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vikk33 (陈V)
2022-11-29 15:35:43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60381
11月初,美国刚刚举行完中期选举,月底,台湾也进行了“九合一选举”。两个选举不但
在时间上相近,在各自政治日程上也很相似,都是在两次总统选举之间的最重要全面选举
,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对现任总统的一次测试,也是对两年后总统选举的风向标。
这次台湾的九合一选举令人印象深刻。选举以绿营大败告终。很多绿营朋友很失望,但这
对整个台湾的民主进程不是坏事。相反,至少从四个方面,我们看到了台湾民主的韧性与
成熟。
首先,台湾民主并非如石之瑜所言“不需负责”。
在选举前一两个月,台大教授石之瑜发表过奇文《习近平再独裁,也比民进党更民主》。
笔者曾撰文反驳了其核心观点。然而,当时他的另一个论点笔者没材料去反驳。
石之瑜认为民进党只要制造政治对立,叫叫政治口号,把什么都归咎到中共,什么都“抗
中保台”,就能百战百胜。于是,民进党对弊政不必承担后果,只要“就以反独裁、反并
吞的名义撕裂社会,强迫选边”,就能获得选票,一直执政下去。
此前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事实,因为没有例子验证。这次九合一选举给“石之瑜理论”打了
一记大耳光。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同样打两年前的“抗中保台”,同样打“中共同路
人”,然而,它却无法复制两年前在总统大选中打胜利。这证明,“抗中保台”不是神丹
妙药,并非打了这张牌就能永续执政。
这刚好证明了台湾民主的韧性和成熟,执政党归根到底还是必须以善政作为长期执政的基
本,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台湾的民主是一种“负责任的民主”。
从民主政治制度而言,制衡永远必要。在民主制度中,我们不希望看到一个党永远执政,
更不希望一个党经常地全面执政。永远执政是指时间,全面执政是指总统与国会这两个分
支,以及中央和地方这两个层次。作为一个党,当然应该追求长期和全面的执政。但作为
一种制度,这种局面只会对民主不利。从立国起就一直全面执政的新加坡就是这种“假民
主”的典型。
其次,民主需要制衡。
在民主制度的政党制衡上,不但中央重要,地区也一样重要。因为地区政治就是中央政治
的基础。以美国政治为例,中央与地区相对应的就是联邦和州的关系。如果仅从哪一党任
总统去判断是否一党独大,是否民主,那么在19世纪后期,美国共和党长期执政,看似就
是一党独大的“假民主”局面。然而,在地区层面,民主党依然与共和党势均力敌。于是
没有人会否认,当然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对垒的局面,是“真民主”。
同理,虽然九合一选举是地方选举,在对政治影响上,不如两年后的总统选举兼立委选举
重要。但在认定“真假民主”与否的问题上,依然有着试金石的重要地位。
在美国的选举中,至少在近十年极端化之前,美国选民长期奉行“制衡”的信念。一个总
统做八年,就该换个党;一个党赢了总统,于是国会就应该由另一个党控制。各州的州长
和参议员不一定看党派,看人更重要。这项原则都大大有助民主中的制衡原则。很多选民
在投票时都刻意这么考虑。
即便在近十年极端政治的气氛下,我们大致可以相信,可以出于这种制衡目的而投票的选
民会大大减少。但我们依然可以惊喜地看到,这种制衡的钟摆效应依然客观存在。欧巴马
当了八年总统,于是就让共和党的川普当当。2016年共和党控制了两个国会,于是到了
2018年中期选举,民主党就重夺众议院。2020年,换一个民主党总统。到了2022年,共和
党又重夺众议院。于是尽管我们处于一个撕裂的年代,但选民的投票依然微妙地支持制衡
