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aat0808 (桐生キキョウ)
2025-09-10 09:22:41这张地图是二战轴心国全盛时期的版图,瑞士被包围,会有这种怪异的现象,全是因为瑞士
超前部署。
瑞士境内说德语的人最多,社会内部高度重视德国局势。根据,1930年人口普查,瑞士人口
410万,德语为母语者为280万,比例高达69%。
高比例德意志民族,正好符合希特勒德意志伟大复兴的目标,希特勒在演讲时不断透过以下
内容塑造民族主义:
“民族复兴”(nationale Erhebung / nationale Wiedergeburt):他强调纳粹运动是让德
国民族“重新站起来”。
在《我的奋斗》与演说中,他不断强调要扭转凡尔赛条约的耻辱、恢复军事力量、统一民族
,这些都属于“伟大复兴”的叙事。
甚至,为了塑造国家内的共同敌人,他说“Volksgemeinschaft(人民共同体)”,把尤太
人当成人民之敌(将施密特的理论改说)。
有没有感觉很雷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台湾人再无感,真的会出事。
1929年,在美国大萧条,冲击德国经济最严重,因为德国依赖美国贷款(道威斯计划、杨格
计划)。1932 年失业人数达到约 600 万,占劳动人口的 30% 左右。
但希特勒透过技术官僚与国家社会主义体系,快速打造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公共工程,让
年轻人加入义务役与劳动服务队、妇女与尤太人排除在统计数字中,以此降低帐面数字,19
39年失业率从30%降至 1%。
1933 年纳粹上台,瑞士政府就已经评估:一旦德国走向军国主义,对周边国家将构成直接
威胁,现在看起来是非常明确的判断!
但当时瑞士议会讨论军费,多数人仍认为“不必过度紧张”,所以动作有限。
正式警告发生在 1934年:
瑞士国防委员会(Landesverteidigungskommission)内部提出:若德国持续扩军,瑞士必
须调整战略。
1935 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恢复义务兵役制,开始大规模扩军。
这时瑞士真正感到“德国军力可能直接压迫自己”。瑞士国会因此通过增加军费的计
画,并开始筹划强化边境防御。
瑞士军事领导层(国防委员会与总参谋部)首次明确提出:“必须把德国军力视为头号威
胁,国防准备以防德国为核心。”
1936年,德国占领莱茵兰/莱茵兰再武装(后详述)
瑞士立即进一步讨论“若德国军力抵达边境”的情境,并开始购买新式战机与改良
阿尔卑斯山工事。
瑞士军方已经把“对抗纳粹德国”写进实际的军事规划。
1937–1938年
国防规划已明确提出“若遭德军攻击,将依靠山区堡垒拖延战争”的构想,这就是后来
“国家堡垒战略”(Réduit national)的雏形。
1939年
全面动员
纳粹入侵波兰,瑞士立即动员约43万名士兵(加上20万后备),这对人口仅400
多万的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比例(15.75%)。
国家堡垒(Réduit national)战略:将防御重心转向阿尔卑斯山内部,把重要
补给、军事设施、指挥中心隐藏在山区堡垒中。假如纳粹入侵,计画把低地让出,军队退守
山区,长期消耗德军。
广建碉堡与工事:瑞士在边境、交通要道、铁路桥梁周围建立数以万计的碉堡、
障碍、爆破点,确保一旦德军进犯可拖延或瘫痪补给。
经济与后勤
粮食自给运动(Wahlen计画):推行“耕地战”(Anbauschlacht),把草地、
公园甚至运动场改为耕作地,提高粮食自给率,避免因封锁或侵略而断粮。
战略物资储备:建立石油、粮食、药品的储备系统,以防战时断供。
外交与中立政策
