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分众的迷思:财划法的认知落差
刚刚转贴颜老师的贴文,有朋友问:“总统还没签署‘财划法’修正案,怎么可能现在就影
响预算?”
这句话让我突然理解了一件事——原来大部份人对预算运作的逻辑可能并不了解,才会被简
化的政治话术混淆视听,觉得这些修法和自己的生活无关。
但事实上,这些影响早就开始了,而且会越来越快地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预算运作的逻辑:今天的钱,是在计画未来的事
不管是研究机构、政府部门,还是公共服务机构,预算从来都不是“有钱就花,没钱再借”
这么简单。它更像是对未来的一种计划和调配。当经费预测出现变化,当下的开支模式就必
须立即调整。
为什么? 因为一旦知道未来的资源会缩减,今天的每一笔钱就得谨慎使用。你不会等到明
天钱用光了才开始省钱,这不是管理预算的正确方式。
无论是头家或是打工仔都知道的例子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开店的老板,已经知道下半年度某个商品需求会下滑,你会现在就
减少库存停止进货?还是继续叫货,等到下半年货卖不出去再处理?
同样道理,当公共单位已经知道未来经费会缩减,今天的支出计划就会被压缩。
再换个更贴近生活的比喻:如果你已经知道三个月后你会失业,还会有六个月找不到工作(
也没有任何人会借钱给你),你会现在就开始减少开支?还是等到三个月后再做打算?
我想无论你是打工仔或者头家,应该心里都有雪亮的答案。
为什么有人以为影响还没来?
可能很多人把个人的财务经验,套用到了公共单位上。觉得“钱还在,怎么会有影响?”但
对于机构来说,预算的运作是年度计划的概念,不是用一天看一天。
尤其是当经费削减的法案已经通过,相关部门的操作早已开始调整,等待的只是形式上的签
署程序。
比如一个三年期的研究计画,经费早就分配到未来的使用。然而,当今年的预算被削减时,
计画规模就得立刻缩减,甚至可能直接终止。这些变化,往往是在我们未察觉的时候已经悄
悄发生。
蓝白话术的迷思:总统没签署就没影响?
蓝白阵营的话术很简单:“总统还没签署,所以影响是假的。”他们会这样说,我觉得也反
应即使是蓝白的支持者,对于“财划法”的变化也会觉得忧心,所以他们用了这样子的说法
,去安抚群众。
实际上这种说法 ,根本就是等同欺骗而非教育他们的支持者,也不告诉他们现实世界中预
算运作的真正逻辑。
这些话术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就是要让一般人觉得事情还“没那么急”,进而降低对这些法案的警觉,或者让人以为
削减这些经费对自己完全无关。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公家机构的事情,跟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当研究
经费被削减,基层服务被压缩,地方政府因此无力支撑运作时,影响就会直接落在我们身上
。
比如,学术研究经费削减,可能导致教育资源减少;基层服务缩减,可能影响医疗、警消、
教育、餐食、公路维护等基本设施的运行。而这些影响并不会等到明年才来,现在就已经开
始了。
解决问题的关键:现在赶快参加连署罢免
当越多人被这些话术蒙蔽时,这些法案的推行就越显得理直气壮,影响也会更加深远。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罢免这些蓝白立法委员是重要的行动。透过罢免连署,就是一种更直接的
“公民不同意”的彰显,不要等到“大多数人有感觉”才行动,或“ 我有感觉才行动”。
因为当多数人有感、或你有感觉,意谓伤害已经造成,到时才行动就已经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