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跳河新郎细节曝光,女方家要求近乎苛刻:烟

楼主: miHoYo (米哈游)   2025-10-13 19:40:25
安康跳河新郎细节曝光,女方家要求近乎苛刻:烟要中华,酒要茅台
恋爱7年、订婚3年,眼看就要步入婚姻殿堂,可就在这关键时刻新郎跳河了,人才刚到酒店,就连楼都没上,事发6天后新郎遗体终于被找到。
可悲的是,声称“尽快”去看看他的新娘,至今没有露面。
翻翻周某某以前的朋友圈。订婚前,里面几乎全是那个女孩。毕业旅行的照片,一起吃生日蛋糕,520送的玫瑰花。看着挺好的。
订婚以后,两年,就发了5条动态。3条都跟加班有关系。朋友还开他玩笑,说他 “恋爱过了保质期”。他就笑笑,那笑看着有点累。谁知道呢。成年人,不高兴了,可能就是朋友圈不发了。
丈母娘这个人,村里人都知道。厉害、势力。订婚酒席上,周某某当着大家的面说,“以后都听岳母的”。说完,别人都笑了,他自己低着头,一口把酒喝完。
后来的事,就是钱。反复谈钱,谈房子,谈户口。每一次谈,都像是在拔河。拉扯的不是钱,是人的那点劲儿。
什么事儿压垮了他?
村里的张婶跟新郎家是邻居,她跟我说,这娃打小就懂事,初中毕业就去城里打工,每年春节回来,都给父母买新衣服。“去年攒够钱盖了二层楼,今年年初定了亲,彩礼是12万,女方说要存著当婚后首付。”可备婚这半年,俩口子没少闹别扭:女方要选白色婚纱,新郎说村里讲究红衣服;女方想请城里的婚庆公司,新郎觉得太贵;上星期试妆,女方嫌化妆师化得不好,当场哭了,新郎站在旁边没敢说话。“这些事搁平时都是小事,可堆在一起,就像往骆驼背上加稻草。”
提到新娘一家,很多村民都表示已经多年与其没有来往,她们家邻居更是声称已经“三十年没来往”。不少村民对她们家发生这样的事情似乎并不感到意外。
还有村民翻出一段旧事,指女方家曾“逼嫂子服毒”,想想都让人脊背发凉!
一位村民说,新娘家里人做主的多,尤其女方母亲要求多,对婚礼上的种种细节很在意,甚至纠结糖果档次和改口费,还希望男方额外准备钱。
新郎和新娘的生活状况让周围人熟悉。女方母亲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强势,家里大小事都由她决定。女方父亲性格随和、老实巴交、做木工不怎么管家里的决策。
新娘的母亲却非常的强势,他们这对新人从订婚到婚礼的两年里,商量婚礼的流程以及家庭琐事上,一直都是摩擦不断。
前段时间,酒店请客和迎亲车的环节也出现过一些争议,有些要求让男方和家里特别紧张。
婚礼前,周某某家筹措彩礼和婚宴费用,经济压力很重,他们努力把事情办好,但始终有些事让大家感觉不自在。
邻居和村里阿姨都知道女方母亲爱计较,涉及钱和面子总想着要排场。新郎家却为了结婚已经掏空了积蓄。
有人说是彩礼逼死人,警方却盖章:不是钱,是“住哪”和“钱归谁”吵了半年。
女方要带着爸妈一起过小日子,男方想关起门来刷手机,矛盾从客厅沙发一路烧到房产证。
最致命的一通电话在接亲路上杀进来。
新娘爸爸二十分钟里把“婚后工资上交”“酒席再加二十桌”钉成铁板,通话结束,新郎脸比胸花还白。
伴郎私下表示在婚礼当天早上,女方亲友就因仪式环节安排争执不休,言语间不乏“给新郎立规矩”的意味。
婚庆公司的人回忆道:他把捧花递回去,像递一张退票。
前一夜,他还在好友群里算账:“30桌变50桌,每桌多一千,烟换中华,酒换茅台,算下来等于我三年白干。
周某某同事后来回忆,他婚前一周几乎没阖眼,半夜两点还在发消息确认“大屏背景字型能不能再小一号”。
婚礼当天,那种高压的环境,任何一点小小的火星,都可能引爆一个早就装满炸药的桶。
可能是为了一句话。可能是一个眼神。也可能,是长久以来积压的情绪,在那一刻,再也绷不住了。
他跑向大桥的时候,脑子里在想什么?
或许是解脱吧。觉得跳下去,这一切的纷扰、争吵、压力,就都结束了。真让人心疼。
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孩子成才,太不容易了。眼看着就要开花结果,却瞬间凋零。
有的父母,觉得要多要点钱,是给女儿争面子。
有的男人,觉得答应所有要求,女方就会跟自己在一起。
可钱的事情,哪里有个头?
结个婚,好像变成了生意。清单一条条列出来,一项项去谈。谈不拢,就僵著。幸福这东西,就成了摆设。好看,一碰就碎了。
事情发生后,旬河的水还在流。周某某这个名字,停在了他29岁这一年。很多人忘不了他跳下去的那个样子。那究竟是一场婚礼,还是葬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