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exerodo (五球不落地)
2025-08-01 16:27:47“以核能与电网升级为核心的新型内需战略,结合失业工人就业转型,对美展现能源重组诚
意,并进行产业结构再平衡” 化危机为转机如何?
是的,发展核电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在设计得当的情况下,确实有潜力吸纳大量就业人口,
尤其是在中短期(5~10年)内。这一点不仅有历史先例可循,也有产业结构逻辑可验证。以
下是具体说明:
一、核电发展能吸纳哪些类型的劳动力?
劳动力来源
可转型职位
说明
传产技术工人
钢构建设、管线安装、焊接技师
与传统工厂类似技能,适合转训
电机/机械维修人员
机电安装、维运工程师、仪控技术员
电厂营运所需长期人力
无专业背景劳工
土木建设、仓储搬运、警卫、基层维修
工地与营运期皆有大量需求
工程师/年轻毕业生
能源规划、系统设计、电网工程
可结合大学与技职体系培育
高龄但有经验的劳工
训练师、品管、文书纪录员
不直接操作但具经验转型角色
二、具体能创造多少就业?
参考资料与推估(根据美国能源部、IEA、日本原能机构等资料):
一座大型核电厂(如AP1000级)可创造:
‧ 建设期(5~7年):约 3,000 ~ 4,000个直接就业机会
‧ 间接就业(供应链/施工/物流):最多可达 10,000 ~ 15,000人
‧ 营运期(60年以上):每座厂维持 400~700名固定员工,以及轮班外包与年度检修数百
人
如果台湾未来规划:
‧ 建设3座大型核电机组 + 升级现有电网 + 推动SMR(小型模组化核能)
‧ 再加上储能设施、输电强化、备用电源设施
→ **可在10年内稳定吸纳5万~10万就业人口,**涵盖施工、维运、技术支援与产业链制造工
厂(如台船、中钢、中保科技、工研院子公司等)。
三、核电不是“盖完就没工作”:它的就业是可持续的
‧ 营运期长达60年,核电厂不是一次性工程,而是长期固定人力配置
‧ 每年定检维护工作稳定,且需大量技术熟练工
‧ 核安法规与国际标准要求高度纪录与控管,这会创造大量文控、检测、监督类岗位
‧ 核能教育训练体系若配合成立,还可创造教职、训练中心、模拟测试设施等二次就业
结语:台湾若进行能源转型,以核电为核心之一,不只是补足缺电,而是:
‧ 转型就业吸纳器
‧ 国家工程技术升级场域
‧ 对美采购与产业链接轨
‧ 社会安定与内需拉动政策的一部分
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