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J-POP 文艺复兴这点
似乎有些人对这四个字有些敏感,因为J-POP并没有消失也还是有一定的受众在听。
但今天看到一串,原po跟留言者都表示在学校听J-POP没人权会被说“很油”(第一次知道
这种说法),播歌也常被K-POP打断,突然觉得这真是世代差异。
对我们这种最早被称为哈日族的老人(年轻人还懂这个字吗),当年日本音乐影视娱乐漫画
无一不渗透在台湾的日常。
对!就像K-POP目前在台湾的现状一样。
走进唱片行有一大区全都是日本CD,95跟佳佳在热门歌手发片日,歌迷要拿着现金去排队领
货,一张800~1000元,要考虑到将近30年前的物价。那时听K-POP的人也有,但立场比较像
今日的J-POP。
虽然这样会散发出老人臭,但对我这辈的人来说见识过高峰自然会觉得现在日音在台湾的热
度是有差的。有好阵子脆上面日音文章也是飘不出去,一直到某天有人拖日系偶像下水开启
了第一波的热潮。
但现实是一些比较不是台面主流的来台,票也是常常处于卖不完的地步,如Perfume在北流
也卖了好一阵子,故对胡子男可以秒杀还是觉得有些意外。
到底这中间何时出现了交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