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 chuchu000: 我记得以前是高氧环境啊 07/21 12:28
: → loyou: 恐龙时代含氧量比现在高很多 所以才造成体型巨大不是? 07/21 12:50
地摊文别看太多,
白垩纪平均含氧量约18%,
侏罗纪约14%,三叠纪大约16%,
全部低于现代的21%。
而中生代之前,石碳纪跟二叠纪分别有32%跟23%的含氧量,
但是石碳纪是3.5亿年前的事,跟中生代差了1亿年,
这段时期的大型动物体型还比不上现代,更别提跟中生代的恐龙比了。
高含氧量的环境唯一会有体型特别巨大优势的物种只有不靠肺部、
从全身体节呼吸的节肢动物,所以石碳纪被称为巨虫时代,
在那个时期有一公尺宽的大蜻蜓跟两三公尺长的节胸虫(类似马陆)。
而石碳纪之所以氧气浓度高,是因为那是植物刚上岸的时期,
陆地上根本没有植食动物去破坏植物,
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完全停不下来的不断制造氧气,
而节肢动物就在这个氧气浓度爆表的时期脱离水中跑到陆地上呼吸,
脊椎动物后来才跟上来。
之后陆地生物多了消耗量氧气量大,才把氧气浓度压下来,
不然石碳纪的氧气浓度是随便打个雷连雨林都会大火的程度,
二叠纪结束时全球进入地壳巨变期,火山不断爆发让含氧量差不多砍半,
又让二氧化碳浓度暴增,整个中生代的二氧化碳浓度都是现代好几倍
(三叠纪1800ppm,侏罗纪2000ppm,白垩纪1700ppm,现代400ppm)。
恐龙能变这么巨大的原因有:
1)中生代环境变化相对稳定,不像新生代一直不断有冰河期跟间冰期交替。
2)呼吸系统支持巨型动物散热与运动能力。
3)直立行走的乘重能力高。
跟含氧量半点关系都没有。
而节肢动物能在石碳纪巨大化除了含氧量以外,
最大的原因是牠们先上岸,很长一段时间陆地上根本没掠食者来吃牠们=_=,
脊椎动物上岸后空有体型反应又慢的节肢动物就节节败退了。