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其实我原本想用回文
但我不会用
又想赚点P币所以和大家讨论一下
一般来说常会听到对新闻的反应
"他都已经喝醉开车上路了"为什么撞死人还是"过失"
不是故意
首先我想先将过失/间接故意/故意先定义
过失=违反注意义务=预见其发生但并不希望发生
间接故意=预见其发生且发生不违反本意且容任发生
故意=明知且有欲
其实这样定义很笼统
根本没人看得懂差在哪边
套用回原本的例子 酒醉开车撞死人
如果开车的人当下的想法是
我能想见到我喝醉可能会出车祸,可是我其实根本不想出车祸的话,就会被认定成是过失
如果开车的人当下的想法是
我能想像我喝醉酒会出车祸,而且就算出了车祸也不会怎样,怎样都好
就会被认定成有间接故意
如果开车的当下是
我就要酒醉开车去撞人,我现在就要撞,那就会被认定成是故意
经过举例后
应该不难看出
比较有争议的会是过失和间接故意的认定
其实实务上的确是会有检察官用间接故意去起诉的
但最大的问题是
你怎么去认定行为人当下的故意?
一般来说的判断方法
譬如说行为人是否有酒醉驾车而且撞到人撞死人的前科,喝醉的程度,只能用一些侧面
的证据去判断
毕竟没有人可以知道行为人当下的主观想法是什么
不知道这样有没有解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