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林两传医师 谈武术与跌打

楼主: kmunatural (永远忠诚)   2020-06-15 15:52:55
林两传医师 谈武术与跌打
https://tinyurl.com/y8zvxjf5
林两传医师 荣春中医诊所院长
先父是个典型开国术馆的“师傅”!自幼习武,跟过好多个“唐山”来的老师傅,罗汉拳
是基本功外,刀、枪、剑、棍、舞狮,也样样皆通。记得小时候过年时,都会有颇大的舞
狮团锣鼓喧天的到各商家舞耍一番,除秽气,要红包。而每个国术馆因为是同道,更是不
可错过的目标,有一年春节,照例又有狮阵来访,那一次父亲并未如往常握握手给红包,
而是抬出大刀棍棒,和对方交换舞狮头,各耍套路,干了 一两 个钟头,围观人群层叠雍
塞整条马路,我们小孩更是兴奋异常,原来父亲不是吹牛的。
父亲在桃园当地是非常有名的“国术师”,也就是“接骨师”,各种骨折都接,包括大小
腿骨折的“开放性”骨折也接,甚至还有专门配合的外科医生可以到家里来,帮忙清洗缝
合伤口和注射抗生素,记得家里最多曾经住过二十多个腿骨折的病患。小时父亲常要我在
旁当接骨助手,那是最苦的差事,父亲脾气不好,很凶,当助手又常须牵引,不能动一、
二十分钟,连内裤都湿了!。
父亲因自幼习武,臂力异于常人,能耍百斤大刀,提抬百公斤重物如等闲,因此许多复杂
性的骨折,都可以在父亲手下接近完整复原。有时搬出父亲当年所接骨折的X光片,如肘
关节破裂,大腿骨断成三截之类的,看了还是咋舌不已。因为自己当年没有跟着父亲好好
锻炼,因而臂力腕力不足,所以比较复杂的骨折,就没有办法像父亲当年接得那么好,因
为断骨无法从纠结过紧的筋中完全拔伸。
因此,才联想到为什么从前伤科师傅都是练武的,因为有些重伤害,没有几分气力是无法
处理的。而也是因为练武的人,透过对自己身体的锻炼,比较了解身体结构,才能处理身
体结构错乱的状态。同时也因为伤科都是习武的人做的,古时习武之人,兼通文墨的少之
又少,因此有关伤科的著作,在数量上完全不能和读书人写的内科著作相比。
在父亲的病患中,大多数都是急性的伤害,只有少数是长年酸痛,这可能和当年整体的经
济状况有关,谁无酸痛,饭都快吃不饱了,那有闲钱去就医处理。
到了父亲晚年,急性伤患渐减,骨折病患越来越少,因为大家经济逐渐好转,而且西医的
知识中,对于意外伤害的处理态度,也逐渐在一般人的常识中生根,于是大多数的病患第
一个求诊的对象都变成西医的急诊室了。到现在,尤其我的诊所要事先约诊才能看诊,基
本上已经没有急性伤害的病患了,渐渐发现急慢性伤害及疼痛的处理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
,而其中的区别,正有点像武术中的“内家拳”和“外家拳”。
在急性伤害中,骨折的话,处理的中心当然是断骨的接续,其中牵引及固定是须要一些直
接对抗肌肉的力量,尤其是断骨经两三天仍未接正者,恐非单纯巧劲力所能复位,治疗者
宜以练外家拳者较适合。如果只是单纯的伤筋,且在急性期二、三天内,受伤只限于局部
,用直接顿挫之力,横向挤压旋扭或直线牵引,大体上可以使筋骨恢复原状态,而且速度
快,这也符合练外家拳的施力习惯,因此伤科医师在某些地方也称跌打师傅或拳头师,就
是这个原因。
但现在中医诊所中,因急性意外伤害而来就诊的,其实只占少数,多数的伤科病患,都是
一些较慢性长期的疼痛,如肩肘腰背因不堪长期姿势不良,过度使用而来的。这类病患与
急性挫伤病患在病理结构上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急性伤害而须处理的部位常只侷限在局部
,而慢性疼痛则牵涉到结构之间的各种代偿,筋膜的大片滑移,骨架间的错位共构,肌膜
肌腱之间的粘连增生固著等,都和急性伤害的有所侷限不同,因此处理的概念、手法,也
该有所不同。
人身的构造都是圆柱形及桶状的结构,筋膜在体内的连线-“力”的作用的连线-也是圆
弧螺旋式的走向,因此要顺着筋膜排列重组其中的筋骨结构,直线的牵引或横向顿挫推压
,都不能使其完整复位。
而如果系统中有某些地方未能完整复位,在一个原本错位共构的纠结之中,就不能重塑一
个新的平衡而堪用的状态,于是疼痛就反复发作,治疗常只是短暂的减轻而无法产生长久
疗效。
在多部位的慢性疼痛治疗中(即便是单一部位长久不愈的疼痛亦同),常须使一个系统一
起复位,如‘肩胛肱尺挠腕掌指骨’,或‘胯股胫跟足弓’等,个别都算是一个系统,这
种系统之中的筋膜绵密连贯,须依次第伸展,伸展中筋骨逐一依著张力才能完全归正其位
(当然事先要松解各关节,以解开其中增生粘连的细微纤维),而这也正是内家拳法或功
法的练功经过!
