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oetz》之铭言
: 简单说就是:
: 人类是不断进步的,最后进步会达到一个理想终结(止于至善),
: 那至善是啥呢?
: 以黑格尔来看就是普鲁士的制度,
: 马克思来看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
: 福山认为是"不再前进的民主社会",
: 台湾那些哈洋肠的废死人权则认为"欧洲的就是好的"。
黑格尔的部分胜王有澄清了
我来讲一下福山这部分
我是觉得福山对历史的终结并没有这么乐观
许多人提到福山时
总是会提起他知名的“历史的终结”
但我必须在此提醒:
这部作品的全名叫做: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人
这里的最后一人便是尼采的概念
在一个不再进步 不再斗争的社会
人们失去了一切创新的动力
丧失了冒险与理想 只能追求安逸的幸福
只能用一些琐碎的话题度过日常
最后展现出虚无主义的完全状态
所以如果市长说的至善不是一个讽刺
(在前三个例子)
那我相信这就会是有偏误的
福山的确在那时认为民主制度不只在实务面成功
也在精神面满足科耶夫诠释下的黑格尔的斗争
所以历史会逐渐迈向民主制度
因此历史“终结”
但是福山可是花了很大篇幅讨论
这个在终点等待的客人是多么可怕(我借用海德格的话语)
未来可能会有多严重的问题
而我们只能期望怎么暂时压制在终点等待的命运
你要说这是至善吗
那这个至善也太悲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