严守武装中立:虽然保持中立,但态度强硬,向德国与盟国同时表明若被侵犯将全力抵抗。
务实的经济妥协:在现实压力下,瑞士与纳粹德国有贸易往来,甚至被批评协助
处理德国掠夺的黄金;然而瑞士当下也是为了避免遭封锁或入侵,选择了一个伤害较小的。
心理与社会动员
全民皆兵意识:透过宣传强调保卫国土与自由,学校、媒体、教会都参与爱国动员。
民防体系:除了正规军,也鼓励民众参加后备组织,准备支援医疗、通信、基础设施维护。
1935年国内极右派发动公投
国家阵线(National Front)
是一个亲纳粹、极右派政团,在其巅峰时期会员数可能达 9,000 至 25,000 人
左右,并接受纳粹德国宣传部的资助。
1935 年,国家阵线利用瑞士直接民主制度的机制,迫使启动一项关于修宪的全
民公投,内容包括设立更具威权、种族主义与民族主义色彩的国家体制。
9月8日公投
结果:
赞成票比例:27.71%
反对票比例:72.29%
当年 25 个州(cantons)中,也只有 3个州投赞成,多数州压倒性投反对票
因此,这个修宪提案可以说是被“压倒性多数”的选民否决。这波极右势力透过
民主程序尝试改变制度,却遭到多数民众拒绝,显示其想掌握制度、改造宪政的努力在“全
民公投”中受到压制与否决。
瑞士动员役男
1930年代
义务兵完成初始服役(约 65–90 天),之后每年须参加短期复训(一般 2–3
周),持续到 40 岁左右。
这种“年度复训”确保退伍役男维持基本战斗力。
战争危机时期(1937–1939 起):
随着欧洲情势恶化,召回频率提高,有些役男一年可能被召回两次以上。瑞士军
方举行多次大规模军事演习,模拟德军或义军入侵,役男被召回参加。
内容包括:
如何快速摧毁交通设施。
如何撤退到阿尔卑斯堡垒地带。
如何利用山地防守敌军机械化部队。
1939 年二战爆发,瑞士立即全面动员 43 万士兵,几乎所有役男都长期留守部
队,频率已不是每年几周,而是进入实际常备状态。
召回役男训练内容:射击、山地防御、爆破工事、野战演习、防空、后勤。瑞士
的训练特色:不是进攻,而是“拖垮入侵者”的防御作战。
纳粹德国制定“圣诞树计划”,纳粹其实是有想过要入侵瑞士,但最终没有实践
,这告诉我们,再强大的敌人,其实比任何人都现实,苗头不对就改变计划。
习近平150岁、器官移植与长生不老的新闻为何要西方媒体下架?因为本以为会
吸引人,结果根本反效果,甚至影响本来大外宣的计划:93阅兵。
当敌人如此现实,民主阵营如果继续绥靖,敌人一定出手:
而民主会毁在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当瑞士把公园、荒地拿来准备战争的粮
食;我们选出来的立法委员我最大立委竟然跟政府索取农粮署粮食运输路线图…
当内政部将中华统一促进党提报宪法法庭解散,结果宪法法庭被立法院瘫痪、立
法院又以预算审核权瘫痪行政权,现在等于立法权爱怎么搞就怎么搞,然后里面一堆有意无
意帮助中共的人…
瑞士在 1930 年代初空军装备落后,但随着纳粹德国重整军备、敌意日增,国会
紧急拨款大幅采购战机。不仅向法国引进 Morane-Saulnier MS.406,甚至直接购买并授权
生产德国制的梅塞施密特 Bf 109,以德国制武器来快速提升防空实力。
甚至,在 1940 年6 月纳粹的He 111 轰炸机、Bf 110 战斗机等多次侵犯瑞士领
空,瑞士不是两腿一软跪下去,而是派出 Messerschmitt Bf 109(E型) 战机拦截,纳粹
跟瑞士发生数次空战,最终瑞士空军击落了11架德军飞机。中立不是跪下去,是知道自己要
什么,然后全面提升能力,才能中立。
结果,我们的立法院冻结国军预算、讪笑海鲲号浮不起来…然后,通过违宪法律
要普发一万元,民众竟然可以同意…
这样最现实的敌人,绝对会出手。而且民主也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变成民主内战,
