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之后 整理出一个脉络
若叶睦的解离 以理论上来说 源自于遭遇压力事件时的焦虑
以目前为止的剧情可以大概整理出几个源头
1. 与外界互动时,以为对方是来跟自己互动,但对方却更在意自己的身分背景。
这部分比较明示,揭开面具后的恐慌、一开始面对记者访问时的撕裂感等等,
与Mortis掌握控制权之后,在社交上对答如流的模样,形成鲜明对比。
这部分防卫以分裂呈现,并揉合模仿,个人觉得蛮自然的,这里先称之为防御A。
2. 与照顾者互动时,照顾者对自己展现出不在意、忽略、躲避。
这部分是各种暗示的集合:
*A团拜访若叶家、只准备了招待客人的东西,
睦不能叫妈妈,只能叫美奈美,
常常在练琴的地方却被妈妈说没在使用;
*在A团转型后,祥子(替代的照顾者)忽略了对睦身心状况的掌握,
照顾者反过来斥责孩子,进而引发Mortis吞噬睦
*孩子窝在房间里好几天,妈妈却从来没有出现过
*妈妈愿意给只见过一次面的喵梦试镜的机会,
而看到自己的孩子却感到自己很悲惨(感到害怕)
这部分的焦虑看来大概有三种防御:
*一是分裂出一个理想妈妈来照顾自己,应该包含内投射的部分,
在Mortis口口声声说是在保护睦、说自己是在帮睦承担一切、
打电话给医生等,可能吸收了很多常见父母的照顾手法,
且应该是小时候采取的防御方式,
因为睦对美奈美的态度并无爱恨等情绪表示(截至目前为止),
称为防御B
*二是纯粹的否认与隔离,
Mortis对于祥子的态度明确表示拒绝、不愿理解,
并以回力镖形式攻击祥子,
由于在和亲生母亲中的互动并未呈现,
所以应该是后来才采用的防御,称为防御C
*三是把自己需要被照顾的心情,转移到照顾小黄瓜身上,
且小黄瓜似乎是被当作沟通的替代工具,
似乎同时有处理第1点焦虑的功能存在,较为特别所以称为防御M
3. 在尝试以音乐做为升华手段时,却觉得自己弹出的音色不如其他人。
这部分虽然可知是睦的自卑所致,但无法断言是否有受其他事件影响,
(剧情上目前没有解释睦的自卑感到底是源自亲人、还是C团)
在C团解散时,睦就已经有此种自卑感,但他选择继续练琴,
继续维持了这种升华的防御模式,此处称为防御N
但到了A团转型的时候,这里也是我比较难接受的部分,
Mortis在此处的做法则是否认,登场时就说明吉他已经沉睡,
并且Mortis对于吉他的部分是失忆状态,这部分的防御称为防御D
我觉得奇怪的点是,为何有需要否认、或是丑化吉他这件事情?
从来就没有外人责怪她吉他弹不好,
在A团live上自己弹错也甚至没人发现,
而剧情上的发展是“演技的表演比吉他重要”、
以及“他人争吵、自己当夹心饼干时,自己只要开口就会搞砸”这两点,
而这两点应该是源自于上述第1点的焦虑,所以Mortis以防御A登场是合理的;
但睦的焦虑要从“自己的演奏出过一次错”
一路衍伸到“是这个错害团体解散”,我自己是觉得有点太牵强了。
(第三集剧情是 睦太累在live上弹错→在台上僵掉→观众以为是演技→
之后观众都要看演技→导致团内路线分歧→吵架→
睦不知道该站哪边→睦觉得A团要坏掉了→
自己当初吉他不要弹错就好了???
所以我防卫性的从此封锁吉他???)
这部分我只能猜说是为了剧情张力需要才搞的,
但好像让整个脉络变得很怪阿。
阿打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表达,
编剧似乎是把上面ABCD四种防御手段全部浓缩进Mortis一个人格,
而MN两种手段、以及练习吉他、想玩团这件事情,
则近似若叶睦“自我”的发展过程中、所学会的防御措施。
Mortis与母亲形象交错的镜头,并且强调自己是协助者、只有自己是存活下来的人格,
让人怀疑Mortis是身受母亲影响、而存在于睦思想内的超我部份。
但我是在想啦,把ABCD写成四个人格会不会比较好?
现实世界的人确实是多个防御所组成的总集合,
但在看剧的时候,四种型态的防御全部混在一起,真的很让观众混淆,
而且很容易感受到冲突或矛盾,
不如像仙水那般,摆明了就写是好几个人格、各有不同功能,观众还比较好吞咽。
※ 引述《lskjd9058 (矿物质)》之铭言:
: 其实我也不是心理学专业啦 哈哈
: 但越看越觉得 姆之咪跟魔提斯并非解离性身分 aka多重人格
: 幽游白书里面的仙水比较符合多重人格
: 而经过这集 魔提斯跟美奈美的交错镜头
: 更让小弟弟我觉得魔提斯应该是睦的内在客体
: 或是所谓的本我的那部份了捏
: 编剧虽然是用解离的方式在描述睦的状态
: 但行为上比较像是自己内心的天使与恶魔在对决
: 再继续看看后面编剧还要怎么掰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