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macor1 (卖冰淇淋的车子)
2025-08-15 11:56:02告别“处女膜” 妇团正名为“阴道前膜”吁禁止修复术打破处女情结
打破处女情结!台湾女人连线与立委林淑芬办公室今天呼吁,目前已经将“处女膜”正名
成“阴道前膜”,“恶露”应为“产后排出物”,回归身体器官解剖组织,不应该使用带
有性别歧视意涵的用语,并要求政府禁止“处女膜修复术”。
台湾女人连线常务理事黄淑英表示,日前卫福部已正式函文医师公会、妇产科医学会,教
育部《国语辞典》修订后,加入性别观点的提醒,并且说明更正名词。卫福部健保署医管
组参议黄佩珊也说,健保署去年已经在五处修正用语完成正名程序。
台湾妇产科医学会秘书长黄建霈指出,“处女膜”存在与性行为没有绝对关系,有可能因
为内诊、使用棉条、运动等因素让阴道前膜破损。他接生超过3万次,遇过产妇因“处女
膜”闭锁不全,虽然有月经但男性性器官无法进入,但透过体外射精怀孕,“这样还算处
女吗?”,不应该因名称产生歧视,乐见正名运动。
林淑芬说,“处女膜”正名成“阴道前膜”是对女性反歧视的一大进展,封建时代的性别
不平等文化体制,把女性价值中以“处女”作为重点,造成现在的禁锢跟污名。现在社会
主张“我的身体我作主”,却受到美貌、处女情结影响,相当矛盾。她强调,女性的价值
不应该以“是否没有性经验”为判断,会持续推动改革。
“为何‘处女膜’三个字就会伤害女人?”,女人连线秘书长陈淑芳则说,“处女膜修复
”就是最好案例,手术目的是要营造“落红”假象,没有医疗必要性,也无法保证一定会
落红,背后潜在的事男性控制女性的文化与性别暴力。
陈淑芳说,对比部分穆斯林国家因为宗教考量有此需求,台湾没有宗教压力却仍有这类手
术,背后常是医美诊所以“贩卖焦虑与羞耻”吸引顾客,虽包装为个人选择,实则涉及性
别压迫与商业利益。她举例广告词如“一个决定换来一辈子的信任”、“找回初夜尊严”
等。
卫福部医事司长刘越萍表示,卫福部支持正名,将研议是否禁止“处女膜修复术”,医界
内部仍有不同意见,会去跟专业医学会讨论也跟民众沟通,一年内凝聚共识回应社会大众
。
黄建霈强调,所有医疗手术都要评估必要性,例如阴道裂伤必须要修复,“阴道前膜”在
婴幼儿时期可以提供细菌等进入身体的简易屏障,但实际医学价值不大,不应该把用错误
名称,让“处女膜修复”作为牟利手段。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94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