。
由此联系到台湾九合一选举,选民的抉择何尝不同样是一种制衡?这种制衡的存在,同样
是台湾民主韧性和成熟的标志。
第三,民主需要尊重规则。
在这次选举中,负面攻击非常剧烈,言语也充满火药味。然而, 即便斗得你死我活的地
区,失败的候选人也会承认失败,恭喜对手。比如在竞争最激烈、抹黑最严重、火药味最
重的台北和新竹两个市,民进党落选者陈时中和沈慧虹都自行宣布败选,也恭喜获胜的对
手。
愿赌服输,尊重规则,不搞“选举舞弊”的阴谋论煽动选民,这是民主制度能维持下去的
“基本法”。这些愿赌服输的原则在美国选举政治中曾经被认为天经地义。候选人对选举
结果有疑问或者争持不下的例子不少,但都通过法定的程序解决,或者重点票,或者打官
司。大家最熟悉的现代例子,莫过于2000年总统大选,小布什和高尔先是重点票,再把官
司打到最高法院的事了。尽管当时争议非常激烈,但一切都有条不紊地按照法律程序走。
孰料到了2016年民粹主义勃兴之后,这些基本原则不在理所当然。川普因为自己败选,自
己阵营和侧翼发动大量选举诉讼却几乎无一成功,他还施压地方选举官员以求改变结果,
在诸法不凑效的情况下,他煽动举世震惊的“一六暴动”,其手下还出过“武装夺权”的
鬼点子。要不是军方、司法机构和副总统彭斯等人立场坚定,美国的两百年和平交接政权
历史,是否会千年道行一朝丧,实在要打上问号。
在这次中期选举,共和党的大批“选举否认者”被川普推上了众议院。在争持激烈的选区
,MAGA共和党人(即川粉)依然祭出了“民主党选举舞弊论”。在亚利桑那州州长候选人
Kari Lake在落败后不肯承认失败,其与胜选者的差距也大于0.5%的重点票门槛(现在差
距是0.7%),她和川普一样,指责“民主党舞弊”,两天前正式打起法律战。会否最终接
受结果,以及会又什么进一步的行动还不得而知。
这种情况不仅是美国存在。其他成熟的民主体也有发生。最近巴西举行总统大选,有“热
带川普”之称的现任总统博索纳罗也同样不肯承认失败。几天前他正式发起诉讼,指责“
选举舞弊”。巴西能否顺利交接政权还在未知之数。
至于那些“新兴民主国家”,这种不肯承认失败的例子就更严重了。比如一年多前,缅甸
在经过十年左右的民主进程后,军方因为不满意选举结果,以“选举舞弊”为由囚禁昂山
素季,还以荒谬的控罪判她监禁。缅甸从民主堕落回军管,赤裸裸地展示了民主可以是多
脆弱。
在这些国际大环境下,台湾的民主选举简直是一股清流。这值得很多民主国家,尤其是美
国那些输不起的候选人学习。
第四,公开的民主点票制度。
台湾民主还有美国值得借鉴的,就是如何让民主过程让民众更信服。比如美国近年来的“
选举舞弊”指控,尽管全部没有事实支持,但很多人笃信不已,这和美国选举制度的复杂
和自动化分不开。
比如,美国几乎全部采取投票机点票,于是就有人质疑“投票机作弊”,说工作人员或者
制造商可以窜改投票机数据。
又比如,美国广泛使用邮寄选票,有些州规定选票的有限限期,是在投票日投到邮箱即可
,以邮箱邮戳为准。于是必须等有效的邮寄选票都到达之后,才能计算完。在那些争持相
当激烈的地区,这至少会导致数天的延迟。于是就有人大造文章,说民主党利用这些时间
“伪造选票”。
这些指控都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但有人借此炮制阴谋论,还有这么多人信,这些方法不够
透明,是非常重要的客观原因。可以说,这被阴谋论者得到可乘之机。
正如香港说,法治不仅公正,这种公正还必须被人看到。民主亦如是。台湾的点票过程高
效透明,这正是“选举舞弊论”没有市场的重要原因。
这点美国可以借鉴。当然,美国有自己的难处,不可能照搬台湾方法。比如,美国各州自
行制定选举方法,这是宪法规定给各州的权力,联邦没法管。又比如,美国用投票机这么
多年,如果“倒退”到“唱票”制度,恐怕很难适应。又比如,邮寄投票是为了方便选民
行使公民权利,是扩大民主的重要制度,在理论上就不应废除等。但要把民主设计得更透
明,应该是一个重要的优先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