当有一边只想拿钱不顾任何事,请问长久下来会怎么演变?一定是只想拿钱的变成最多数,
然后就毁掉民主了。
国民党普发一万,草案明文写着举债也要发,甚至超过法定上限也没关系…有这
种索求无度的?现在这方式还获胜了,请问以后是不是大家等会这样吵?当民主的体质变差
,那敌人就可以出手了。
当社会上每个人都意识到,其实多数人只想顾自己,却又会想到才不想让下一代
出生在这样的社会,其实每个人都知道问题,但每个人都在装傻。
不然为何中国会变成这种社会?女童倒在路边,连续10几位路人经过都假装没事
?中国人已经被驯服,被毛泽东从1949年建政后,每年发动斗争给吓到怕了…
军公教注意喔~
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1953)
背景:建国初期,中共中央要清除国民党残余势力、土豪劣绅与宗教会道门。
毛泽东的指示:
1951 年 3 月毛毛泽东批示:在审阅华北局报告时,表示:“杀人太少,群众不
满意,要再杀一些”。他提出的标准是“人口的千分之一”,后来各地执行时远超过这个比例。
土地改革运动(1949–1952)
背景:推翻地主阶级,重新分配土地。
毛泽东的指示:“要斗垮地主,不杀不行。”在文件中要求对地主“坚决打击”
,必要时“处死一部分”以警示群众。
后果:各地公开批斗、处决地主,死亡人数数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许多农民一辈子第一次拿到土地,当下超级爽快,但农民拿到土地没开心太久,
中共马上宣布“公粮征收”,负担沉重。除了缴粮,还必须参与批斗、宣传,否则被怀疑“
立场不稳”。
中共就是知道用什么东西可以收买人心,人会为了自利,导致集体的灭亡。最后
,中共透过合作化运动(1953–1956),把土地全部收回国有,农民拿到土地不到十年,借
你的手杀人,最后你什么都拿不到,但社会始终盘据着幽魂,那些是自利害人产生的,也就
是每个人都知道,身边的人只会顾自己,所以中国人只能如此。
当我们了解这些,你看到馆长为了自己生意,讲出这种话,你怎么还会应和?他
就是只能骂台湾才能赚钱,你知道这些还需要凑过去?如果社会越来越多人清楚表达立场,
如同瑞士在纳粹开启二战前,实际每周练兵,展现出“我知道你在那,我也没有在怕,你来
试试看”的态度,强大的纳粹也没有动手。
而身为汉人,我要对原住民族道歉,台湾历史上对原住民族的迫害,汉人透过偷
拐抢骗把原住民族赶到灾难发生机率较高的地方,这本身就是不正义。
然而,报导指出台湾军队精锐的特种部队中,原住民族的比例可达 60 % 左右,
对比原住民族人口占全体台湾人的3%,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数字。
一个共同体,把这群人赶到生存风险较高的地方、核废料丢在那,甚至保家卫国
都是他们比较高比例,幽魂就这样盘踞在台湾。每个人的自利,长期看下来只是破败的开始
,因为风险总是由少数、弱势在承担,后人看到这样的历史,会怎么想?
我们期望社会更好,就得从自身做起,不是只顾自己,而是每个当下都多想一下
,这个决定对台湾、对周遭的人好吗?这样良善才会在社会流转,而不是那些孤魂。
22:07补
瑞士当年 69% 人口讲德语,但他们认同的是“瑞士国民”身分,而非“德意志
民族”的一部分。瑞士人会强调自己是“德语系的瑞士人”(Deutschschweizer),而不是德国人。
希特勒和德国宣传常把“德语使用者”定义为“大德意志民族”的一部分,想藉
此合理化对奥地利、苏台德的吞并。瑞士当时非常警惕这种“语言=民族”的论述,所以强
调“我们是瑞士人,不是德意志人”。
台湾人许多人讲华语,但要记得我们是民主人,我们是自由人,我们是台湾人!
瑞士当年是靠备战、备战、备战,换来历史上这张地图的状态:和平,仅剩瑞士没有被纳粹并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