所谓内家功法,如八段锦、华陀五禽戏等,就是透过高度的精神集中,注意于自身内部的
动、静态感受,从而能感受、控制、改变身体的各种微细状态,包括肌肉筋膜张力,血流
心跳状况,神经兴奋度等,甚至于心灵、精神状态。
至于内家拳法如白鹤拳、八卦拳、太极拳等,就有意思了。曾有一个非常厉害的 白鹤拳
老师父对我说过这番话:“我的白鹤拳,是真的完全没有用力,但是所谓拳,就是用来打
架的,不用力而能打架,奇怪吧!”也没有什么太奇怪的,内家拳也是一种拳法,既然是
拳法当然是有敌手的练法,只是在练拳的过程之中,也经历了前述内家功法对身体改变的
历程,但功法只练主体,而拳法有主客体相对待的问题。
有许多人或许以为只要是武林高手,也定然会是医中高手,其实两者是两回事,原因有二
;第一明了主体及能掌握客体是两回事。第二拳法和医术两者刚好有着本质上的正反差异

先谈主客体认知的差异。在我学习伤科八年之后,其实已经对病人身上结构变化有相当的
掌握,病人身上错位共构的许多相关联细节,都能在手下清楚明白看见。但那时在开始学
五禽戏和太极拳后,才发现自己完全看不见自己身体上的动线结构,更对力和气的生发运
转一无所知。直到三、四年后才能逐渐看见。也是那时候才能逐渐修正自己的手法,由点
线而及于体。
另外曾有一个真正的武林高手,内家八卦掌的行家,也在从事伤科。他对自身内在的动态
掌握极为清明细腻,比方说他能清楚掌握包括眼神的方向,舌头在口中的位置对于自身体
内气和力线的引动,各种手势对于脏腑的濡养等。但是当我和他讨论病人的治疗时,发现
他完全不能掌握病患身体内的结构变化,对于手法调整中,病人身体内的逐步改变,竟然
也完全看不见。
于是从我自身的经验和那位高手的例子,可以知道,对于主体的掌握和客体的掌握,在大
脑中,可能分属两种不同的功能。对于主体的掌握,是透过身上负责感觉的本体受器,去
组成图像及反应。而认知客体则须经过手的触觉,重组立体的形象、温度、硬度、张力、
阻力也都是透过手,再经大脑各部位重组分析后,再由大脑另外区域下达命令执行反应。
因此对于主客体认知,两者在大脑所经途径不同,所以武林高手未必便是医中能手。
另外一个医武不相侔的理由是,武术是一种摧破毁坏,而医术是一种重组。外家拳多在破
点(点破则势不能成),内家拳多在破势(势破则点无力)。
现将讨论重点放在内家拳法上。既是拳法,就是以破毁敌手之势为主(〝推手〞所练的就
是),既要破势,则须先明了掌握先机,藉敌手之力以摧毁敌手力的连线及体势结构。要
摧破则须锁住敌手之力或气,引而毁之。就这点而言,正好和医道相反,医道是在松解还
原结构,使气液流通顺畅。因为人的动作反射及思维是有惯性的,尤其是主客对待时。因
此常愈是高手,愈是习惯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摧毁与绞锁客体,便愈不易入医道之中。
话虽如此,但烦恼即菩提,如能反观清楚摧破的主客体间之各种微细情节,则反向操作便
是医道。不明此理,则终生难由武而入医林。因此练内家功法的入医林较易,练内家拳法
的难些。
缅怀父亲行医种种,不禁感慨万分。父子两人医治病患的种类不同,迨由时运之不同。而
治法之差异,则由所学功法不同而来。当年没跟父亲学罗汉拳,跑去读中文系,而后入道
家内家之门,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再也无法知道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