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边缘人”不只影响情绪!研究:“孤独感”或成健康恶化推手
2025-02-06
健康医疗网/记者黄嫊雰外电报导
人类是群居动物,天生具有社会性。人们透过互相联系、沟通和分享经历来建立自我认同和
归属感。然而,在现今高度数位化和快节奏的社会中,孤独感和社会孤立变得越来越普遍。
除了会让人陷入负面情绪之外,最新国外研究也发现,孤独感还会影响人体多种蛋白质的含
量,而这些蛋白质与多种疾病皆有相关,甚至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社会孤立、孤独感影响特定蛋白质含量 与心脏病、中风相关
综合外媒报导,这项由英国剑桥大学和中国复旦大学共同发表,刊登于国际期刊《自然人类
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的研究,分析了英国人体生物数据库(UK Biobank)中
超过42,000名40至69岁参与者的资料,比较其中9.3%社会孤立者,以及6.4%孤独者血液中的
蛋白质与一般参与者的差异。研究团队首先计算了参与者的社会孤立与孤独感得分,衡量社
会孤立的指标包括:是否独居、与他人社交互动的频率、是否参与社交活动等;孤独感则是
根据参与者的主观感受来评估。
在调整年龄、性别和社经背景等因素后,研究发现有175种蛋白质与社会孤立相关,26种蛋
白质则与孤独感相关。这些蛋白质会参与发炎和抗病毒反应中,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在经
历社会孤立或孤独的人体内含量较高。研究人员接着分析了一项追踪参与者健康状况约14年
的数据,发现其中约90%的蛋白质与死亡风险相关,另外约50%的蛋白质则与心血管疾病、第
2型糖尿病和中风有所关联。
孤独感增加恐改变大脑结构 或增加早逝风险
研究进一步指出,孤独感的增加会导致五种蛋白质含量上升。其中肾上腺髓质素(ADM)与
负责感知身体内部状态的脑岛(insula)体积变化有关,当ADM含量越高,脑岛的体积就越
小。此外ADM含量过高也可能导致参与情绪、奖励和社交过程的左尾状核(left caudate)
体积缩小,甚至与早逝风险增加相关。而其他蛋白质则与高胆固醇、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抗
性、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癌症等有关。
为保持身心健康 专家吁:不要再当“社会边缘人”!
研究团队也指出,与他人的社交互动能缓解压力、降低血压并提升免疫功能,更能改善大脑
健康,同时有助于促进同理心和相互理解,帮助强化人们的心理素质。世界卫生组织(WHO
)曾表示,约25%的老年人正在经历社会孤立,5%至15%的青少年感到孤独,并宣布社会孤立
和孤独是全球重大健康威胁。研究作者之一、剑桥大学精神医学系教授Barbara Sahakian就
指出,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段的人感到孤独,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提高人们对孤独与健康
问题的意识,呼吁人们必须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以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4190
你板都线虫应该没影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