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aat0808 (桐生キキョウ)
2025-08-30 11:01:08当代普信网美的一生
18-23岁:
每天 IG 限动都在夜店打卡,信义区压马路、师大夜市、东区乱晃,青春无敌。嘴上说单身
自由,实际半夜都在等一个不回的男生。
24-30岁:
开始不屑平价夜店,转战信义高楼景观酒吧,PO 红酒、和牛、日料,限动不经意发精品 lo
go。交往对象是大自己8岁的事业男子,其实是贷款买双B。嘴上说不婚主义,每天偷看他有
没把前女友照片删掉。
31-37岁:
朋友圈开始混入奇妙角色,有些一看就假的富二代,有些是整形失败还在卖梦想课程的姊妹
。开始觉得身边没人懂自己,约会对象要嘛太小、要嘛没钱、要嘛太黏。每次约会都像面试
,结果一次比一次失望。
37-40岁:
开始被叫“姐”,不管去按摩还是去喝下午茶,都有年轻妹妹叫自己“姊妳皮肤好好喔”,
听起来很不爽但又只好笑着接受。开始怀疑人生,要不要冻卵?滑交友软件只想找能聊得来
、不要性骚扰的就好。
40-45岁:
突然斜杠起来,开 IG 小帐号卖红酒、卖燕窝、卖二手精品包,还会放一段文字:“自己的
人生自己救”。健身房打卡变多,限动满满都是冥想、阅读、慢跑,试着活得像 Netflix
戏剧里的那种“高级又独立的姊姊”。
46岁以后:
FB 还在,但没人 tag。IG 限动变少,开始默默看别人过得怎样。偶尔出现一次,是晒旅游
照配一段鸡汤文:“走过这么多路,终于懂得什么叫安静的力量”。
也许偶尔会跳出来教一下穿搭、推荐香氛,然后消失。
总结:
从“今天谁请我吃饭”到“我想请自己吃一顿好饭”,这条路她走了二十年。青春可以过期
,但发文不会停。只是不确定谁还会点进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