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仇视的话
应该做的是近代中文各地演变比较
去探讨为什么哪些字词出现了不同用法
又为什么哪些部分出现了交流
就我讨厌所谓支语的立场来说
很大一部分的传入其实在对岸相对开放的时候
就民间交流了
这些自然的交流根本很难扯成什么政治性的入侵
有些台湾用语当年也是输出过去的
例如
因为我自己读工管的
这东西当年我国也是去美国取经的
发展远远早于对岸
很自然 对岸一开始也是学台湾的翻译
但政治上、学术上
对岸不可能不想自己树立权威、标准
所以后面开始推广也是搞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版本
optimization就从最佳化变成了优化
资工怎么翻先不论
在工管领域确实是最佳化 最早也最符合定义
去找对岸早期的书籍也确实是用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