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Victoryking (夜空メル的かぷ民)》之铭言:
: B站很讨厌消费主义
: 你怎么看消费主义ㄚ
: 消费主义真的那么糟糕吗
: 我怎么感觉消费主义也没什么
: 又不是强制你去买
: 如果是说什么资本制造虚假的需求
: 那还是要验证的啊
: 如果现实没什么用 那就没人买了不是吗
: 如果现实真的很多人继续用
: 不就是代表好用吗
第一个 要了解到人的消费并不是纯然理性的
当然你可以说这背后是一套效用函数来决定
但这个效用函数在一些广告行销下 是会暂时(或永久)的改变的
上面说得虚假需求 意思指的是这些广告促使你
脱离了你原本正常情况下的效用函数 决定在一种新的状态下进行消费行为
但这种非典型的购买 时常会在你恢复到正常状态时 让你感到后悔
让你的情绪感到失落
但是在这个消费主义的社会下 你最快速满足你欲望
最快平复自己情绪的方式 就是消费
然后你就会大吃一顿 大卡一刷来平复你这个情绪(如果你有钱的话)
在短暂的快乐后继续后悔 你就会卡在这个消费主义的螺旋之中
而我相信这是现代西方文化中许多人会出现的问题
即便不是大卡一刷来平复情绪
也是用一种禁欲-狂欢节的模式来消费
我到德国后 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他们的狂欢节
狂欢节的前几天 有种蓄势待发的感觉
然后狂欢节中 街道上一堆超热情的人 跟你抱一起 请你喝酒 在你脸上涂鸦一堆
最后圣灰星期三 每个都疯完了 乖的一蹋糊涂
消费主义的社会 借由广告 劳动道德 等等许多面向
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
以消费的快感与商品的满足感成为我们满足自己的主要 甚至唯一方式
: 那反对消费主义是为了什么啊
: 我是看到有反对是因为环保
: 消费主义增加人类消费 所以利用更多资源
: 造成不环保
: 那不就是要人类减少消费吗
: 减少消费不太妙吧
: 减少消费=减少生产=不需要工人
: 那这样很多工人会失业不是吗
: 也没比较好吧
经济发展跟环保虽然不是永远当死对头,
但在许多角度都有矛盾所在,而这就是其中之一。
我自己认为这个矛盾没这么好解决,
毕竟大家对于对未来的想像都有所不同。
而回归我的看法:
我自己对于消费主义是不带特别的好感。
但也不是因为环保,
而是因为在现代消费文化的确随着种种现状的结合,
成为了社会上的一种主流价值观(的构成部分)。
还记得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当中提到的那个物品价值的幻象吗?
我的确认为马克思在于剥削理论有着太过二分的想法,
在物品价值理论上也没能跟上稍后发生的边际革命,
但是他在物品价值的二重性上说得相当有启发性。
我们聚焦于社会互动下产生的商品价格,而将其当作是这个物品的本质,
但这并不是。
光想想我们现在所在的社会就好了,
多少人会把这个社会互动下产生的薪水,商品价格,地租等等,
当成是一个人事物地的本质,界定其是否有其意义所在。
这只是社会互动下产生的一个标签,
为什么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会这样认为呢?
但在消费主义的社会中,这是如同呼吸般平常的,
因为就是这些影响了你的消费行为,进而影响了你的价值观。
当然我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甚至我不认为我是左派,
从根本上来说,我是尼采的支持者。
但是我一样认为这种拜物教的形式是有问题的。
我们遗忘了自己作为人或是说能思考的野兽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也就是价值判断,
而选择将这个这么伟大的活动放弃了,将自己委身于一个帮一切定好价格,
而你只要会看数字就能了解其意义的群体幻想中。
该死的消费社会,我们剩下唯一最本真的价值评断只剩下自杀,
因为你自杀时通常不会去想清洁队跟殡仪馆的价格。
当然 脱离一个现有的社会绝对是痛苦的
但是我认为至少我们要先能够开始质疑自己所在的这个状态
我们拚命的消费 我们把自己当成是穷极奢华的主子
借由仅存的一种方式来满足自己逐渐被养出的物质欲望
但是在这个社会上 即便你是最有钱的资本家 拼了老命
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我们真的成为了物的主宰者吗
虽然在这边用沙特是有点太远了,
但我还是觉得这个举例满适合的:
一个性虐待者最后会变成一位性受虐者。
(虽然我觉得反过来解释比较顺)
这也同在消费行为中体现。
一个人将自己视为是消费的主体,他爱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
但他在陷入消费的狂热后,他逃离不出消费-享受-空虚的循环,
从某种角度,这些被消费的商品反而成为了主体,奴役著这个消费者进行消费。
这些你拥有的东西最后会反过来拥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