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澈”底还是“彻”底?从甲骨文“彻”字

楼主: medama ( )   2022-11-04 22:47:54
https://case.ntu.edu.tw/blog/?p=40945
究竟是“澈”底还是“彻”底?从甲骨文“彻”字的造字创意谈起
2022 年 11 月 02 日
究竟该使用“澈底”还是“彻底”一词,随着近年我国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的修订
,在世代间出现争议。从中国古文字的造字创意以“彻底”、“澈底”在古代诗文里的使
用差异来判断,两者应有不同。形容通透到底、完全而无所遗漏,应使用“彻底”,而“
澈底”应使用于与水体有关的“清澈见底”义。甲骨文“彻”字的造字创意及“彻底”之
义与鬲这种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便出现的烹煮器清洗不便有关。
撰文|江柏毅
近日,一位家长在社群媒体上贴出小孩的课本内容,写道“比别的山绿得还要深些,绿得
还要浓些,绿得还要澈底些”。此贴文一出,立刻引起了网络上的论战,许多家长表示,
自己小时候学校所教的应是“彻底”,为何今日已悄悄地改了?
根据最新2021年第六版的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所写,“澈”字作为形容词使用时,
为水清之义,而作为动词使用,则表穿透、贯通,通“彻”,并衍伸有通晓、了悟之义,
如大澈大悟。至于另一个同音的“彻”字,在古代典籍表去除、毁坏、遵循等用法之外,
今日主要作贯通、通透的动词使用,同前述“澈”字。既然“澈”、“彻”二字作为动词
使用时均有“贯通”之义,那么作为副词使用时,表“完全、贯通到底”之义的词汇,究
竟该使用“澈底”还是“彻底”呢?
在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里可查询到“澈底”的词目,其释义栏里可见“《老残游记
》第一七回:‘我已澈底想过,只有不管的一法。’也作‘彻底’”的解释,也就是说教
育部认可“澈底”与“彻底”两者均通,但目前行政院公布之法律统一用字表里仍规定使
用“澈底”一词。
“澈底”还是“彻底”的用法争议其实不是近日才浮上台面,而是在十多年前便有教师提
出。过去六、七年级生的国编本教科书里教的是“彻底”,但新一代学子课本里所教,却
改为了“澈底”。那么,究竟我们该使用哪一个字比较好呢?这个问题不妨先从文字的造
字创意本身讨论。
“彻”字的出现远早于“澈”,在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中便有。相对地,“澈”字是个很晚
的后起字,不仅甲骨文、周代金文不见,秦代小篆里也没有。甲骨文的“彻”字由“鬲”
与“丑”两个构件组成,前者为“鬲”这种容器的象形,后者则是一只手掌弯曲、强调指
头的手的象形,两者合起来看是一个会意字,西周金文则延续着相似的造字创意,在西周
中期“丑”已简化、讹变为“又”形(图一)。这两个象形构件为什么要凑在一起作为“
彻”字的造字创意使用呢?这需要从“鬲”这种容器的使用、清理说起。
图一:新石器时代晚期陶鬲与“彻”字的早期字形演变(图片来源:〈黄河流域龙山时代
陶鬲研究〉,《考古学报》1996年第四期)。
“鬲”(音ㄌㄧˋ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炊器,主要用于烧煮、加热菜肴,出现于新石器
时代晚期,在战国时代晚期结束使用流行,为灶台、圜底的釜等烹煮器具所取代。鬲早期
为陶质,进入青铜时代后则同时可见陶、青铜两种材质。作为实用器使用的陶鬲发现量大
,而青铜鬲则相当稀少,可能与礼器的性质有关。鬲的外型与鼎相似,同样具有大口、底
部有三个锥形足的特点,惟其差别在于其器腹与足相连,整体中空,呈鼓腹分裆的袋状,
又称为袋腹或袋足(图一)。这种看似奇特的设计为古代中国所独有,目的是为了使鬲具
有最大的受热面积,能让食物较快地煮熟,以节省燃料。其实不仅仅是鬲,龙山与青铜时
代同样用于加热内容物的三足盉、鬹等水器都有类似的袋腹设计。
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以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饮食都逐渐改以稻、麦、黍、粟等食粮作物为
主食,菜蔬则多以羹汤的方式处理,也因此在使用鬲烧煮时,必须以匕匙时时搅拌,以避
免食物沉底黏附于器壁,进而烧焦。一旦烧煮时稍有失误,鬲的清理受到器形影响,使用
工具(如毛刷)便显得费时不易,效率不高,也因此清洗者宁愿改以将手伸入鬲中,利用
弯曲的手指掏洗中空的袋腹,反倒能较全面将鬲里头烧焦附着、沉底的食物残余清理干净
,也因此“彻”字的造字创意便据上述清理情况,以表“彻底”之义。
商代鬲的袋腹多显得膨胀、丰满,青铜质的礼器口沿两侧有立耳可用于提举。到了商末周
初,日常所见鬲的袋腹已开始逐渐退化,由高袋腹转变为低袋腹,失去了大面积的受火功
能。西周晚期、春秋初期鬲的外型除了口沿出现一圈宽唇边之外,整体变得更加低矮,袋
腹也几乎消失,失去了原有烹煮、节省燃料的功能(图二),这样的器形演化正与袋腹不
易清理有关。
图二:(A)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商代二里岗遗址早期青铜弦纹鬲、(B)上海博物馆藏商代
