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mmiyu (sammiyu)》之铭言:
: 现在每家公司都会成立一个部门叫做电子商务部,也经常听到又倒了那几家网络公司或是
: EC部门裁撤
: 我对EC研究的不深,但就台湾来说,在网络行销这块,都是一时兴起,又马上冷却,到头
: 来还是剩大家耳熟能响的公司
: 网购这块,除了要行销动作快,美工能力强,耐操的客服与出货团队,还有不断下杀价格
: 限时抢购,最重要的是,还要有庞大的资金可以让你不断曝光再曝光!
: 没有投入曝光费,关键字,其他也是没用的!
: 网购这块是B to C,是否优于B to B模式?网络就像一窝蜂,短暂又迅速,但我认为最终
: 走向泡沫化了,大家觉得呢?
>>对台湾目前现况而言,网络行销相关人才其实职缺是最高的,原因是现在是制造业也直
跳过中盘开始自创品牌了,以我最近收到询问度的状况来说,身边的朋友几乎都在帮忙问
有没有兴趣谈合作,但是说的,会做一回事,敢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毕竟也是一笔可观
的成本,许多企业主其实多半只要求有人能帮他们更新粉丝团,画EDM,其他提案有牵涉
到预算跟绩效奖金的,几乎都用不了了之的方式带过,以上是我目前听到最多的情况,给
您参考。
再者,我以网络行销承包商这产业来说,现在多半是整合在广告公司底下,透过整体概念
的包装配合网站的方式进行配合,最明显的就是加盟展,有很多品牌背后都是同一个老板
,另外一种是自家企业委外发包,这种的常因为预算落差太大而到后来做出来的东西,只
能勉强达到老板要求,但毕竟他愿意出的也就那么多。
承接上面,那既然小型企业给不起,是不是很多网络科技公司就没生意了,这边必须说,
真正以网络相关业务为核心的企业,在台湾的数量其实本来就很少,而且确实就是你想得
到的那几家而已,其他就是我刚说的,广告公司因为时代的变迁,所以过去传统式的广告
模式需求真的也没以前多,当然也必须要配合时势整合网络来做,至于广告公司有多少因
为网络而倒的,很少,因为毕竟台湾老一辈的还是比较习惯用过去的方式来做,最简单的
观察是房仲,因为房仲多半还是以刊大图跟派报为主,电子商务几乎不太做,真正倒的广
告公司其实也没资金做网络业务。
再来就是泡沫化的问题,泡沫化这现象主要有两个条件,供应面对市场的期望值相当高,
另外一个是实质需求面无强烈欲望,最后才会有有价无市的状况,最后就爆了,以现况
而言,我先以网络行销承包商对电子商务开发需求企业做设定,诚如我先前说的,承包商
多半是广告公司,所以其实他们并没有对因为多了电子商务这个新的业务而认为会赚更多
,说穿了,都是为了满足老客人的胃口而新创的,但为了电子商务去开发客户,几乎不会
。另外设定为电子商务需求企业厂商对消费者,这部分确实有泡沫化的迹象,但说会爆是
有点夸张,对公司而言,最多就是网站没人管摆烂,最后找不到网页而已,其他相关平台
维护的,就是当公司近期讯息更新的管道之一,至于是否像刚开始那样觉得架起来就能赚
钱,其实老板们多半没这样想,都是抱着有价有机会的观念,至于到底电子商务到底能给
企业创造多少业绩,我这边提供一个过去媒体报导的数据,大约是企业的营业额的10%,
真的能到10%的也不多,不是不多,以中小型企业数量来看,架的有1万家成功创造10%的
能只有2.3百家,甚至更低。
最后,我们回头来总结以上观点,事实上可能不是泡沫化,我认为是烂掉,就是钱砸了,
然后就让时间一点一滴的消磨老板的期待,当然他会希望能找到好的人才来帮他做这块,
但话说回来,既然能做10%,他真的肯把10%按比例作绩效的太少了,以我过去的例子,
我过去曾帮一家公司透过网络几乎全套包办帮他做到好,半年内网络成交额快300多万,
光净利就快100万,也成功将公司的品牌拉高市占率,但过没多久,看到会计收传真,收
到的是一张BMW的汽车交易合约书,我就懂了,然而我当时领到的薪资是固定三万元。
索性我就提离职了。
以上文长,提供一些个人看法,个人网络行销资历前前后后应该也有十年,对于网络市场
这块也还算略懂点,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谢谢你的问题,因为台湾对这块,目前为
止我都只看到一堆跟行销面有关的专业,我好像听到后来都是在推销自家品牌,而不是客
观的在研讨这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