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转贴 一位传统武术朋友的心声

楼主: protoss (天生散人)   2017-04-02 01:31:29
※ 引述《erifan ( )》之铭言:
: ※ 引述《ironmanstock (钢铁人史塔克)》之铭言:
: : 李小龙的年代已有影片佐证他的强大,所以比较有说服力,
: : 如果李小龙在更早年代,只有图片,那现在有人告诉你说李小龙的脚有多快,多强,
: : 不也是变成一种无法证实的神话吗? 可是李小龙真的吋劲也很强啊!!
: : 至于文中谈到的劲的方面,我是不懂,但我"目前认知"是,在很多练传武未到进阶之前
: : 都算是没能摆脱拙力,所以不能妄言内家拳的劲只是爆发力跟协调性这嘛简单而已,
: : 不过这也是我目前粗浅的看法而已,或许等那个前辈愿意来谈谈传武的劲是不是这嘛
: : 简单而已?
: 连假前闲闲没事,来写点东西,不过会看情况删文。
: ===================================================================
: “劲跟力的差别”向来是各大武术讨论区的热门战文,各说各话不胜枚举,
: 妄加解释总是会招来各种批评,所以在这边小弟不讲理论,只讲经验。
: 由于钢铁人兄提到了李小龙的吋劲,刚好可以借来当个引子,
: 小弟在约莫15年前,承蒙友人抬爱,学到了截拳道的吋劲练法;
: 当时小弟已习武近10年,虽然能力平庸,但凭借著长期练习,
: 倒也曾受教练和同侪谬赞过出拳速度和力道,对于如何出拳小有心得;
: 但在学到截拳道的吋劲原则后,仍感到喜出望外,
: 因为这训练法既有趣且有效,它的诉求是让人“熟练放松”。
是啊...
还差感激一味...
你懂的...
: 大家都知道,一开始练武,想提升拳头份量,透过重训+反复练拳的效果最快。
: 但时间久了以后,多少会开始觉得出拳份量卡在一个极限,好像再怎么练也就这样;
: 但这时候若能透过放松的训练,把原本"扛"在身上的重量释放出来,
: 这时出拳的份量又会出现一个不小的成长空间。
: 小弟10年前在版上写的文章好像还在,当时有对这当中的差别作了个比喻,
: 有兴趣者可以搜寻看看,但这边再做点补充:
: 我自己也是过来人,在还没学放松前,
: 每个久练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出拳顺顺的,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有放松,
: 但等实际学过放松后,回过头来看,才会深切发觉“原来放松是这么回事啊”,
: 个中落差相当明显。但说穿了这其实是比例问题,
: 久练之人在长期做同样的动作下,固然是可以渐渐消除拙力,但可能消除个50%就不错了,
: 而放松训练的诉求是尽量消除拙力到100%,并且在完全放松的前提下再做出力,
: 一增一减之下,差距就拉开了。
至此已经有了两种不同的放松了...
一种是一般常识练法消除拙力50%...
一种是李小龙秘诀消除拙力100%...
我不晓得消除拙力到100%是怎样厉害我也不敢想...
但我知道第一种...
好像是某释门铁头门下弟子...
大概练到头比拳头还硬才会有这种想法...
他去找了个好像有拳击国手背景的讨教了一下...
我看那个国手也没出啥力一开始放开往右移动左手稍微尻?拍?了对方一下手肘...
整个人似乎感应到了啥双手夹紧赶紧护着头...
他好像也才一天挥个三千拳...
另一个是认识的他师叔...
好像练通背的...
一个简单的操手法我不晓得叫啥...
就站个弓箭步单手垂直绕大圈拍大腿...
那时他正在教学生...
顺口跟我提到他师叔一手一个小时半...
出手会轰一声...
他直言"这我不敢接"...
消除拙力到100%...
敢情是雷禅扁仙水逆?
: 而且有趣的是,等这东西熟练后,岂止是吋劲而已,连零距离的打击都跟喝水一样容易。
: 再者,因为力量很大部分不用承担在自己身上,因此对体力的消耗也骤减。
: 由于小弟毕竟不是截拳道门人,这边没立场讲练法,
: 有兴趣者我记得网络上也能找到范例,或自洽相关截拳道馆。
: 不过这原理在传武中的部分门派也很容易看到,尤其通臂、劈挂、螳螂等特别显著。
: 由于小弟当时学的是练习原理,所以有幸能在放松整条手臂后,
: 进一步推展原理到全身各关节,并在经过熟练后,依此原理来打传统套路,
: 如此一来,打出来的东西,韵味力量都不一样,颇有“全身一条鞭”之感。
: 而后又承蒙几位师长的教导,更进一步学会传武里是如何把这种力量跟招式结合的,
: 至此才确认:传武的招式都是设计给有功力的人用的。
: 更进一步的说,其实招式都是在示范怎么使用力量,懂了以后自生变化,
: 而不是死板板的“当对方一拳打来~ 我就这样那样......”
: 实用上根本做不到,就算侥幸做到了也没效用。
: 不过到了这个阶段,小弟当时心中仍有疑惑,
: 因为这种力量似乎还是无法套用到所有拳种,尤其是内家拳或是一些南派武术,
: 因此后续又花了不少时日寻求内家拳老师。
: 等到多年后,总算对内家拳的力量有所体认了,自此才厘清了一些长久的困惑,
: 譬如说原来内家拳讲的“放松”跟我之前会的“放松”根本是两回事,
: 怪不得这话题可以吵个几百年还吵不完,你说你的对,我说我的对,
: 原来只是在用词上相同而已,实际上做出来根本是两回事,
: 两边讲的都对,只是永远没交集。
: 尔后内家拳的力量越练越觉得有趣,
: 初始时,虽然只是在身体形式上面去调出力量,但就已经会让人有玄奇之感了,
: 譬如要增加手上力量,竟然是从距离手很远的头或脚踝去调,调完手上力量立刻增加?
: 或着要让颈部有力,使头部受力时能降低冲击,竟然是跟舌头有关,且效用明显?
帅哥...
这只是虚领顶劲...
虽然我知道会因为这诀练到不自觉的舌头上顶还没见人提过...
但老祖宗也给了你个死方法叫你舌头顶上颚...
: 出脚时竟然可以不用扭腰转胯,只要上半身姿势正确就自然有力?
: 早期我总会对这些林林总总惊讶不已,
: 后来熟悉后才体认到全身一体,互有影响才是理所当然。
有没有兴奋了起来?
第三种最屌的放松来了...
有没种醍醐灌顶顿悟人生之感...
开始有兴趣要当英雄了?
: 进阶后又更玄奇,不过讲这就只会徒增人厌就是,有卖弄玄虚之疑。
: 一点简略的经验谈,版上高手很多,小弟本不该在此卖弄。
华人就是这样...
好为人师自以为弄出了个很屌的诀...
结果就是教你抄近路教你四肢发育不良...
一堆教育程度不高的在那沾酱油立山头...
把动作教正确...
教学生要付出努力汗水这很难?
难道不知道当你操功正确...
汗水淋漓身体产生的舒畅感...
比那啥鬼发力发劲结果也只能推开人家还要快乐吗?
当然不知道...
不然也不会有站内信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