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有一部纪录片,名为《人生七年》,从1964年开始耗费半个世纪取材、拍摄14个来自不
同阶层的孩子,从他们的7岁拍到56岁,每7年做一次追踪。
其实结局大抵不脱我们的猜想:有钱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比较会。穷人家的孩子通常也就那样
了,偶尔会有特别出彩的,算是激励人心。
久久看到一次讨论,心中感慨万千。一般认为翻转阶层的手段是教育,其实可说对,也可说
不对。
这部片在YT都看得到,所以纪录片的精神我经常会在课堂上跟学生聊,但是我认为,里头真
正揭露的重点绝非一般以为的教育万能论那类的东西,我下面分成三点来谈:
1、 上层阶级。
上层阶级的孩子不会往下掉,因为处在这个位置的孩子很难犯大错。即便犯了大错,你也会
因为家族的资源而被接住。
注意一下,我这里讲的是家族,上层阶级之所以稳固,是因为资源分散在你的阿姨叔伯姊妹
兄弟手上,透过家族的联姻,上层阶级早已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网络,个人的错误会被接
住,再不济,就是当个公子哥儿享受人生,不让插手决策而已。
2、 下层阶级。
从纪录片的内容来看,下层阶级的孩子要翻身的方式有两个:教育和性格。但透过教育翻身
并非人人可行,即便能翻身,那也是小机率事件。但教育确实是有力的支持因素。
除了教育之外,个人的性格也是协助翻转阶级的关键原因。那些乐观开朗、正向积极的孩子
长大之后,凭借此点都有翻身的机会。
3、 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也就是现在正在收看文章的多数朋友,我特地把它留到最后一点来谈。从影片来
看,中产阶级往上挤的难度很高,远低于向下掉的机会。
中产阶级往下掉的原因绝非教育,为什么?因为中产阶级的父母是里头最注重教育的一群人
。所以他们阶层滑落的原因出在哪里?从影片和一般的讨论文章看起来,应该是出在父母本
身。
特别是这类父母如果只注重“知识教育”,却不注重“社会”和“人际教育”。那小孩就有
可能沦为下层阶级。
这样的父母经常会传递很狭隘的学习观念。例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努力吃
苦才会有回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别人的东西不要拿”等等这类似是而非的东
西。
他们经常是透过个人的努力或特定的专业而来到这个位置,但对人际关系或商业的原理基本
一窍不通,不清楚影响我们人生最巨大的这两点,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交换”。
他们经常会用各种奇怪的理由禁止小孩交换,不管是交换感情还是交换价值。他们喜欢告诉
小孩:只要你努力就可以被看见、不需要跟人互动、不需要留情面、不需要欠人情blabla。
因为观念太狭隘,所以小孩的性格与人际关系深受影响。这样的小孩教育现场中很常看得到
,他们通常眼高手低,不太容易交朋友,当中也有比较纯朴的,但老师也很难跟这些孩子建
立关系。
因为他们的父母会用严格的家庭禁令切断孩子与外界的联系(反正你只要认真唸书考上好学
校就好,求学期间不用特别交什么朋友),使得一般老师也不太敢介入,毕竟这类爸妈的性
格很古怪,你会怕被申诉。
他们的成功模式非常单一,单一到近乎愚昧:努力考高分,进大公司发大财。
换言之,他们虽然很重视教育,但教育的内容仅限于“知识的学习”,不涉及人际、商业、
以及文化与艺术。
小孩如果聪明伶俐会唸书就罢了,或许真能挤进高学历的窄门,成为他们想成为的那类人。
如果不是,日后的人生就会直接往下掉,影片里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
你完全可以说:成也教育,败也教育。
当我们把教育定义为“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时,其实已经太过简化了人生的复杂,而且也冒
著将鸡蛋全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风险。
现在不比40年前,学历不会有什么保证,顶尖的高学历才会有保证。而这保证,也不过是让
你能顺利背上30年的房贷而已。问问那些35岁以下的年轻医生吧!如果没有父母资助,他们
住的房子长什么模样?
他们的月薪也买不起一坪房。
显然我们还需要除了教育以外更多的东西,大到政策、税法、与文化,小到父母个人的学习
及成长。
大的且不提,影响孩子最关键的一定是父母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我们活在这个世界,并不是
来报复社会的。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有时就让我想到这个。
因为我苦过,所以不能让你苦。不能让你苦的方式就是你要努力把别人踩在脚底,努力不跟
人互动,努力觉得别人都是你的对手,当那只把其他人往下拉的螃蟹。
他们造就了网络盛行的红眼文化,以及见不得别人好的丑陋心态。
这么扭曲的认知让他们成为了中产阶级,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最终也可能让孩子活出他们
的阴影,成为他们未解议题的代罪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