早期兽面纹鬲、(C)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商代压印篦纹陶鬲、(D)宝鸡青铜器博物
院藏西周早期B鬲、(E)平凉博物馆藏西周灰陶鬲、(F)国立故宫博物院藏西周早期
兽面纹鬲鼎、(G)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西周早期虢仲鬲、(H)洛阳市博物馆馆藏西周中
期斜纹鬲、(I)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西周晚期伯邦父鬲、(J)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春秋时代
郑鬲。
今日楷书的“彻”字在甲骨文字形左侧多了一个“彳”的偏旁,其实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
秦系文字,在睡虎地秦简中可见“鬲”的左侧添加了一个简省后的“行”符号(在甲骨文
中行表行道,常于许多作为构件使用的字中简省为左半或右半),后讹变为“彳”形。至
于今日楷书“彻”右侧的“攵”形偏旁,其实也是由西周时期金文“彻”字的“又”形(
表右手)偏旁,在战国时代早期讹变为“攴”(表手持短枝等棒状物欲敲击)而来。“彻
”字的“彳”、“攴”偏旁均为后来的小篆所沿用,并延续至今。有趣的是,从东汉许慎
所收录“彻”字的古文可知,战国时代“撤”字左侧的“彳”形偏旁已有讹变为“氵”形
的迹象(图一)。
汉字里见有“氵”偏旁的字,多与水有关,如江、河、海、湖、溪等,不胜枚举。“澈底
”一词的使用由“水清澈见底”之义引申而来较为合理,但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的
释义中却不提。
细查古代诗文,可知“彻底”、“澈底”两者的词义迥然有别。形容通透到底、完全而无
所遗漏者是“彻底”,如南朝宋佚名《西洲曲》:“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北魏贾
思勰《齐民要术・作酱法》:“当纵横裂,周回离瓮,彻底生衣”、“十日内,每日数度
以杷彻底搅之”、《齐民要术・作酢法》:“以棘子彻底搅之”、唐马戴《边将》诗:“
塞迥连天雪,河深彻底冰”。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中亦有“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诗句,其中的“彻底”有表水清见底的“澈底”义,表明早期的“彻底”含括二义。类
似的案例见唐寒山诗“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唐刘禹锡《龙门祷雨歌》:“潭深万
仞不可度,彻底澄清挠不浊”等。
至于早期“澈底”一词在古诗词里的使用,如唐元稹《贻蜀五首:韦兵曹臧文》:“摩天
气直山曾拔,澈底心清水共虚”、唐佚名《时人号王丘、崔沔语》:“丘山岌岌连天峻,
沔水澄澄澈底清”、北宋蔡襄《诗一首》:“万叠青山拔空起,一道长江清澈底”、北宋
刘弇《知府黄龙图生辰五首其一》:“直恐龙陂清澈底,照人都入骨毛来”,皆与水体有
关,案例不可胜数。“澈底”表通透到底、完全而无所遗漏者,且与水体无关的用法,较
早仅见于清乾隆年间章甫的《题松石照》:“松阴澈底凉,坐对秋岑碧”、清末郭嵩焘的
《酬黄小鲁廉访见赠・其一》:“病余万念都消尽,渐觉心神澈底清”,以及教育部重编
国语辞典修订本所列举的清末《老残游记》,但案例相对极少。民国初年一些作家的白话
文作品里,也零星见有与水体无关的“澈底”。此现象表明绝大多数的“澈底”应该用于
与水有关的“清澈见底”义。
辞典出处若采用民国前后的作品,其权威性显然不易被认同。今日在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
修订本里已查询不到“彻底”的词目,如果教育部较认可“澈底”,那么我国国歌、国旗
里的“贯彻始终”是否也该改为“贯澈始终”呢?在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里搜寻“
贯彻始终”条目,释义栏里写的是“自始至终,澈底实践。如:‘贯彻始终,努力不懈,
是成功的重要法则。’”,仍是“澈”、“彻”混用之情况,但从前述可知,使用“澈底
”取代“彻底”,并没有顾及“彻”字的造字历史脉络,也全然忽略了“澈”字带“氵”
偏旁,与水体有关的文化脉络,这显然不是一个过去曾自诩为中华传统文化继承者,且以
使用繁体中文字体为荣国家的好选择。
参考资料:
高天麟 1996 〈黄河流域龙山时代陶鬲研究〉,《考古学报》第四期,页399-442。
马承源 1982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y1896547 (巴斯)   2022-11-04 22:49:00
作者: Bignana (凤燄凌秀翼掩北天)   2022-11-04 22:49:00
我彻底爪出来了
作者: Jaka (Jaka)   2022-11-04 22:49:00
我只用彻底耶 清澈的澈有人用吗?
楼主: medama ( )   2022-11-04 22:5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