斗争”相关连。
: 刘少奇竟然不识独裁者的本性
: 毛泽东自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出笼后可以说是如坐针毡,因为毛就是中国的斯大林。但是毛
: 又不得不做出一定的政治姿态,以表明自己与斯大林不同。在那个时期,毛还说在西方国
: 家不可能出现斯大林问题,可见,毛泽东知道西方的民主制度有其特殊防止政客作怪的功
: 能。然而毛并没有走人间正道,而是继续选择走斯大林的歪门邪道——集权。
: 毛泽东提出不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职务,是基于苏P的反斯大林个人崇拜,世界共产主
: 义运动纷纷反省斯大林错误的根源,中共八大强调集体领导,反对突出个人等形势。实际
: 上毛泽东提出不再担任该职务根本是一种姿态、一种试探,然而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中共
: 八届六中全会却将毛的建议进行实质性的讨论,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共领导层真心接受毛的
: 建议,其实这才是毛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毛泽东希望看到的是其同事也能像马林科夫等
: 那样,强烈要求他收回辞职的成命,然而,毛没有想到其同事那么不识相,还真的把他忽
: 悠大家的辞去国家主席的职务一事给予讨论,这说明党内有人赞同他的说法。赞同独裁者
: 的想法是一种服从,但是,有时赞成会被独裁者看作是叛逆。譬如同意毛泽东辞去国家主
: 席、不提“毛泽东思想”就是一个致命的违背独裁者的意志的举动。因为,独裁者重名利
: ,重权力。
: 一九五七年五月一日,民主人士陈叔通、黄炎培特意给刘少奇、周恩来写信不赞成毛泽东
: 不再连任国家主席职务。但非常奇怪的是这封给刘少奇、周恩来的信居然由毛泽东做出批
: 示:“刘、周、朱、邓、彭真阅、小平办。此件须经政治局同意、然后发出。请少奇通知
: 召集一次有一百人左右参加的政治局会议,展开讨论一次,取得同意。”这说明给当时其
: 他领导人写信也会落到毛泽东手里,这是所有研究毛泽东政治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也就
: 是说所有的私人信件最终都将落入毛之手,在中南海,除毛以外没有任何私人性质的信件
: 。所以才会有上述怪事出现。
: 刘接任国家主席已经惹上杀身之祸
: 毛泽东的这一动作还奇怪在:既然自己不再想连任国家主席,又何必要将陈叔通、黄炎培
: 二人的慰留信附上?这是为什么?这可说明两点:一点是毛泽东内心并不是真正想让出国
: 家主席职务。而且毛泽东在批示中说:“从一九五八年起让我暂时摆脱此任务,以便集中精力研究一些重要问题。”请注意毛也只是说“
: 暂时摆脱此任务”。正说明毛泽东不是真心实意不连任,充其量祇是想暂时离开这一职务
: ,而不是完全辞职。
: 在这一情况下,毛泽东的同事应该研究讨论的不是毛之后的接班人问题,而最多只能讨论
: 是谁在这个“暂时”期间代理国家主席职务。然而,刘少奇却提出由朱德出任国家主席,
: 而朱德则推举刘少奇出任国家主席。他们完全没有理解毛泽东的意图,而信以为真地考虑
: 起如何接替、由谁接替毛泽东的职务,还愚蠢地在八届六中全会上拿出来讨论,并最终通
: 过决议。这就从客观上迫使毛泽东不得不拱手让出国家主席这一仅仅是名誉性的职务。刘
: 少奇也同意毛泽东的辞职并接受大家的推举出任国家主席职务。从这一时刻起,就已经决
: 定了刘少奇杀身的命运。
: 另一点是毛泽东利用自己不连任国家主席为幌子,向党外人士做出改玄更张姿态。特别是
: 毛泽东在任期方面大做文章,他在四月三十日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二次(扩大)会议(也
: 是布置反右(迫害知识分子大圈套)的最后动员会)上发表讲话特意谈到不再连任国家主
: 席的事:“明年二届人大,一定辞去国家主席,瑞士有七人委员会,总统是轮流当的,我们几年轮一次总可以,采取逐步脱身政策。不赞
: 成也没有办法,不能强加于人,如赞成,要透点消息出去,否则老百姓不了解。”
: 国家权力是独裁者的私有财产
: 轮流当总统就是轮流执政,这在后来的所谓反“右”运动却成了一大罪状。原来大谈特谈
: 不连任国家主席与轮流当总统的目的就在于欺骗党外人士,让人以为毛泽东准备还政于民
: 。可见,毛泽东谈不连任国家主席既是考验其同事,又欺骗党外人士的一箭双雕之举。
: 现在有人主张说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决裂是在“四清运动”期间,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决
: 定刘少奇后来命运的应该是一九五六年的中共八大不再提“毛泽东思想”和同意毛泽东辞
: 职并由自己出任国家主席职务的建议那一时刻,这才符合独裁政治的“正常”逻辑。看看
: 马林科夫的恐惧就可以知道刘少奇是一位多么没有经验,不够老道的政治家。独裁者从来
: 不会在权力以及名利上谦虚的,只有虚伪的试探。在一九六九年的九大开幕式上毛泽东提
: 出让林彪担任会议主席团主席,他自己担任副主席这一幕也如出一辙。所以林彪坚决不同
: 意出任会议主席团主席之原因也就在此。
: 独裁者的权力岂能让他人染指、偷窥,尽管国家主席这一职务仅是名誉性而无任何实权,
: 但是这毕竟是独裁者的名利之一,如上所述,国家与政治权力成了独裁者的私有财产,名
: 利只能属于独裁者的。因此,即使没有文革刘少奇的垮台也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而已。独
: 裁政治不按牌理出牌,但是独裁政治却有其独特的游戏规则,刘少奇不理解也不懂的这一
: 点,因此引来杀身之祸。
: (日吉秀松:日本大学文理学部助教,华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